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梁殿,原名王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在村中心修建宝安寺,只用砖石,不用栋梁,因大庙殿房无梁,改名为无梁殿。 行政区划,远年无考。据《黑山县志》记载:清宣统时实行区村制。1921年,黑山全县划为6个区,无梁殿为第四区;1932年,日伪政府划全县为44个村,1940年并为27个村,无梁殿均为其中一个村。当时无梁殿村下设9个屯,辖38个自然屯。解放战争时期,无梁殿为全县26乡之一,下设9保,85甲,辖2527户。1948年2月,黑山县成立人民政权,全县设8区,无梁殿成立第6区人民政府。 建国后,无梁殿为黑山县第六区,1955年六区划分为无梁殿、大民、卡拉木3个乡;1957年并乡撤区,划分为无梁殿、大民、卡拉木、砬子山4个乡,同年又并为无梁殿、砬子山2个乡。 1958年春,实行人民公社化,为一乡一社建置,同年10月,改建晨光人民公社。1961年体制调整后的无梁殿人民公社下辖16个生产大队,后为19个生产大队、106个生产队。 1980年9月,无梁殿人民公社改为无梁殿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9月,改为无梁殿乡人民政府,下设19个村民委员会,114个村民组,1个居民委员会。 2003年实行乡镇合并及村级规模调整时,无梁殿镇建置未变;原二道乡程家村并入本镇,并撤销原韩家、郭家、刘屯、廉家、大杨、殿西等6个村型较小的村,分别并入砬子山、大民、廖屯、张家、孟屯、无梁殿村;全镇为14个村,119个村民组。
自然条件 地势 境内多为平原,地形平坦,北部及中部地势略高,南部及东部略低,地面平均比降为1/3000,平均海拔7.9米。间有少量山丘:砬子山,因山势嵯峨、岩石错落而得名,山石质地坚硬是较好的建筑材料。后荒山,有3峰,原为采石场,后垦为耕地、果园或林地。另有数座山岗散落于东北部,多已垦为耕地。境内东部地势低洼,随着农田排涝设施日趋完善,内涝已成为历史。 土壤 以壤土、沙质土、黑粘土为主。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34%,其中含氮0.09%、含磷2.0PDM、含钾110PPM。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盛产粮食蔬菜。主栽树木为速生杨,沿河两岸沙质土壤为林区。 河流 境内有5条河流:东沙河,自北向南流经6个村、过境15公里。另4条河,即金沙河、利民河、二道河、俸仕河均为人工排涝干渠。这些河流为境内泄洪排涝的主渠道。东沙河两岸以盛产树木著称,南北走向绵延10公里,形成走廊型林区,春夏季杨柳青青,秋冬季林涛阵阵,发挥着保护生态及经济效益双重作用。 降水量 自1986年至2005年20年内,平均年降水量为568.4毫米,其中农作物生长期(5—9月份)平均降雨量412.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2.6%。20年内各季节平均降水量分布:春季(3—5月)90.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5.85%;夏季(6—8月)335.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9.01%;秋季(9—11月)110.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9.44%;冬季(12月—次年2月)32.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70%。
自然条件 地势 境内多为平原,地形平坦,北部及中部地势略高,南部及东部略低,地面平均比降为1/3000,平均海拔7.9米。间有少量山丘:砬子山,因山势嵯峨、岩石错落而得名,山石质地坚硬是较好的建筑材料。后荒山,有3峰,原为采石场,后垦为耕地、果园或林地。另有数座山岗散落于东北部,多已垦为耕地。境内东部地势低洼,随着农田排涝设施日趋完善,内涝已成为历史。 土壤 以壤土、沙质土、黑粘土为主。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34%,其中含氮0.09%、含磷2.0PDM、含钾110PPM。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盛产粮食蔬菜。主栽树木为速生杨,沿河两岸沙质土壤为林区。 河流 境内有5条河流:东沙河,自北向南流经6个村、过境15公里。另4条河,即金沙河、利民河、二道河、俸仕河均为人工排涝干渠。这些河流为境内泄洪排涝的主渠道。东沙河两岸以盛产树木著称,南北走向绵延10公里,形成走廊型林区,春夏季杨柳青青,秋冬季林涛阵阵,发挥着保护生态及经济效益双重作用。 降水量 自1986年至2005年20年内,平均年降水量为568.4毫米,其中农作物生长期(5—9月份)平均降雨量412.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2.6%。20年内各季节平均降水量分布:春季(3—5月)90.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5.85%;夏季(6—8月)335.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9.01%;秋季(9—11月)110.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9.44%;冬季(12月—次年2月)32.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