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山又名天台山,石柱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赞皇县城南15公里处,属太行山的一个支脉,因顶对三辰,当牛郎织女星分野,上应台宿,故名天台山。石柱山风景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是兼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综合风景区,其最高峰擎天石柱海拔592.5米,为县南境最高峰。威岩崚嶒,处处峰连谷隐,翠屏丹壁。百草葳蕂,鲜花竟开,过去曾有“房子多胜景,最佳属天台”之说,是赞皇有名一景。
石柱山北麓是片千余亩大的柏林,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天台寺和白衣庵掩映其中,遥相对应。寺刹内修篁夹道,花满枝头,佛香袅袅,经声朗朗;庵院外,翠柏葱茏,小桥流水,清秀幽爽,怡神可人。山涧内经常回荡着晨钟暮鼓和木鱼石鏶之声。柏林中的风泣叶怨,呖转莺啼则丝丝入耳,娓娓切真,更有一番仙风梵骨的意境。
石柱山西北麓是水面达5平方公里的天台湖(平旺水库)。雄伟的大坝一头靠着天台山的脚跟,一头挽着塔坡山的腰身,大有雄关锁钥之势。登上坝顶,举目遥望,烟波浩渺,水光粼粼,渔帆点点,湖中的网箱鳞次栉比,水中的岛屿星罗棋布。塔坡山塔影和石柱山上的白云倒映在碧莹的湖面上,叠印成一幅美妙绝伦的长幅画卷。
离石柱山再爬一段时间,就到了石柱山主峰---擎天石柱下面。他上巨下细,如刀削斧切,高耸云端,是由长期地壳变化,石壁断裂而成。石柱与断崖的缝隙宽有丈余,仰观绝顶,唯有一线天光,,俯视山下,渊壑幽深莫测。隙间阴风飒飒,寒气刺骨,断崖壁隙里数百年的古柏黄根裸露,桠枝纵横,翩若惊鸿翱翔,宛如游龙戏水,令人心惊目眩,心惊肉跳。擎天石柱崖面上刻有许多辞赋诗文,虽经风雨剥蚀,仍有痕迹可鉴。其中一首“偶追移步上天台,果见奇峰面面来。顿觉此身生羽翼,何须回首望蓬莱。”
由擎天石柱向东,绕过玉塔峰,飞仙洞,西行四五百米,便可攀上顶峰。登临送目,苍山如海,河萦似带,远处的石鸠山,五马山烟封雾锁飘渺苍茫。云雾与苍鹰齐飞,柏林随山势起伏。壶瓶嘴飞烟吐雾,含柱瀑飞珠溅玑,莲花池碧水天光。玉塔峰下,两弘旺泉,一泉甘凉清冽,名为漱玉。一泉粘白如浆,名为饭井。两泉顺岩交汇,触石分流,勾曲转折,日光一映五彩氤氲,显得格外娇媚壮观,旖旎动人。
天台寺僧人燃灯法师募基金百万资金重建了天台寺的大雄宝殿,山门和左右配殿,修通了从白衣庵到石柱山的盘山公路,重现了这一深山古刹的风姿。现在从天台湖到白衣庵的柏油公路已经建成通车。石柱山正以新的面貌迎接八方的客人。
石柱山北麓是片千余亩大的柏林,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天台寺和白衣庵掩映其中,遥相对应。寺刹内修篁夹道,花满枝头,佛香袅袅,经声朗朗;庵院外,翠柏葱茏,小桥流水,清秀幽爽,怡神可人。山涧内经常回荡着晨钟暮鼓和木鱼石鏶之声。柏林中的风泣叶怨,呖转莺啼则丝丝入耳,娓娓切真,更有一番仙风梵骨的意境。
石柱山西北麓是水面达5平方公里的天台湖(平旺水库)。雄伟的大坝一头靠着天台山的脚跟,一头挽着塔坡山的腰身,大有雄关锁钥之势。登上坝顶,举目遥望,烟波浩渺,水光粼粼,渔帆点点,湖中的网箱鳞次栉比,水中的岛屿星罗棋布。塔坡山塔影和石柱山上的白云倒映在碧莹的湖面上,叠印成一幅美妙绝伦的长幅画卷。
离石柱山再爬一段时间,就到了石柱山主峰---擎天石柱下面。他上巨下细,如刀削斧切,高耸云端,是由长期地壳变化,石壁断裂而成。石柱与断崖的缝隙宽有丈余,仰观绝顶,唯有一线天光,,俯视山下,渊壑幽深莫测。隙间阴风飒飒,寒气刺骨,断崖壁隙里数百年的古柏黄根裸露,桠枝纵横,翩若惊鸿翱翔,宛如游龙戏水,令人心惊目眩,心惊肉跳。擎天石柱崖面上刻有许多辞赋诗文,虽经风雨剥蚀,仍有痕迹可鉴。其中一首“偶追移步上天台,果见奇峰面面来。顿觉此身生羽翼,何须回首望蓬莱。”
由擎天石柱向东,绕过玉塔峰,飞仙洞,西行四五百米,便可攀上顶峰。登临送目,苍山如海,河萦似带,远处的石鸠山,五马山烟封雾锁飘渺苍茫。云雾与苍鹰齐飞,柏林随山势起伏。壶瓶嘴飞烟吐雾,含柱瀑飞珠溅玑,莲花池碧水天光。玉塔峰下,两弘旺泉,一泉甘凉清冽,名为漱玉。一泉粘白如浆,名为饭井。两泉顺岩交汇,触石分流,勾曲转折,日光一映五彩氤氲,显得格外娇媚壮观,旖旎动人。
天台寺僧人燃灯法师募基金百万资金重建了天台寺的大雄宝殿,山门和左右配殿,修通了从白衣庵到石柱山的盘山公路,重现了这一深山古刹的风姿。现在从天台湖到白衣庵的柏油公路已经建成通车。石柱山正以新的面貌迎接八方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