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射时惊天动地的“蚕宝宝”在80年代的两伊战争袭船战中扬名世界,但是在随后的海湾战争中就只有被美帝打火鸡的份儿。
而此时海军的水面舰艇力量和航空兵力仍然不足以在设想的大规模战争中保证阻止敌人进入渤海湾在京畿之地发动登陆作战,因而新型反舰导弹还被要求具备100千米以上的射程,如此方能在战时依靠渤海湾西侧的发射阵地实现对渤海海域的覆盖。同时较远的射程获得的战术主动性,在假想中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抗登陆作战以及在东南沿海实现对台湾国民党海军力量的封锁作战中的价值,也远非只能“慢悠悠”的飞40公里的P-15可比。
又要实现低空超音速飞行,又要实现远射程,以当时兔子掌握的技术而论,液体火箭发动机虽然加速快,但受限于较低的比冲值,难以保证射程;所以只有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两个手段,涡喷发动机虽然相对比冲值较高,但是发动机重量大,加速缓慢,难以做成超音速弹,等加速到M2了,好几百公里都出去了,这意味着巨大的燃料贮藏量和随之带来的巨大体积。
这种大型反舰导弹以兔子那个年代的技术很难搞出来,就算搞出来,最后差不多也得是毛子的P-6/"柚子"那样的变态。而“柚子”的射程已经完全超出了兔子海军当时海岸观通系统工作范围的远界,除非祖国海岸线能隔几百公里出一个珠穆朗玛峰,否则根本没合适的地方架搜索雷达保证”柚子“400千米以上的射程。
因此最后研制的基础还要落到之前毫无设计经验的冲压发动机上。
从原理上看冲压发动机其实要比涡喷发动机简单很多,利用高速飞行(一般需要达到M1.5以上)中在进气口前产生的空气压力把大量空气”冲压“入发动机内部,空气进入发动机后受进气道斜板或调整中心锥的压缩后,压强增大速度降低(不努力方程~),在进入燃烧室时已经达到亚音速(所谓亚燃冲压是也);然后在燃烧室中和燃油混合点火燃烧,从喷口中喷射出去产生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