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加快成熟地块土地招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精心打造盐都新城。着眼产城一体、功能互补、创业宜居,加快建设以新区为核心,高新区、潘黄、张庄和冈中为支撑,龙冈、郭猛、大冈、鞍湖为辅助的盐都新城。盐都新城中心组团定位大市区商业次中心,启动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优选大品牌、有实力的投资商参与开发,力求以高定位、以特取胜、以质提档、以快补晚;神州路组团全力推进恒大名都、麦德龙•紫城国际商业广场等商住项目,高标准打造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的城市宜居片区。高新区重抓企业家之友大厦、汇文星级酒店、特色化街区、综合性医院、高品位学校等功能性项目,加快世纪大道现代商务区、青年西路商住商贸区建设,增强配套能力,提升宜居指数。潘黄加快社区服务阵地建设,张庄、冈中做大特色产业,在产城融合中抢抓发展机遇。龙冈、郭猛、大冈、鞍湖以青年路、229省道为纽带,主动接受城市辐射,全面提升集镇功能和品质,使其尽快成为与大市区相映成辉的卫星镇。严格执行城乡建设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违法建设。合力共建高新之区。把高新区作为全区承载重大项目的主阵地、推进大开发的“火车头”,合力招商、共建项目,年内高新区、新区各招引开工项目5个,招商总局招引开工项目7个,各镇(街道)和区直相关部门每家为高新区招引开工项目不少于1个。将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高新区倾斜,对落户高新区的项目优先保证项目供地,优先申报国家和省级技术改造项目,优先享受各类扶持政策。集中力量推进吴抬路二期、开元路改造等工程,新建新兴路、文星路等道路,加速构建外部成环、内部成网的城市道路框架,提升承载重大项目的能力,聚力做大高新区、做强新产业、做优新城市。
完善新区、高新区污水管网,加快推进大冈、大纵湖等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发电厂异地迁建,控减污染物排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健全完善项目用地预审及审批制度,坚决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用地集约,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严把项目落地关口,以合同形式明确工业用地投资强度,鼓励小微项目租赁标准厂房,对长期闲置、征而未用的土地依法坚决收回。整治美化农村环境。突出河道沟塘、乱堆乱放和生活垃圾清理,推进438个自然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强化大市区饮用水源保护,提高农村环境“四位一体”管理水平。紧扣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重抓大马沟生态公园、丽都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抓好绿化造林工作,全年新增成片造林2万亩、四旁植树300万株,新创国家级生态镇5个、省级生态镇3个、市级以上生态村30个,高新区创建省级生态园区。
完善新区、高新区污水管网,加快推进大冈、大纵湖等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发电厂异地迁建,控减污染物排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健全完善项目用地预审及审批制度,坚决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用地集约,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严把项目落地关口,以合同形式明确工业用地投资强度,鼓励小微项目租赁标准厂房,对长期闲置、征而未用的土地依法坚决收回。整治美化农村环境。突出河道沟塘、乱堆乱放和生活垃圾清理,推进438个自然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强化大市区饮用水源保护,提高农村环境“四位一体”管理水平。紧扣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重抓大马沟生态公园、丽都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抓好绿化造林工作,全年新增成片造林2万亩、四旁植树300万株,新创国家级生态镇5个、省级生态镇3个、市级以上生态村30个,高新区创建省级生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