汉服活动吧 关注:221贴子:409
  • 12回复贴,共1

【报道】【冬至】湘潭古莲汉韵社壬辰年冬至雅集图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天。


1楼2013-01-01 21:58回复
    二楼礼地。


    2楼2013-01-01 22:00
    回复
      @广袖飞霜


      4楼2013-01-01 22:02
      回复
        壬辰冬至,古莲汉韵社同袍在湘潭熙春路唐羽茗茶举行茶会,并冬至雅集。
        地雷复卦,冬至一阳。风起天末,涤肃楚湘。
        高朋满座,风暖茶香。笔墨在候,琴韵铿锵。

        寒风凛冽的仲冬之日,登楼雅聚。
        一缕茶香,一炉炭火,托盏慢品,细细体味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汉文化……

        屋外,寒风呼啸。


        5楼2013-01-01 22:05
        回复
          |【茶会篇】|


          ·茶具
          “象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儿,竹子根儿挖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子儿,就好了。我喜欢的了不的,谁知他们都爱上了,都当宝贝儿似的抢了去了。”——《红楼梦》

          第一次在《红楼梦》中看到这句话,就有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对“有意思而不俗气”且古朴雅致有韵味的各种事物,有时候实在是没有抵抗力呢。

          竹制小茶托。
          其上有阳刻的“唐”字。

          虽非绿蚁新焙酒,却有红泥小火炉。
          陶炉,木炭,用火慢焙,方得其妙。

          茶巾和主题用茶——安化黑茶。

          金属的光润和古陶的拙朴,果然也相得益彰。
          从唐朝陆羽以降,铁壶便成为烹茶之最佳器皿。因铁能软化水质并洁净水体,从而最好地迎出茶香。
          其实,这把看似小巧的铁壶提起来也是沉甸甸的呢。

          茶漏和青花公道杯。
          当问及“公道杯”的名称有何典故时,店长淡淡回答;“因为世间总有不平事嘛,即便是同一壶茶,上下内外的茶水可能也会浓淡不同,因而,就需要公道杯,以行均衡调和之事啦。”

          唐人喝茶,必须碾碎成茶粉,筛之,还要加上盐姜等物一起冲泡,宋朝时发展为风靡一时的点茶法。
          此法后被日本茶道继承发扬下去,但在我国已不复见,叹叹。

          唐羽,唐朝、陆羽。
          犹记得那年,我翻阅字典,查什么字眼,形容一件事,很遥远。


          6楼2013-01-01 22:06
          回复
            ·茶席
            此次茶席,主题是:江湖。

            当然,此次主持茶席的小谢店长尚非同袍,图上此时所着乃茶馆的茶艺表演服。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黄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洗杯,茶要烫头遍,喝二遍。氤氲茶香,沉沉如墨如赭的黑茶在杯中散开来。


            “三才杯,杯盖为天,杯托为地,茶杯,为人。”
            天、地、人,是为三才。
            而人生百味,就在其中。

            茶席表演十分精彩,静态图无法呈现其万一,有些可惜。
            但是,当时在场观看的人真的都是无不屏息凝神。
            一举,一动,杯盏擦碰的铿锵,茶水倾倒的潺潺,同步解说的精到……虽只是方寸之间,却真有“指示风雷动”的味道。

            唐羽茗茶的小谢店长,经此一役,也是成为我社大众偶像。

            茶道——简约中有着最高贵的心意。一杯好茶,诚待四方宾朋。

            风暖,茶香。


            7楼2013-01-01 22:07
            回复
              |【祭祀篇】|
              ·祭祀准备

              冬至祭祀,香案已经摆好。
              侪彼公堂,遥问先祖。

              虔诚准备,衣冠俨然。

              绿兮衣兮,云鬟雾鬓。

              环佩香囊,摇曳叮当。

              案上掌灯的侍女雕塑含情凝睇,似乎可以听到当时的画楼更漏,点点滴滴,回荡、摇曳在与今天一样的月色中。


              8楼2013-01-01 22:08
              回复
                ·诵文行礼

                “壬辰冬至,古莲汉韵社诸同袍登楼雅聚。于此阴阳升降之时,举觞共祝万寿、怀先贤之迹,并感天地之德,特著文以颂良时——

                复兴其事,不必兕觥。
                钟吕在鸣,斯是阙堂。
                往者难追,不羡汉唐。
                与子同袍,何惧路长。
                颂罢,行揖礼。
                不知道先人们都看到了吗?
                我们今天也在为了最初的理念而奋斗呢!


                9楼2013-01-01 22:09
                回复
                  |【娱兴篇】|
                  ·琴棋书画

                  出自我社社员之手的九九消寒图。
                  双钩描红,九绘寒梅。
                  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
                  壁上簪花莞尔,画外闲敲棋子。

                  来人,笔墨伺候!

                  “听说‘永’这个字,是临帖必练的——”
                  案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执笔临案,还真是很有感觉。
                  其他的同袍此时在做啥就没有来得及全部拍照了,不过嘛,无非就是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这类的高雅艺术嘛【并没有……
                  其实还有同袍在切磋太极拳,但是貌似没拍照……


                  10楼2013-01-01 22:09
                  回复
                    ·执簇投壶
                    每次活动必然出现的投壶——有彩头,更受欢迎。

                    投中者可以得到故宫买回来的传统服饰小卡片哦,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虽然,卡片上所有的交领,它们,都,左衽了……这点来说有些囧,但同袍们仍是很开心。
                    织衣棒什么的,其实也是超有爱的啦!


                    11楼2013-01-01 22:10
                    回复
                      ·清谈游玩

                      茶楼的不少地方都布置得很古朴雅致,颇有韵味。

                      这个面具也是茶楼里的,很小巧特别,大家也都觉得满新奇的。
                      嘛,其实面具是瓷质的,然后,群主大人是绝对不会承认“由于一开始不知道是陶瓷还差点失手把面具给掉在地上砸了”这件事的……

                      芳草年年碧,王孙归不归。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大合影当然不能少啦!就是地方不是很大,所以人有些站不下……
                      表示构图也很纠结就对了……
                      借用前辈的一段话,照相这回事嘛——
                      无论汉纸或者妹纸,不要大意地上吧!最炫民族风有木有亲?
                      貌似唐羽今日遭劫……不过既然末日都来了,让爱卷走所有的尘埃吧……”


                      12楼2013-01-01 22:11
                      回复


                        遥望日暮苍山远,渐觉城中增暮寒。

                        茶楼大厅的这个布景其实也很有爱,所以同袍们也选择了在此留个影!~

                        冬至、木门、执灯。
                        也很有感觉的呢!

                        其实户外还是满冷的,所以在出门前的合影留念时大家都纷纷各种夹棉服、羽绒袄上阵了……

                        阴升阳降,正是万物重归于寂之时。
                        正好也可以好好沉淀,思考一下了吧。

                        九九寒消后,则可登楼看新阳矣!未知同袍其许我邪?

                        以上,是以为记。
                        恭祝冬安。


                        13楼2013-01-01 22:11
                        回复
                          【后记】
                          之前也都是疯传说21日是世界末日……但我们就是挑在了这天雅集——好吧其实真相是22日大家基本都要和四六级纠缠,一般来说不是要考四六级就是要监考(无误)四六级。
                          负责制作资料的前辈在封面上印了一行小小的字:元芳,世界真的会毁灭吗?
                          当然最后大家几乎都没看到这行字,然后前辈对此表示太无语。
                          说起来,时间过得也真是快,恍惚就是一瞬的事,但细细想来每件事却又都是历历在目。
                          一路走来,有过欢笑,有过低落,有过一同前行的振奋,也有过不被理解甚至是遭遇无理责难的不忿……
                          但是,和大家一起,就没有什么会是永远的问题,对吧?
                          同袍,就是我们正能量的来源。
                          看着近来发生的许多事情,虽然也有让人纠结甚至是郁闷的,但更多给人的则是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悦。
                          真的,目前的大趋势来说,汉服复兴的接受度和影响力,确实是越来越广了呢。
                          好开心。
                          “末日我们在一起,啥也没发生——地球还是好好在转,汉服还是那么美丽,同袍们还是那么可爱。
                          未来,希望我们继续在一起走下去。
                          与子同袍,何惧路长。”
                          ——第二天,有位前辈如是说。

                          其实,大家应该也都是这样想的呢。

                          在今后的汉文化复兴之路上,也请与我同行吧!
                          果蒙应邀,则又幸甚。
                          是以为记。


                          14楼2013-01-01 2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