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逃避教育制度送孩子出国
就如同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
到北京出差,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太糟糕,他不准备让孩子上普通的学校,想送到私塾类的学校读书,到了中学阶段就送到国外读书,想听听我的意见。
我问了他三个问题:第一,你自己退休后是不是希望到外国生活?他回答说不愿意,自己已经习惯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喜欢这里的朋友圈子;第二,愿不愿意接受和独生子女远隔重洋几年见不了一次面的局面?他说也不希望这样;第三,让孩子从小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后,再让孩子回到中国来工作和生活,孩子能不能适应会不会开心?他马上就明白了,说自己光想到怎么样让孩子接受一种比较好的教育,但没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我说你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有意见,就让孩子从小脱离这个教育制度,实质上就是嫌洗澡水脏了,把孩子一起泼掉。让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回头又希望孩子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比如要孝顺父母等等,这可能吗?
我看到并听说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故事了。我一个朋友的孩子9岁时被送到国外读书,现在20岁了,世界观和父母格格不入,完全是一个“香蕉型”黄皮肤的西方人,孩子和父母都很痛苦。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想让孩子中学阶段就去留学,总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精英,希望孩子以后幸福,却没想过这样做的后果。
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朋友圈里得到了很多赞扬。我认为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合力的结果,但是现在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水准下降,网络和媒体传播很多负面的东西,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相当不利。学校教育也的确存在很大问题,小学中学本该是普及教育,大学是精英教育,中国的现状则刚好相反。中学的分数教育导致把最优秀的老师都集中到最优秀的学生身上,搞什么奥数班实验班重点班,一个中学培养出几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就认为成绩巨大,忽略了大部分成绩普通的学生,所以中学是精英教育模式。大学反而是普及教育,大量扩招导致一个导师带几十个研究生,所以大学倒是真像普及教育模式。既然社会和学校教育都存在缺陷,家庭教育就成了关键。父母自己都没下工夫去好好教育孩子,我们怎么能去责怪学校和政府呢?
初中时让孩子住校
有助于顺利度过叛逆期
儿子不到1岁时我下海创业,创业之初非常辛苦,但我有一个理念,就是赚再多的钱,如果儿子没教育好,我的人生就谈不上成功,所以每个星期六加班工作,周日陪儿子玩,基本上雷打不动。亲情也需要时间去培养和维护,保持好和儿子的沟通,一直不间断很重要,断了几年再来就可能接不上。
孩子上初中时是和父母关系最特殊的阶段,因为这是孩子心理叛逆最严重的时期。我的经验就是找个环境好管理好的学校,让孩子住校。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实际上还是小孩,对父母挺依赖的,但又以为自己长大了,想推翻父母亲的权威,如果在家住就往往容易嫌父母啰嗦烦人,容易和父母吵架,但住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见了父母很亲热,来不及吵架又要回学校了,有助于平稳度过叛逆期。
我儿子小学阶段都是自己一个人睡,初中住校后回家可怜巴巴拿着铺盖要到我们房间打地铺,我们只好把床扩展成3米多宽,让儿子周末跟我们住一个房间,一直住到他上大学了才回到自己的房间睡,不过还不让我们拆掉大床的加铺。我这个初中住校的经验经过了很多朋友家庭的验证,对孩子度过叛逆期的确很有帮助。
高中让孩子按照
“木桶理论”去学习
我儿子学习成绩中等,想考上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难度很大。我跟他讲,高考就是“木桶理论”,6门课就是6块木桶的木板,最短的木板决定你的高考成绩,也就决定了你的命运。一门课90多分了,想增加几分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而另一门课60来分要提升到80多分则相对容易得多,所以高考复习就是不停将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找出来,加高它,当这个“木桶”所有的木板都不短了,成绩也就达到比较理想状态了。另外,“木桶”的底就是身体,比一圈的木板更重要,为什么很多考生高考成绩还不如平时成绩,不是智商问题,是高考复习实在太累了,身体状况下降,自然发挥不好。6块木板的黏合剂是心情,一定要把高考的过程变成轻松快乐的过程。
就如同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
到北京出差,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太糟糕,他不准备让孩子上普通的学校,想送到私塾类的学校读书,到了中学阶段就送到国外读书,想听听我的意见。
我问了他三个问题:第一,你自己退休后是不是希望到外国生活?他回答说不愿意,自己已经习惯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喜欢这里的朋友圈子;第二,愿不愿意接受和独生子女远隔重洋几年见不了一次面的局面?他说也不希望这样;第三,让孩子从小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后,再让孩子回到中国来工作和生活,孩子能不能适应会不会开心?他马上就明白了,说自己光想到怎么样让孩子接受一种比较好的教育,但没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我说你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有意见,就让孩子从小脱离这个教育制度,实质上就是嫌洗澡水脏了,把孩子一起泼掉。让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回头又希望孩子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比如要孝顺父母等等,这可能吗?
我看到并听说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故事了。我一个朋友的孩子9岁时被送到国外读书,现在20岁了,世界观和父母格格不入,完全是一个“香蕉型”黄皮肤的西方人,孩子和父母都很痛苦。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想让孩子中学阶段就去留学,总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精英,希望孩子以后幸福,却没想过这样做的后果。
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朋友圈里得到了很多赞扬。我认为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合力的结果,但是现在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水准下降,网络和媒体传播很多负面的东西,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相当不利。学校教育也的确存在很大问题,小学中学本该是普及教育,大学是精英教育,中国的现状则刚好相反。中学的分数教育导致把最优秀的老师都集中到最优秀的学生身上,搞什么奥数班实验班重点班,一个中学培养出几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就认为成绩巨大,忽略了大部分成绩普通的学生,所以中学是精英教育模式。大学反而是普及教育,大量扩招导致一个导师带几十个研究生,所以大学倒是真像普及教育模式。既然社会和学校教育都存在缺陷,家庭教育就成了关键。父母自己都没下工夫去好好教育孩子,我们怎么能去责怪学校和政府呢?
初中时让孩子住校
有助于顺利度过叛逆期
儿子不到1岁时我下海创业,创业之初非常辛苦,但我有一个理念,就是赚再多的钱,如果儿子没教育好,我的人生就谈不上成功,所以每个星期六加班工作,周日陪儿子玩,基本上雷打不动。亲情也需要时间去培养和维护,保持好和儿子的沟通,一直不间断很重要,断了几年再来就可能接不上。
孩子上初中时是和父母关系最特殊的阶段,因为这是孩子心理叛逆最严重的时期。我的经验就是找个环境好管理好的学校,让孩子住校。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实际上还是小孩,对父母挺依赖的,但又以为自己长大了,想推翻父母亲的权威,如果在家住就往往容易嫌父母啰嗦烦人,容易和父母吵架,但住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见了父母很亲热,来不及吵架又要回学校了,有助于平稳度过叛逆期。
我儿子小学阶段都是自己一个人睡,初中住校后回家可怜巴巴拿着铺盖要到我们房间打地铺,我们只好把床扩展成3米多宽,让儿子周末跟我们住一个房间,一直住到他上大学了才回到自己的房间睡,不过还不让我们拆掉大床的加铺。我这个初中住校的经验经过了很多朋友家庭的验证,对孩子度过叛逆期的确很有帮助。
高中让孩子按照
“木桶理论”去学习
我儿子学习成绩中等,想考上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难度很大。我跟他讲,高考就是“木桶理论”,6门课就是6块木桶的木板,最短的木板决定你的高考成绩,也就决定了你的命运。一门课90多分了,想增加几分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而另一门课60来分要提升到80多分则相对容易得多,所以高考复习就是不停将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找出来,加高它,当这个“木桶”所有的木板都不短了,成绩也就达到比较理想状态了。另外,“木桶”的底就是身体,比一圈的木板更重要,为什么很多考生高考成绩还不如平时成绩,不是智商问题,是高考复习实在太累了,身体状况下降,自然发挥不好。6块木板的黏合剂是心情,一定要把高考的过程变成轻松快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