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院的“集团化”发展方向,目前被卫生部认可并鼓励。昨天,在卫生部医改专题媒体通气会上,卫生部医改办副主任梁万年介绍了各地构建医疗联合体的探索。他表示,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医联体”模式应是让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
“医联体”分两种模式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医疗联合体”是指一定地域内不同类型、层级的公立医疗机构组合起来,成立协作联盟或组建医疗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患者在医联体内,可以享受到基层医院与三甲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化验检验结果互认、专家社区坐诊、远程会诊等便捷的优质诊疗服务。
梁万年介绍,根据目前的探索,“医联体”分为两种:松散型的技术协作联盟和紧密型的医疗服务集团。其中,紧密型“医联体”,集团内所有公立医院的人、财、物统筹管理,在大型公立医院和二级医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利于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
“医联体”分两种模式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医疗联合体”是指一定地域内不同类型、层级的公立医疗机构组合起来,成立协作联盟或组建医疗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患者在医联体内,可以享受到基层医院与三甲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化验检验结果互认、专家社区坐诊、远程会诊等便捷的优质诊疗服务。
梁万年介绍,根据目前的探索,“医联体”分为两种:松散型的技术协作联盟和紧密型的医疗服务集团。其中,紧密型“医联体”,集团内所有公立医院的人、财、物统筹管理,在大型公立医院和二级医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利于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