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幕前,《大上海》讲述的是最为风云和浪漫的“大上海年代”;在幕后,同样有浓厚的怀旧色彩:“最佳拍档”(王晶、刘伟强、文隽1998年成立的公司,推出过《古惑仔》等系列影片)的重组;18年未曾合作的王晶和周润发;从未在大银幕上过过招的洪金宝和周润发;周润发、黄晓明两代许文强的碰撞;歌神张学友的献唱等等。这样的资源组合,也许只有香港影史上累计票房最高、拍片数量最多、与超过一半香港电影人合作过的王晶才能做到。《大上海》将于12月22日公映,王晶说,这是他拍得最动情的一部作品。 如何卖座? 《寒战》没到三亿,就是因为缺爱情戏 新京报:你是不是很有“大上海”情结? 王晶:我就是上海人,童年在尖沙咀住时遇到的所有场景,王家卫在《花样年华》等戏里都已凸显出来了,对我很有触动。我觉得作为一个上海人,应该拍一部反映上海的戏,但我不想拍成其他香港人往往愿意拍的“香港上海人”的小圈子生活,我更愿意拍一个有关上海最浪漫年代的故事。 新京报:以往黑帮江湖都是男人戏为主,《大上海》却加强了感情戏这条线索。 王晶:以前在香港人的概念里,帮派价值观很浓,在内地是没有这个概念的,现在最主要的观众群是年轻人,都在恋爱中,所以我刻意削弱帮派这部分。突出感情戏,最主要是因为市场。 你看这几年卖座的影片,多半是爱情线占很大比例的。今年大家都喜欢的《寒战》,应该有三亿(票房)的格局,为什么最终只卖了两个多亿,我觉得就是因为缺少爱情戏。 新京报:《十二生肖》《血滴子》上映日期与《大上海》相隔很近,有压力吗? 王晶:我以前都是和成龙、吴宇森同档期打对手,大家都是朋友,刘伟强也是自己人,不像去年贺岁档大家明争暗斗。这三部电影都是香港同仁做的,水平应该都不错,我相信大家都希望每个人的成绩好。 新京报:《一代宗师》成了“一代失踪”,你怎么看? 王晶:以我对王家卫的了解,我觉得他从头到尾就没想过在贺岁档上映,他只是想把戏拍到最理想。他是从来不会看档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