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吧 关注:169,327贴子:7,615,252
  • 13回复贴,共1

【每日一文】这个平安夜,和巴黎流浪汉一起度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图/野城

圣诞前一天一直睡到中午,浑身酸痛,恨不得有人像前天揉面一样给我连皮带骨使劲揉个遍。打开今天的冰箱,把“后末日时代的狂欢”派对剩下的冻饺子全丢进锅里,让它们和末日彻底说拜拜。冬日的风从厨房的缝隙灌了进来,像一串刺,我关紧窗子。
这个世界,依旧真实可触。透过玻璃,我看着街对面的流浪汉,他依旧屈膝坐在那里,腿上盖一条橙色毛毯,露出两只脏白鞋。他鼻梁很高,鼻子很尖,一脸胡须乱而不糟。那副扁框眼镜半搭在鼻梁下部,眼睛往上看着过往的路人。他安静得像个哲学家,长久地保持同一个坐姿,从不乞讨。
我发呆了很久,直到锅潽了,汤汁四溢。我赶紧浇上一瓢冷水,翻滚的饺子们又安静了下来。我转过身,在塞满杂物的柜子里翻出一只空饭盒,不一会儿,饺子们又沸腾起来。我盛出煮好的饺子,分了一半倒进饭盒,还不够满,我又压进几块热好的豆腐和烤鸭,可能有点多了,不过在这个寒冬,街对面的邻居是不会介意暖暖地饱餐一顿的。


IP属地:福建1楼2013-01-14 18:25回复

    这个流浪汉一直寄居在对面建筑的门洞里,面朝着巴黎著名的 Maillol 艺术展览馆,背靠着一家超市的后门。这座展览馆是 18 世纪的建筑,前面有个半圆形的小广场,中间还有 3 个干涸的鱼头喷泉。这里展出过很多大师作品,前几年还搞过一个中国现代艺术展。
    超市那扇玻璃门一直不开,透过玻璃,里面的食品一览无余。这可能是巴黎最好的流浪汉居所了,同时被大量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包围着,至少在视觉和精神上享用不尽。超市后门有两级台阶,上来就是个平台,正好够一张单人床的尺寸。这块地皮还算干净,床垫和铺盖占据了整个空间。床头是一大堆棉被,中间靠里横放着一根伤残拐杖,床尾是一台点不亮的电视和一只旅行箱。这台电视简直就是个镇宅之宝,只要放在那里,这个门洞顿时就有了家的感觉。我这个极其反感电视这堵媒体墙的人,第一次体会到这个盒子还有这样的价值:刨去它的媒体性,它已经成为一个家的符号,当你拥有一台电视,你一定是拥有一个家的,这个家一定是通了电的,这个家一定是有屋顶有遮盖的,这个家一定是可以防盗的,你的电视机前面一定有一张沙发或者一张床,你还有闲钱交得起电视费⋯⋯进入媒体时代后,电视机对“家的存在”这个心理暗示是如此强烈。


    IP属地:福建2楼2013-01-14 18:26
    回复

      几个月来,我第一次走近这个流浪汉的私人领地,我打量完这间屋子,他也早打量我几遍了,我把饺子和橙汁递给他。握着滚热的饭盒,他老旧的牙顿时露了出来,笑得很开心。我问他吃过中国的饺子和豆腐么,他说吃过。我说那你趁热吃吧,他却把饭盒放下来,转身在铺盖里翻找起来。他翻出一包锡纸包的东西,打开一看是红烧牛肉,卤汁都结冻了。接着又翻,翻出一包吃了一半的面包。最后翻出一盒饼干,包装完好,还很干净,他满意地把这盒饼干递给我。


      IP属地:福建3楼2013-01-14 18:26
      回复

        我脑袋空空地僵在那里几秒钟,不知说什么好,最后下意识说了句:“谢谢,还是你留着吃吧。”老流浪汉把饼干收了起来。我说你可以吃午饭了,祝你胃口好。其实是我很饿,惦记着楼上的饺子,怕全蔫了。上楼后,我在厨房迫不及待地吃起饺子,看着流浪汉在街对面吃着饺子,这饺子还很热,还很劲道。
        刚吞下几个,我被我自己感动得以至于觉得这是全天下最好吃的饺子,但吃着吃着,我开始纠结了——我为什么刚才没有接过流浪汉给我的那盒饼干?为什么?我为什么会拒绝,而他却接受了我的饺子?我开始看到那个虚伪的我,从饺子堆里探出头来,就像一只揣着肉馅裹着白衬衣的饺子,面貌光鲜,衣冠楚楚,气味正直,文明有加。
        是街道和楼房,把一个城市的文明人和一个城市的无家可归者彻底隔开的?是身上的皮和衣裳?还是脑袋里被敷上的各种意识形态、道德、教养、社会规则、公共关系、卫生学、自我保护意识、传染病学⋯⋯那一层层虚假的人造脑隔膜?


        IP属地:福建4楼2013-01-14 18:27
        回复
          如果我接过那盒饼干,他会更开心一点么?如果我能勇敢地撕开那层包装,撕开那层膜,拿出几块饼干放进嘴里,并若无其事地大嚼起来,他会不会更开心一点呢?


          IP属地:福建5楼2013-01-14 18:27
          回复
            巴黎流浪汉的艺术修养
            像我这么偏执的人,是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处理完一天事务,晚上去朋友家过圣诞之前,我多备了一份礼物:一瓶酒、一瓶果汁、一根香肠,去重新面对那个流浪汉,也是去重新面对一次自己。我在天黑后下了楼,走到街对面。老流浪汉一直微笑地看着我,我跟他说了声圣诞快乐,坐在了他旁边的台阶上。我拿出准备好的礼物,递给他。他把酒塞到铺盖下面,把果汁搁在台阶上,把香肠放在身边。我们就这么半生不熟地聊了起来。


            IP属地:福建6楼2013-01-14 18:28
            回复
              我平时在街边也坐过,不过冬天坐在地上还是很冷,我不但是个中国胃,冬天喝不惯冷水,还是个中国屁股,天冷坐不惯地面。西方人可能是臀部脂肪多,吃的也耐寒,累了或者闲聊都敢于坐在路边的台阶石板上,也不会管地上是否有灰尘,只要地面干燥没有尿渍就一屁股坐上去,如果你拿张纸垫着,一定会被法国人笑死。
              他们就喜欢待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喜欢在室外咖啡馆聊天结识陌生人,或者干脆就坐在街边,抽着烟,看着路人,很惬意。和流浪汉肩并肩坐在街边我还真是第一次,近到可以闻到他身上的味道——气味是个很容易让你有深层体验的东西,特别的气味会让你终身难忘。这个老流浪汉的味道比很多我遇见的流浪汉好很多了,我完全能接受,看来是有地方经常洗澡的。巴黎入秋开春下雨都不少,我问他这个门洞会淋到雨么?他说完全不会,街对面的建筑把雨全挡住了,再斜的雨也吹不进来,雨就正好落在最下面的台阶边缘,坐在那儿连鞋子都不会淋湿。真是得天独厚的门洞啊。能找到这个地儿,而且还一待就是几年,也绝对是流浪汉中的高人。


              IP属地:福建7楼2013-01-14 18:29
              回复
                我刚搬来这里不久,他在这待了有好些年,俨然像这个街区的主人,给我介绍附近有哪些博物馆,哪些古迹,哪些商店,哪些餐馆,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整个巴黎。他待过许多不同的地方,最乱的红磨坊附近和最贵的 16 区他都睡过。他说 16 区现在房价租金都太高,住在那儿的大多是房主,很多房子空着,因为租金贵找不到房客。街对面那个展览馆的馆长跟他也很熟,以前展览馆的院子是公共的,有几个半开敞的停车库,馆长就让他晚上睡里面,还给他拿个电暖器取暖。
                后来由于街边的大门导致很多人看展览排队排到百米开外,影响交通,所以不得不把展览入口改到院子内,这样晚上院子就得锁上,老流浪汉从此失去了舒适的庇护所。不过他说馆长人很好,经常请他去附近的餐馆吃饭,还跟我说了一堆馆长的绯闻逸事。他可以自由进出展览馆看展,不需要花钱。
                他可能没看过所有展,但所有挂在街边的展览海报他一看就是几个月,哪年展了什么他全都背得出。刚刚在蓬皮杜开幕的达利艺术回顾展他也知道,他说其中有一部分作品还在对面的展览馆展出过,这估计也是从馆长那里听来的。他还记得前两年那个“China Gold”中国现代艺术展里有个不倒翁毛主席和穿宇航服的金色毛主席雕塑,说这个展挺逗的。这个巴黎流浪汉的艺术修养恐怕比很多中国艺术家都要好。


                IP属地:福建8楼2013-01-14 18:30
                回复
                  孤寡老人的收入账
                  有共同兴趣的话题不少,我跟老流浪汉一会工夫已经混熟。今天路人的慷慨也让他很开心,他也已经把我当他的兄弟,开始掏心窝了。他说,其实乞丐也是一种职业嘛,话音未落他就从怀里掏出一叠钞票,边看边数,都是 5、10、20 欧元面值的,数完一共有 435 欧元。他又拿出两个小钱袋,一包里面全是分币,一包是 1 欧元和 2 欧元面值的钢镚儿。他也全倒出来数,这些零钱也有 20 欧元。他说,你看这是一周的收入,我说这还有张票子压在屁股底下了,是其中一个小天使给的。他拿起来,笑开了花,现在一共是 465 欧元了。我说不可能每周都这样吧,他说确实是看季节和日子的,每年圣诞节前收入都不错。我说你平时够花么,他说也没什么花费,吃的都是别人给的,这点钱够了。如果一个人没有房子,没有财产,确实可以省去各种麻烦。


                  IP属地:福建9楼2013-01-14 18:31
                  回复
                    他又转身在铺盖下面找着什么,我等待下一个惊喜。他果真从铺盖底下翻出一个信封,是寄来的退休金账单,原来他每月还有 400 多欧的工资呢。我说你这有门牌号么,信都能收到?他说附近一个旅游公司义务帮他收信。我说,好吧,你的退休工资怎么这么低呢,他说退休工资跟职业有关的,他干的职业太杂,都不稳定,站过柜台,卖过东西,干过保安,也在一些上档次的商店和酒店干过。没有自己的房子,靠他这点退休工资交房租吃饭是不可能的,像他这样一个孤寡老人,就只能流落街头。法国福利这么好的一个国家,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还有可能老无所依,我刚热起来的心凉了半截。


                    IP属地:福建10楼2013-01-14 18:32
                    回复
                      我问他怎么不去政府提供的收容所,听说条件还可以,包吃包住还有衣服发。他摇摇头,说那地方跟监狱差不多,早晨 7 点起床,晚上 8 点熄灯锁门,不准随便出入,出门得写申请书,下午 5 点前必须返回。我总算明白为何塞纳河岸边和桥下,再冷都一直有人扎帐篷,他们不愿意被收容,市政府也只能给他们发帐篷了。申请进收容所倒不麻烦,只要你是 SDF(无家可归者),就可以去市政府递交材料,15 天就有答复,看哪里有空位就把你塞哪儿去,花费全部由市政府买单。有的收容所还是男女混住不同楼层的,关在这样的“监狱”里,除了ML、坐吃等死还能做什么?
                      有很多民间机构也会救济街头的流浪汉,给他们发食物衣服和**,虽然不能尽善尽美,尚且有些保障。不过非常制度化的收容所实在苛刻得缺乏人性,政府为了安全起见,把流浪汉当作犯人来管理,只要他们不冻死在街头,不惹是生非,好像就万事大吉。大部分文明人不想看到他们,惧怕他们,嫌弃他们,少部分文明人会发发善心救助他们,但仍旧改变不了这个边缘群体被孤立被无视的事实。他们是社会的异类,生活在社会的夹缝中,但他们也一样害怕孤独,向往自由,就算有吃有喝有床铺,他们还是会逃离的。自由真的像空气一样,少一点都会让人窒息。


                      IP属地:福建11楼2013-01-14 18:33
                      回复
                        我们聊得热火朝天,不时有路人走过,有的冷漠,有的警觉,有的慈善,有的丑恶,有的腼腆,有的热情⋯⋯住在附近的邻居有不少都会跟他打招呼,这个圣诞夜,人们也变得更为慷慨,不少人都是直接给票子的。路人甲是个黑色裘绒打扮的贵妇,好像跟老流浪汉很熟,从小包里一下掏出 50 欧元给他,豪爽地说这是给你这周花的,然后优雅地走进旁边的大门。路人乙跑过来问路,先问我,我说不认识你说的地方,老流浪汉抢过来说怎么走怎么走,说得一清二楚,那人就只道了个谢也没一点表示就闪人了。更多的是路过顺手丢个钢镚,路人丙看到我和流浪汉在一起,在我们面前停顿了一下,掏出一点零钱,居然也给了我了一份,后来看到我手上拿着的 iphone 才把钢镚都给了老流浪汉。最让人暖心的是路人 ABCD 一家,带着一个男童一个女童,两个五六岁大的孩子一同挽着手跑过来,拿出他们亲手画的圣诞卡片送给流浪汉,还分别递给他 10 欧元。那两个孩子在被灯光照亮的博物馆前面,就像两个发光的小天使,不,简直就是两个小天使,有着天使典型的笑容,纯净、饱满而亲切。男孩叫 Antoine,女孩叫 Justou,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我没有瞎编,因为那张 A4 纸上就画着他们自己,分别写着,“您好,我叫 Antoine,您好,我叫 Justou,圣诞快乐!”就在这个圣诞夜,我第一次用乞丐的视角看这个世界,看得特别清,特别透,好像把整个人生也一并看穿了。


                        IP属地:福建12楼2013-01-14 18:35
                        回复
                          已经迟到许久,我再一次跟老流浪汉告别,我得动身去朋友家了。一个流浪异乡的人和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萍水相逢凑到一起过了一回圣诞,还有比这更神圣更怪诞的事么?老流浪汉很坦然,没有一点失落,他应该已经非常习惯爱恨离别了。我转身刚要走,他说:“等等,把香肠带去给你朋友吧,我牙口不好。”这根香肠一个多小时前已经属于他了,现在他又布施给我,我很爽快地接过香肠,说谢谢你,我会告诉我朋友,这根香肠是个很特别的人送的,他可能就是个圣诞老人。


                          IP属地:福建13楼2013-01-14 18:35
                          回复


                            IP属地:福建14楼2013-01-14 2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