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儒生居然在教《三字经》——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当时背景下,竟是儒生在私塾中教孩童们读《三字经》! 众所周知,《三字经》作者是否宋元之交的著名学者王应麟虽有所存疑,但从“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是苏轼父亲苏洵的号)等句便足可推断《三字经》至少要成书于北宋以后! 《三字经》自宋朝以来,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经》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时至今日,《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了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读必背的书籍。2008年4月25日我国新修订了《三字经》,增加修改49处,修改内容仅占原文10%,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首发,力争在全国中小学推广。2009年春节到同年5月,央视百家讲坛播出了《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系列节目。 高希希导演连作为“中国古代三大启蒙读物”之首的《三字经》的年代都没有搞清楚就敢于投拍《楚汉传奇》这样的历史大片,就敢于炮轰同行“粗制滥造,糊弄观众”,就敢于放言“为历史正剧正名”,其勇气实是可嘉、可敬、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