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交通吧 关注:98贴子:304
  • 3回复贴,共1

创建平安交通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创建平安交通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时间:2013-01-09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田翔
1月5日,交通运输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严密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作为2013年交通运输部行政一号文件,《意见》明确要求,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平安交通”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事故预防为重点,以责任落实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为支撑,以能力建设为基础,严密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意见》提出,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严禁非法改装车辆和“三无”船舶进入市场。严格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不得进入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市场。严格执行从业人员资格证制度,从事客运、危险化学品运输、特种设备操作等重点岗位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意见》要求,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安全管理规定;推进“安全带—生命带”工程;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严禁营运客车夜间通行;深入开展琼州海峡、渤海湾、三峡库区等区域客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禁止通过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和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
《意见》提出,加快推进《航道法》、《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订。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激励与责任追究、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安全生产“黑名单”等制度。在交通运输行业普遍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客运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在2013年年底前达标,其他交通运输企业在2015年年底前达标。
《意见》还对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完善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安全生产考核和监督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IP属地:云南1楼2013-01-10 03:05回复
    联结全省交通系统的桥梁纽带,服务全省交通系统的信息总汇;反映交通人的心声,透视交通工作热点;打造最优秀、最温馨的“宣威交通人的网上家园”!
    


    IP属地:云南3楼2013-01-11 23:15
    回复
      宣威市着力破解农村公路管养难题
      作者:刘国文 来源:宣威市交通运输局
      宣威市共有通车公路2447条8271.3公里,该市围绕“五型”农村公路目标,不断探索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模式,着力解决农村公路养护中存在的责任不明、投入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强等突出问题。全市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实现了重视程度、资金投入、队伍建设、管养里程和管养质量五大突破。
                    解决“有人负责”的问题
      宣威市制定出台了《宣威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市、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健全了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形成了市设段、乡(镇)设所、村有专人的三级管理网络。细化分解市、乡、村三级对农村公路管养的职责,明确了县道以市地方公路管理段为主体,乡镇协助;乡道以乡镇为主体,市以奖代补;村道由村委会负责,市乡两级适当补助,形成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三级联动的管养格局。
                    解决“有钱养路”的问题
      为确保养护必需资金,宣威市采取上级补助一点、市财政配套一点、乡镇整合一点、受益企业帮助一点、一事一议筹集一点、有识人士赞助一点等“多个一点”办法,拓宽财源,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建立了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市财政预算每年投入农村公路管养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要求乡镇对乡道每公里每年投入资金不少于500元,村委会以“一事一议”方式对村道每公里每年投入资金不少于300元,基本解决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不足这一难题。
                    解决“有人养路”的问题
      宣威市交通运输部门一方面不断强化技术性、专业性养护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积极派员参加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技能学习培训。同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到宣威进行养护工程技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2010年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230人次。通过不断强化培训,全市管养人员的业务技能明显提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宣威市按照县道每人养护1.5至3公里、乡道2至3公里、村道3至5公里的要求,采取公开招聘、路段承包等方式,聘用了1260余名农村公路养护工,经过实地进行技术培训,组建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并实行合同管理,明确养护责任,把目标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路段,基本做到了有路必管、有路必养。
                   解决“怎样养路”的问题
      宣威市采取抓示范,办样板,典型引路的办法,以点促面,提高公路管养质量和水平。一是以创建农村公路养护示范县为抓手,在全市开展了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路创建活动。管养方式上,要求专业队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小修、中修、大修相结合,日常养护、季节性养护和突击性养护相结合,规范化养护与机械化养护相结合。创建活动中,为提高养护的工艺和质量,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10余亩,融沥青拌合、沥青摊铺、混凝土拌合、整齐块体弹石预制为一体的机化站。在全市总结推广了招标养护、询价合同养护、承包养护、企业出资养护、群众义务投工养护等“五种养护”模式,形成了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多种管养模式并存的管养格局。全市共建成养护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31个、示范路73条217公里。
                   解决“管得好路”的问题
      宣威市坚持一手抓宣传,一手抓整治,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此来增强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和自觉参与公路管养的积极性。针对全市部分地方侵占路产路权、公路损害严重等突出问题,宣威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村公路专项整治活动。对县、乡、村公路上乱倒乱放、乱填乱挖、乱搭乱接、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治理安全隐患713处,撤除违章建筑74间1430多平方米。同时,严厉打击非法超载超限运输,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公路设施的完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开展以铁轮畜力车改胶轮车为主的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铁改胶专项治理,市政府以每辆胶轮畜力车补助100元的标准,促使农民铁改胶,全市铁改胶畜力车达49200多辆,兑现补助492万余元,改胶率达97%。


      IP属地:云南7楼2013-01-14 03:53
      回复
        联结全省交通系统的桥梁纽带,服务全省交通系统的信息总汇;反映交通人的心声,透视交通工作热点;打造最优秀、最温馨的“宣威交通人的网上家园”!


        IP属地:云南9楼2013-01-22 0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