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文史资料吧 关注:46贴子:246

在线收集长子村名起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子县大堡头镇的韩坊村名来源于,北齐名将韩氏两兄弟因战功显赫,被皇帝封于韩坊村一带。因而起名韩坊。至今村里韩姓人居多。


1楼2013-01-18 14:13回复
    唐王祭尧赐村名
    作者:张学智 王帅
    沿屯龙路出长子城南十公里处,尧庙山麓有两个相邻的小村子,一个叫青仁,一个叫固益。当地的老百姓都说“青固益,一家亲”两个村子的老百姓和睦相处,友好为邻,即使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大都不会太过计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追根溯源还得从两个村子的名字起源说起了。
    这两个村子的名字不像别的村子叫什么沟,什么庄的,这独特的村名究竟是从何而来,这还得从尧庙山说起。青仁,固益两村西北原来有一座山,原先山上建有一座尧王庙,故此山又名尧庙山,传说此山是尧王的葬身之地。每年都有盛大的祭祀活动。到了唐朝,祭祀活动更是规模空前,尧庙山也因之香火更盛,声名鹊起。唐玄宗李隆基本身对祭祀活动就很重视,加之唐玄宗曾在上党做过潞洲别驾,对上党地区别有一段情缘,在皇宫里住得时间长了,就日夜思念重返上党故地,到尧庙山上祭祀尧王。这一年,御驾从长安城出发,浩浩荡荡一进长子地带,马上就要到了尧庙山了,玄宗龙颜大悦,下马别驾,为了表示对尧王的尊敬,他要亲自步行上山祭祀。玄宗一路上走来,两边风光迷人,景色秀丽。往来行人摩肩接踵,唐王更是喜上眉梢。正当走到两个小村子的中间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侍卫随从赶紧上前扶驾落座,又是掸尘,又是检查,虽未造成人身伤害,但着实的让唐玄宗神情大跌。唐玄宗苦思冥想,我大唐锦绣河山,物丰民富,此外风景又好,何故竟摔上一跤,他抬眼远望尧庙山上人头攒动,香烟缭绕,再看看前后两个村子,问随从道“这是何村所在,祭尧王圣君本是我的夙愿,今日成行竟欺君。这两个村子真是轻意不来,故意显难,之前这个村子就叫轻意村,之后的村子就叫故意村吧。”侍卫大臣一听起忙附和。唐王一日之内连封两个村子御名。两村的百姓们无不高兴。自此以后,两个村子的百姓们,视同手足,情似一村。就是两村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出了矛盾,两方大人一见面,也会握手言和。两村百姓互助互促,相互联姻,好不亲热。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后来村子的名字慢慢的就演变成了现在的青仁村固益村了。这一段唐王祭尧赐村名的故事也就传为了美谈,直到现在。


    2楼2013-01-18 14:14
    回复
      大堡头镇,两水村名来源于,村子里有两条河流丹河,漳河。所以得村名儿——两水。两水村顺水往东行进不远,这两条河流流到交里村时交汇在一起,因此交里村名由此而生。


      4楼2013-01-18 14:17
      回复
        尧王避暑陶唐村
        暴海燕
        长子陶唐村在清朝道光癸未年间(1823)立有《移修土地庙碑》碑记云:“兹闻陶唐者,帝尧之国号也,而长子又称古舜封,俗传为尧子丹朱受封之地,本村西土地庙即帝尧避暑乡兹不具治第以庙之,规模宏大。。。。。” 我闻此大悦,今特作诗,以记其事。
        尧王避暑上陶唐,
        陶唐曾是尧故乡,
        故乡村西避雷雨,
        土地庙内忙躲藏。
        帝要最大土地庙,
        尧说天下孤陶唐,
        村民建庙振古今,
        道光立碑话短长。


        5楼2013-01-18 14:19
        回复
          在长子县晋义村西边有一个千年古村,名字叫干河村,传说这个村子的名字源于一个神话传说,传说当年夸父在逐日的过程中,口渴难耐,当走到长子县晋义村附近时看见一条小河,河水清洌甘甜,俯身便喝。也许是他太渴了,不一会就把河水全部喝干。从此以后这条小河所在的村子就有了一个看上去很奇怪,不易被人理解的名字——干河村。呵呵。


          6楼2013-01-18 14:19
          回复
            长子县大京村名起源于清朝年间一位将军赵飞雄。赵飞雄身为皇帝身边的禁卫将军,及时发现了阴谋轼君夺权的奸臣的阴谋,保护皇帝,立下大功。皇帝想要加封赵飞雄高官,被赵飞雄以年老身衰为由谢绝。皇帝感其忠心,赐名大傻,意为大智若愚的意思。准其归田致仕,并荫封其子孙为高官。赵飞雄的家乡就是长子县大京村,大京村名原来是什么名字不知道,但自己出了赵飞雄以后,改名字为大京(大精)村。


            8楼2013-01-18 14:23
            回复
              岚水乡名字古时叫做长虹镇,源于以前的丹朱八景之一的岚河长虹。古时候岚水河不叫岚水河,而叫做滥水河,是因为以前河道狭窄,一遇山洪暴发,经常泛滥成灾,殃及周边的百姓生活。后业经过历朝历代仁人志士的捐资建桥,拓宽河道,逐渐把一个为害百姓的滥河,变成了一个美丽丹朱八景之一的岚河长虹,名字也就同原来的滥河变成了现在的岚河。岚水村名也就由此而来。


              9楼2013-01-18 14:23
              回复
                在长子县长临路边上有一个千年古村,名字叫做古兴村,其实这个村子原来不叫古兴村,而叫鼓兴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 在古时候,这个村子有一面神鼓,每当夜幕降临,恶人出没,鬼魂做祟之时,这面神鼓就会自己响起,以震摄恶人心魄,驱除做祟的鬼魂,保一方百姓平安,人民为这面神鼓建了一个什么庙来。我记不是很清了。每当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这面鼓就会被寺人敲响,提醒人民一天的劳作将要开始,夜幕降临前,寺人也会将这面神鼓敲响,召唤人民回家休息。时光易逝,不知历过几世几劫,这庙,这鼓早己消失,这个村子的名字也由原来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名字变成了古兴。神话传说只是神话传说,这个传说不正好印证了古兴人民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定祥和的农耕生活,不正好说明了长子人民热爱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么。


                10楼2013-01-18 14:24
                回复
                  在长子县东北角上跟鲍店村不远外有一个小村子叫做齐民庄,齐民庄建村历史时间不长,民国年间建的村子。也就一百来年吧,那里的村民全部是从原来山东省遗民过来的,山东古称齐国么,所以齐民庄的村民就这么来得呀。


                  11楼2013-01-18 14:25
                  回复
                    在明清年间,长子县城东有一片沼泽地,当时居住的人还很少,但是每年的耕种和收割时间都比别的村子更忙,因为地势较低,水多,根本无法正常播种,所以每年的3月、7月都是最忙的时候,村里的人会集体到地理挖渠排水,之前村子也有名字的,只是当时村子小,很难让人记起,后来有人把村名改为水泊,就是形容村子多水的,再后来更改为泊里,还是说村子水多的,直到现在,只要下雨,村子里的街道就会像河一样。


                    12楼2013-01-18 14:27
                    回复
                      王内村名,与尧王长子丹朱在长子建都有关。还有与些有关的村名有,东郭,西郭,王郭,西王内,东王内,小郭。王指的是丹朱,郭,指的是城墙。王内指国王的家属居住的地方,东郭指是东城墙。类此,小郭指内城。详见长子文史资料第十三辑,《尧王与长子》一书。


                      13楼2013-01-18 14:28
                      回复
                        下霍村跟上霍村,上霍庄原来是一个村子。为霍姓人家所建,后来随着人口增多,子嗣分家,老大嫌下霍村地势低,就分家到村东地势高处建一上霍村。而上霍庄村原来是霍姓家奴居住的地方。录属于上霍村,所以叫做上霍庄。


                        14楼2013-01-18 14:29
                        回复
                          长子县大堡头南有一村子名字叫义和,原先村子住户比较分散,分为前窖,后窖等几个小村,后来由于虎狼成患,村中一位比较有威望的族长建议三庄合并为一村,将住宅区合在一处,从此村子更名为义和村。


                          15楼2013-01-18 14:31
                          回复
                            在一本长子县本土杂志《精卫鸟》里看到过一篇关于西南呈村历史的文章,里边说到,西南呈村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村子,而且极有可能在某一历史时期做过县治所在地,或是某国的国都,(因为其村内有两处古迹,一名蕊珠宫,一名帝宝阁,很容易让人与皇家宫苑联系起来,其村名也极有可能原先写作南城),而据史考评,。西南呈村在清朝以前叫做南呈村,西南呈村的名字是因为民国时期,长治县境内也有一个村子叫做南呈村,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将位于长治县西边的长子县的南呈村,改名为西南呈村。。


                            16楼2013-01-19 19:05
                            回复
                              长子 县东南有一古镇,名叫布村,历史悠久。据法兴寺宋代碑文刻记:该村原名“正法”,即杀 人正法之意。至明嘉靖年问,嫌“正法”不吉利,改名为布村,取其张贴布告之意。老辈人讲,此地交通便利,客商往来不绝,信息传播快捷。因此,府县衙门每有新的政令、法令,便在此张贴。新中国成立后,自1958年起,这里为布村人民公社所在地,1984年起为东田良 府所在地,2001年起为慈林镇 府所在地。布村地处长子县城东南15公里的慈林山北麓,太焦铁路和太洛公路沿村西而过,村西建有火车站、国家亿斤粮库和晋煤集团赵庄二矿,是长子县南部重镇之一。


                              17楼2013-01-21 19: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