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利休吧 关注:87贴子:209
  • 28回复贴,共1

转一些网上的千利休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另一个是千利休教导他儿子的故事。日本人很爱干净,日本茶道更有绝对一尘不染的传统,如何打扫茶室因而成为茶道极为重要的传承。
传说当千利休的儿子正在洒扫庭园小径时,千利休坐在一旁看着。当儿子觉得工作已经做完的时候,他说:“还不够清洁。”儿子便出去再做一遍,做完的时候,千利休又说:“还不够清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了许多次。
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对他说:“父亲,现在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了。石阶已经洗了三次,石灯笼和树上也洒过水了,苔藓和地衣都披上了一层新的青绿,我没有在地上留一根树枝和一片叶子。”
“傻瓜,那不是清扫庭园应该用的方法。”千利休对儿子说,然后站起来走入园子里,用手摇动一棵树,园子里霎时间落下许多金色和深红色的树叶,这些秋锦的断片,使园子显得更干净宁谧,并且充满了美与自然,有着生命的力量。
千利休摇动的树枝,是在启示人文与自然合谐乃是环境的最高境界,在这里也说明了一位伟大的茶师是如何从茶之外的自然得到启发。如果用禅意来说,悟道者与一般人的不同也就在此,过的是一样的生活,对环境的观照已经完全不一样,他能随时取得与环境的和谐,不论是秋锦的园地或瓦砾堆中都能创造泰然自若的境界。


IP属地:四川1楼2013-01-05 13:45回复
    美味不如柚子
    森口地区住着一位追求幽寂风格的茶人,和千利休很熟,曾几次邀请利休前去做客品茶,利休也都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因为各种事情,一直没能成行。
    晚秋的某一天,利休从大坂前往京都的途中顺路拜访了这位茶人的家,利休到达时已是夕阳落山的薄暮时分。
    利休轻轻推开用枝条编制的小栅栏门进入庭园,迎面映人眼帘的是一株已结满了果实的大柚子树。利休平时对柚子格外钟爱,柚子酱烧烤是利休最喜欢也最经常用来待客的食物之一。利休甚至教导弟子们:“当柚子熟了露出黄澄澄的颜色时,便该举行试茶茶会了。”可见在利休眼里柚子既是美味又是一个季节的象征,是一种宜茶的植物。因此,望着满树的柚子,利休已舌底生津,觉得柚子那甜酸却略带苦涩的味道在刺激自己的味蕾了。
    对于利休的突然到访,主人十分高兴,热情地将利休请进了茶室。茶人家居的整体构造以及茶室的布置都透着幽寂的情调,很合利休的胃口。
    过了一小会儿,利休听到院子中有动静。探头一看,原来主人拿着一根长竿刚刚将灯笼挂好,正在那里摘柚子呢。“呀!主人深谙待客之道,也了解客人的喜好与心理,看来我将有美味的柚子菜可以吃了。”利休有一种正中下怀的感觉,脸上不禁露出了微笑。
    不一会儿,主人便端来了菜肴,“贵客突然莅临,没什么好招待的,幸亏庭园中柚子正熟,便为您做了一碗柚子酱菜。”说着将菜肴呈给了利休。
    只见圆圆的柚子皮里裹着混合了柚子汁的酱菜烧烤,香气极浓,“呀!这真是最好的款待啦。”利休一边赞叹着一边可口又可心地吃了起来。
    饮过一点儿酒之后,主人又端来了第二道菜,“这是从大坂专程送过来的菜肴。”
    利休揭开碗盖一看,原来竟是一道称得上是山珍海味的大坂名菜。利休一下子意识到,“主人肯定是从哪里得到了消息,知道我要来,所以做了精心的准备。至于刚才摘柚子只是故意做出来给客人看的。”想到这儿,利休兴致尽失,连称肚子已经饱了,并推说有急事,没喝茶便匆匆起身告辞了。


    IP属地:四川2楼2013-01-05 13:47
    回复
      以武勇著称的猛将福岛正则有一回不解地问细川三斋道,“听说你平素十分仰慕千利休,对于这么一个既无武勇可言,又什么也不懂的人,到底有什么值得仰慕的呢?”
      三斋回答道:“利休有着高尚而不可思议的威严,你为什么不和他交往一下试试呢?”
      在三斋的影响下,正则开始和从不摸武器、又没有高强武艺、更没有权势的利休接触,这是一种人格与人格的碰撞,最后正则终于折服了。正则后来感慨地说道:“三斋所说的实在是太有道理了。我面对任何强敌从未紧张、畏缩过,但在利休面前却莫名其妙地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利休确实有着高尚而不可思议的威严。”
      能够让根本不懂茶的猛将折服的,想来不是利休在茶道上的修为,而应该是茶道培养出来的卓尔不凡的人格。


      IP属地:四川3楼2013-01-05 13:49
      回复
        前田利长是加贺藩国的第二代藩主,在茶道方面则是千利休的弟子。利长在茶道方面造诣颇深,可与利休最出色的弟子们,诸如蒲生氏乡、细川三斋诸人比肩。
        有一次,利长对自己的侍臣说道:“天下有三件事让我觉得害怕。第一件是见丰臣秀吉,第二件是见春屋和尚,第三件则是在千利休面前点茶。而在这三件事之中,在利休面前点茶又是最可怕的。”
        在师傅面前点茶最最可怕!利长害怕的是什么呢?是点茶,还是利休本人?这恐怕得后人自己去猜测了。但利长的心里话却清楚地说明了一点:茶道绝不是轻松愉快的游艺


        IP属地:四川4楼2013-01-05 13:50
        回复
          有一位乡下的茶人带话给千利休,说想拿出一两金子来请利休帮忙给买几样茶道具,什么道具都可以。
          利休给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写道:“这一两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来买白布吧。对于静寂的茶庵茶(与讲求奢华的书院茶相对应的讲求枯淡宁寂的点茶法)来说,没有什么都可以,只要茶巾干净便足够了。”
          茶巾是用来清洁茶碗的不起眼的小道具,但如果茶巾脏的话,就会给客人不洁之感,也就不可能让客人安心、舒服地品茶。所以,一个茶人应当预备相当数量的干净茶巾。
          其实,“只要茶巾干净便足够了”的教诲也不过是一种比喻手法,其真正的内涵应该是“只要具备了想客人之所想的待客之心便足够了”。从这一点上来说,茶道是“客人本位”的。


          IP属地:四川5楼2013-01-05 13:50
          回复
            有一年,大家都在盛传千利休家茶庭的牵牛花争相竞艳,十分美丽。
              听到这一传闻的丰臣秀吉对千利休说道:“明天一早我去你那里看牵牛花,你准备一下。”
              第二天,秀吉来到利休家,走过茶庭时,却看不到一朵牵牛花。“什么人造的谣?”一心想看花而没看成的秀吉心中很不高兴。接着想道:“好你个千利休,昨天我说来看花的时候,你明言这里没花,不就什么事儿也没有了吗!”秀吉越想越有气。
              “如果就此返回,又显得太孩子气了。”秀吉强忍怒气,穿过茶庭来到茶室。
              从茶室狭小的人口钻进去后,一抬头,一枝--惟一的一枝牵牛花妆点在那里,映人秀吉的眼帘。一瞬间,秀吉品味到了从满园盛开的花丛中无法感受的另一种美感与意境,品味到了枯寂之美与心的震撼。
              原来,头一天晚上利休特意拔除了茶庭中所有的牵牛花,只留下一枝插在了茶室里


            IP属地:四川6楼2013-01-05 13:51
            回复
              千利休对日本茶道和艺术的影响非常深远,他让茶道彻底摆脱了纯粹器物的层面而上升为个人的一种精神修养。而他对于艺术的影响,有一则小故事可以说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曾到千利休处,问及何谓美。时值隆冬飞雪,千利休没有直接应答,而是折下园中梅花树的一枝树枝,树枝的三个分岔上恰好开着三朵梅花。千利休拿着这树枝放入一个普通的半高竹筒内,摆放在屋内人都可看到的园中地上。然后他回到屋内,请丰臣秀吉一边品茶,一边看那竹筒和梅枝。当时屋外一片雪景,唯独这绽放的梅花和青色的竹筒与众不同。这份意境不难想象。丰臣秀吉看后叹为观止。


              IP属地:四川7楼2013-01-05 14:07
              回复
                有一次,利休得到一个唐物茶合,因为茶合没有盖儿,利休便请匠人给另配一个。当时的习惯和现在不同,按照当时的惯例,唐物茶合的盖子必须完美无缺,如果有什么瑕疵的话便无法使用了。没想到,匠人配制的盖子上竟然有一个小坑。没能圆满完成任务的匠人心中十分不安,利休却说,虽是有瑕疵之物,但也蛮有趣的,并决定使用这个盖子举行一次茶会,以此来安慰惶惶不安的匠人。
                  几经思虑之后,利休决定请古田织部做客,所以那次使用有缺陷的茶合的茶会实际上是师傅与徒弟的“一客一亭(主人)”两人茶会。
                  茶会时,利休拿出有缺陷的茶合后,将有小坑的那一面冲向自己,而将茶杓放在茶合盖钮的外侧,面向客人织部。茶会结束后,织部将这个盖儿上有瑕疵的茶合要了下来,拿回了家。几天之后,织部反过来邀请利休前来参加茶会。利休不知道织部又有了什么新的创意,怀着纳闷的心情进入了茶室。茶会开始后利休才发现,织部使用的正是前几天那个有缺陷的茶合。不过,织部的做法和利休正相反,将有小坑的那一面对着客人利休。
                  看到织部的这一做法,利休脱口赞道:“呀,做得真是太棒了,还有什么茶合能够满足织部的创意呢?”
                  利休认为盖儿上的小坑是卑下的缺陷,所以将小坑面向自己,而织部却欣赏瑕疵的缺陷美,所以将其面向客人,请客人一同品鉴这种不完全的美。


                IP属地:四川9楼2014-01-11 18:17
                回复
                  有一次,利休参加织部的茶会时发现,织部使用的是花篮插花,却没有铺薄板。利休惊讶于不铺薄板的绝佳效果,对织部的创意大加赞扬,“我一直觉得在插花花篮下面铺薄板有点儿不对劲,却一直墨守成规没加改进。今天看到你的创意,真是太有韵味了。在这一点上,我应该拜你为师才对。”
                    据说,从那以后,花篮下便不再铺薄板了。


                  IP属地:四川10楼2014-01-11 18:18
                  回复
                    利休用心良苦,其实是个大政治家。茶、道、政、心、行都是相道的。其一直用茶道来教化没知识没文化的武人。比如一技独秀和百花其放的牵牛花那一种美?他口不说,让猴子秀吉自己去体会。


                    11楼2014-11-14 04:44
                    回复
                      千利休最终还不是伏法被斩首了


                      13楼2015-09-25 08:08
                      收起回复
                        新人一枚,不过好喜欢枯寂美。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04-13 13:04
                        收起回复
                          樓主推薦書籍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5-15 12: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