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剧团提出了努力学习、赶排新戏、提高质量、改变面貌、自力更生、不要补贴的口号。在培训学员方面,采取了雁过拔毛(凡有外地剧团来阳高演出,都请艺人指导练功)、刻苦训练(每天三趟功,每次两小时)、参观学习(大同有好戏专门派人学习)等办法;在选择节目上,破“小”字为“大”字(节目选择向大型化发展),破“传”字为“移”字(移植外团优秀剧目)。向右玉道情学习,排演了大型剧目《玉凤配》;向晋剧学习,排演了大型剧目《奇婚记》;向川剧学习,改编排演了爱情剧目《五姑娘》;向吉剧学习,排演了具有“二人台”特色的《梅玉配》。这一年,歌剧团走遍了阳高、天镇两县90%以上的公社,演出300余场。
196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剧团不断壮大更新,演职人员增加到40人。这一年迎来了阳高“二人台”艺术一个鼎盛时期:一是从乡村走向了城市,转战大同、矿区、雁北各县,影响所及,普遍叫好;二是把节目选择全部改为现代戏,上演了《夺印》《李双双》《白毛女》等;三是由地区组织,第一次赴省城太原公演。 此次去太原公演,开始不被重视。当时省文化系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县级剧团赴省城演出,必须具备相当水平。尽管当时行署文化局再三交涉,省局还是安排先到阳泉市演出。阳泉演出,效果很好。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省城。歌剧团第一次与省城的广大观众见面了,原计划演出七天,由于各个剧场挽留,一直演了四十天,这在当时各外地团演出情况来看,是绝无仅有的。省城演出期间,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牛桂英、花艳君,著名演员冀萍、程玉英,著名摄影家顾棣,美术家石兵等都观看了演出,并参加了座谈、题词、签名、摄影、作画留念,省人民广播电台录了音,省电视台作了实况转播,《山西日报》还发表了相关介绍和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