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道理嘛,是有点想当然,女人唱女人自己的戏,演自己,本来就是天经地义太自然不过的事啦。在这里首先请g先生原谅我擅自引他的文字:【乾旦创演的戏,坤旦基本能继承到位,甚至有所发展;而坤旦创演的剧目,乾旦难以胜任,杜和赵的那些戏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可否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没有清朝不许女性登台那样的特殊条件,乾旦几乎没有产生的必要?(斗胆假设一把历史) 】
男女使命不同,所以比骨骼,身高,荷尔蒙,爆发力,(耐力另说)比这些有点没劲。若要女人们真要符合这些标准,长了胡须和喉结那就不是女人了,也很难找到好的如意郎君了。若没有什么性别歧视的因素,我倒是觉得不违反自然规律比较好。杜近芳的个头就不高,脸也不大,精致细腻,我想若换成程砚秋先生那样的大脸盘子和大个子的林娘子我反正接受不了。
另外一点,能编的未必一定能唱,能唱未必能唱的好,对于谁也没有听过见证过张君秋先生唱红色娘子军来说,您难道不是臆断吗?
凡事都有特例,女人也有郑海霞般身材高大,声音低沉过男人的;男人也有个子矮小,音域特别宽能唱很高音的。但普遍来说男唱女声,男人的喉结在唱一些高低起伏反差大或细腻的拐弯部分比较吃力。其实,欣赏的口味和感觉都是比较个人化,有人不喜欢金属音,觉得尖亢,但有人很喜欢杜近芳的金属音,而且觉的特别的朗润;有的人不喜欢男旦总感觉听着,咽、憋、挤,不自然;但喜欢男旦的就好这口认为他是“中正平和”的老传统。谁也无权下定论评判谁的品味高或低吧。您的《男旦观》我看过了,扬扬洒洒的巨著,说明您对男旦情有独钟,我不想用偏执这个词了。您说杜近芳“如果没有男旦的被取缔。那唱出来比杜好的男旦不知道有多少”我不知您老看过多少男旦比杜近芳好的,请把这些“不知道有多少的人”只要你看过的能记住的请一一列举出来,让我们也自己品品。恐怕结论不一定一致。我从不否认男旦对京剧早期做出的贡献,但女旦的优势同样也有另男旦无法逾越的优势,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都不累”说明,自然界就是这样的规律我们欣赏林娘子和林冲的互动就肯定比看陈永玲舒服,如果看陈先生演林娘子我敢保证许多人不来电的。也只有杜近芳这样的真女人,她浑然天成不做作的妩媚和灵动,与那娇小柔弱身躯中的透出的坚强与刚烈不屈,让人心里产生的怜爱是五大三粗的男人,怎么浓妆艳抹的装也装不像,学也学不来的,因为她的真,从内而外的真与美。
您说艺术不同于生活,但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艺术要升华,但男人演女人,别忘了一切终归是为了像真女人,最怕听谁说什么,他们要比女人还女人,那还是女人吗?太过了,那叫美吗?太肉麻可不是什么好口味。
我一看这篇《我的男旦观》你对男旦的如痴如醉,和满是溢美之词的描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我就老后悔写楼上那条了。本来男旦就是本末倒置的事,您是欲加之爱何患无辞啊。
我的词汇量少属于黔驴技穷型。故,必须暂时打住。所以也只能再借g先生在《我的男旦观》“落荒而逃”前留下的那句话: 【赞佩CMWH13的连夜“奋笔疾书”。】
【但我们俩在观察事物的侧面与其后得出的结论上,实在是“夫在东来妻在西”,我们俩如果要展开辩论的话,结局只能是两折戏,“韩琪杀庙”与“包公铡美”。】
我也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