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办了奥地利维也纳之声新年音乐会,承办方工作态度之“严谨”、晚会效果之“超常”令全场观众大跌眼镜!
1 晚会开始时间由原定19:30无理由、无解释地延后10分钟,就连作为晚会开始标志的新年钟声都响了两次(工作人员解释第一次正点鸣钟是失误,注意是北京时间7点半正点鸣钟被认为是失误);
2 宴会厅音响设施布局不合理,导致乐团演出从头至尾音量都不像是交响乐团;
3 晚会期间有相关人员持续在观众席后方搬移铁架子,宴会厅内有回声;
4 晚会期间不时有孩子在观众席来回跑动,注意是在木质地面上跑动,声音极响,而观众席周围工作人员毫无作为;
5 音乐会半场休息时间安排长达50分钟的各类表演,包括中国童声大合唱四首、中国中年大合唱三首以及中国老年小合唱两首。注意这是奥地利维也纳之声新年音乐会,演出团队是奥地利维也纳之声交响乐团,音乐会计划时间一共才2小时,而半场休息竟安排了50分钟他类合唱,且承办方并未提前做说明;
6 音乐会报幕主持人从头至尾说话极不流畅,断句不当,就像第一次看稿。且将下半场第一首曲目《春节序曲》在音乐会开始时就报成了上半场最后一首,而将下半场第二首《茉莉花》报成下半场第一首。注意,听众作为中国人,很难没听过茉莉花,这样的错误直接导致下半场首曲《春节序曲》开始时观众一片哗然,观众席质疑声一片。更富戏剧性的是,一中年男性观众过于激动,不顾演出正在进行,竟直接离开观众席走到场地后部用极大音量训斥工作人员,最后由家人劝走。整个训斥过程长达4分钟,期间引得众多观众侧目,而工作人员未采取任何措施阻止事态延续;
7 音乐会终曲《蓝色多瑙河》引子响起后,竟有观众不顾乐团已经开始演奏,带头鼓掌,随后众多观众加入鼓掌。工作人员未及时制止,导致乐团指挥不得不叫停演奏,转身向观众席大声说了几遍“Be quiet!”,观众席安静后才得以重新开始乐曲;
8 晚会结束时间由原定21:30延后25分钟,近22:00结束,而未有相关人员出面解释。
我想说,这就是在我国神圣的首都、神圣的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由国外知名乐团演出的新年音乐会,承办单位工作情况如此!
邀请国外乐团来华演出,竟用此等水平的组织工作为高水平乐团演出服务。试问:如此讽刺是否令受邀乐团失望?积极寻求高雅艺术在华传播,而国内自身究竟存在多少障碍?
奥地利维也纳之声交响乐团下次如果受邀来华演出,恐怕会多加考虑了。
1 晚会开始时间由原定19:30无理由、无解释地延后10分钟,就连作为晚会开始标志的新年钟声都响了两次(工作人员解释第一次正点鸣钟是失误,注意是北京时间7点半正点鸣钟被认为是失误);
2 宴会厅音响设施布局不合理,导致乐团演出从头至尾音量都不像是交响乐团;
3 晚会期间有相关人员持续在观众席后方搬移铁架子,宴会厅内有回声;
4 晚会期间不时有孩子在观众席来回跑动,注意是在木质地面上跑动,声音极响,而观众席周围工作人员毫无作为;
5 音乐会半场休息时间安排长达50分钟的各类表演,包括中国童声大合唱四首、中国中年大合唱三首以及中国老年小合唱两首。注意这是奥地利维也纳之声新年音乐会,演出团队是奥地利维也纳之声交响乐团,音乐会计划时间一共才2小时,而半场休息竟安排了50分钟他类合唱,且承办方并未提前做说明;
6 音乐会报幕主持人从头至尾说话极不流畅,断句不当,就像第一次看稿。且将下半场第一首曲目《春节序曲》在音乐会开始时就报成了上半场最后一首,而将下半场第二首《茉莉花》报成下半场第一首。注意,听众作为中国人,很难没听过茉莉花,这样的错误直接导致下半场首曲《春节序曲》开始时观众一片哗然,观众席质疑声一片。更富戏剧性的是,一中年男性观众过于激动,不顾演出正在进行,竟直接离开观众席走到场地后部用极大音量训斥工作人员,最后由家人劝走。整个训斥过程长达4分钟,期间引得众多观众侧目,而工作人员未采取任何措施阻止事态延续;
7 音乐会终曲《蓝色多瑙河》引子响起后,竟有观众不顾乐团已经开始演奏,带头鼓掌,随后众多观众加入鼓掌。工作人员未及时制止,导致乐团指挥不得不叫停演奏,转身向观众席大声说了几遍“Be quiet!”,观众席安静后才得以重新开始乐曲;
8 晚会结束时间由原定21:30延后25分钟,近22:00结束,而未有相关人员出面解释。
我想说,这就是在我国神圣的首都、神圣的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由国外知名乐团演出的新年音乐会,承办单位工作情况如此!
邀请国外乐团来华演出,竟用此等水平的组织工作为高水平乐团演出服务。试问:如此讽刺是否令受邀乐团失望?积极寻求高雅艺术在华传播,而国内自身究竟存在多少障碍?
奥地利维也纳之声交响乐团下次如果受邀来华演出,恐怕会多加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