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常见的粉末预防“痱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1f700357cd98d1076d40c39113eb807/1f4832738bd4b31c782b027287d6277f9f2ff80e.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0bb3adcbc315c6043956be7bdb0cbe6/5d5f4d3d269759ee1d28f602b2fb43166c22df20.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df22ee901e9390156028d364bed54f9/de71af1c8701a18b86fd84869e2f07082938fe0e.jpg)
(小儿必用养育草:加藤翠先生藏)
起痱子是大多数宝宝常见的症状。
高浜虚子的俳句中也有“生痱婴童啼声高”的描述。
在江户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尝试用米粉、小麦粉、荞麦粉等常见粉末擦在身上来治疗痱子。
记录了江户时代女性常识的教科书《女用训蒙图汇》(1687年)中,对治疗痱子的药物有如下记载:“将蛤蜊壳煅烧成粉末与乌冬粉混合后用纱布包上,将筛下来的细粉擦在身上即可”。
此外,江户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育儿书《小儿必用养育草》(1703年)中也有如下记载:“可涂抹牡蛎粉、葛根粉或天瓜粉(天花粉),这样夏天就不会生痱子,无论是哪种粉都应该磨得很细后再涂抹”。
由此可知,早在江户时代,人们已经广泛使用米粉、牡蛎粉、葛根粉、天瓜粉(天花粉)、粉茶等给沐浴后的宝宝涂抹身体预防痱子。在《小儿必用养育草》中还有一些更详细的记载,说米粉易生虫,用牡蛎粉、葛粉及天瓜粉(天花粉)等更好;腭下、大腿根、腋下等处有溃烂时,沐浴后涂抹天瓜粉(天花粉)即可,等等。
进入明治时代,人们依然使用葛根粉、粉茶、小麦粉、荞麦粉等治疗痱子,这在《育婴草》(1877年)等育儿书中也是有记述的。SiCCAROL的有效成分氧化锌被使用的最早记录出现在明治中期,到了明治后期,氧化锌已被得到了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