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秦昭王那段子,总体感觉如下。
一、秦昭王虽然胸有大志,然而才具平庸。当初若无宣太后和魏丞相的鼎力相助,国家早乱了。自己亲政后出的几个点子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有让赵国献和氏璧、秦赵会盟、进攻邯郸等事件,一一孤行,缺乏大局观。
二、任人不贤。魏冉虽然摄政权力过大,但毕竟是一家,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被罢黜后也没有闹腾的天翻地覆,可见一斑。然而,秦昭王任用范雎,却是为了自己亲政,范雎纵横之术不及张仪,手段单一,不知道恩威并施,只知道散财离间。团结大臣不如甘茂,竟然与白起有了争执。最终导致白起一代战神被秦昭王刺死。
三、老来昏聩。不听谏言,火气冲冠。白起一死,河东河内之地尽皆丢失,秦国多少年的努力毁于一旦,国力大伤,二十多年无法再东出。
一、秦昭王虽然胸有大志,然而才具平庸。当初若无宣太后和魏丞相的鼎力相助,国家早乱了。自己亲政后出的几个点子都以失败告终,其中有让赵国献和氏璧、秦赵会盟、进攻邯郸等事件,一一孤行,缺乏大局观。
二、任人不贤。魏冉虽然摄政权力过大,但毕竟是一家,也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被罢黜后也没有闹腾的天翻地覆,可见一斑。然而,秦昭王任用范雎,却是为了自己亲政,范雎纵横之术不及张仪,手段单一,不知道恩威并施,只知道散财离间。团结大臣不如甘茂,竟然与白起有了争执。最终导致白起一代战神被秦昭王刺死。
三、老来昏聩。不听谏言,火气冲冠。白起一死,河东河内之地尽皆丢失,秦国多少年的努力毁于一旦,国力大伤,二十多年无法再东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