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境吧 关注:20贴子:461
  • 4回复贴,共1

【健康】冬季养生小贴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温馨小贴士:冬季,最宜养生,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雨雪天气的保健养生攻略,让我们健康整个冬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1-22 22:11回复
    『导读』
    >吃什么既驱寒又养生
    >雪天该怎样给脚保暖
    >雪夜睡眠细节请留意
    >滑倒手腕千万别支地
    >雪天"十防"抵御疾病
    >>吃:雪天吃什么驱寒又养生?
    [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
    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
    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等。
    [多主食及适量温热食物]
    首先多吃主食,适当选择产热高和温热性的食物,主要有羊肉、牛肉、鸡肉、红枣等,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其有益。
    [多水果及适量护阴食物]
    为使“阴平阳秘”,防治上火,冬季还宜配食鸭、鹅、藕、木耳等护阴之品,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精气亏损的中老年人,以求阴阳平衡。另外,每天还应补充水果,多吃柚子、苹果等生津类水果。
    [适量增加辛辣御寒食物]
    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胡椒中含胡椒碱,它们都属于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御寒能力。
    >>暖:雪天怎样给脚保暖?
    病从脚起,冷从腿来。与其他部位相比,两脚最易受寒。两脚受寒后,对全身都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全身体温下降,打乱各个部位的正常生理机能。尤其对上呼吸道的影响更大,一般可引起感冒、关节炎、消化不良和妇科病等。
    因此,下雪天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踏雪后,最好用热水泡泡脚。如果在雨夹雪的天气,或者积雪融化了,即使穿上保暖的鞋子,不久就会湿透,极易冻伤双脚。这时不起眼的塑料袋就能解决大难题。你可以在袜子外套上塑料袋再穿鞋,一保暖,二隔热。
    >>行:雪天滑倒手腕别支地
    [出门走路小心摔伤]
    冬天下雪路滑摔跟头是难免的,专家指出:摔伤部位多是踝、腕、肘、髋等关节。在以往摔伤的病人中中老年妇女和肥胖儿童居多,他们主要是由于天黑路滑摔倒后条件反射性地用手掌撑地造成尺、桡骨远端骨折,严重者还需住院治疗。因此,在雪天中,老太太和胖孩子要特别注意。
    1. 上了年岁的老人、学龄前的小朋友、“挺着大肚子”的准妈妈,不仅行动不便,遇到紧急情况反应也比较慢。所以,这些人雪天也应该尽量不要出门。
    2. 如果确需出门,最好穿雪地防滑棉鞋、旅游鞋或球鞋,切记不能穿皮鞋、硬塑料底鞋。而且应尽量在靠近便道的自行车道上行走,防止摔伤。
    3. 上下台阶时,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如果有护栏的话应尽量用手握紧,以保持身体平衡。
    [滑倒手腕别支地]
    人们雪天出门时,走路、骑车速度都别太快,最好穿上宽松、保暖、防滑的棉鞋,尤其女士不要穿高跟鞋。如果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
    如果不幸摔倒而发生骨折,自己千万不可乱动,应就近利用头巾、书本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到附近医院拍片后让医生治疗。切忌自己乱揉乱动。
    [摔伤后及时处理]
    有人在摔伤扭伤后,习惯用手揉,有的甚至用红花油揉、用酒擀等,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有些骨折无移位的病人,如果一揉会导致移位,有淤血的病人越揉出血越多,甚至严重肿胀。正确应对摔伤的办法是要控制移动,也可以局部用冷水或冰敷。但严重疼痛或三天症状不能消退的,必须到医院就诊。
    >>睡:不可忽视的雪夜睡眠细节
    tip1. 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需要睡8~9小时。顺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下雪天,深度睡眠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应对“下雪不冷消雪冷”的俗语。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1-22 22:12
    回复

      tip2. 一天劳累之后,泡泡双脚,疲劳和寒冷顿时消失,清爽、温暖之感就会沿着双脚分散至全身,十分惬意。气虚的老人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材,高血压患者宜将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水泡脚。
      tip3. 在北方,很多家庭都有暖气,人们就不注意脖子的保暖,往往在熟睡后常常会把脖子和肩膀露在外面,导致肩部、颈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肌肉发生痉挛,造成落枕。因此,冬天睡觉时,除了盖好被子外,还可以在脖子上裹条毛巾,这样能有效预防颈肩外露受风导致的落枕。
      >>心:雨雪天如何调节心情?
      医学专家发现:雨雪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雨雪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因此,雨雪天里要善于调整心理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克服因天气造成的负面心理。
      抵御雪天抑郁情绪,应学会自我调节。工作宜量力而行,保持良好的心态;工作之余可以放松做点别的事情,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打球等,都可以陶冶性情;科学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要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做到起居有常、睡眠充足、劳逸结合,特别要注意保暖,让自己随时保持温暖的状态。
      >>病:雪天“十防”御疾病
      [防止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
      寒冷容易引发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需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该以温软素淡、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以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天气变冷后,最先经受考验的要数呼吸系统。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封闭的室内空气不经常与外面流通,很有可能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应对策略:不要因为怕冷就一下子穿上很厚的衣服,也不要整天缩在空调房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动起来,增强心肺功能,对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预防关节疼痛]
      有关节炎的膝盖就跟气象台一样,天气一变冷,膝盖先知道。当日温度变化在3摄氏度以上,气压变化大,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以上,感到关节痛的人就会明显多起来。
      应对策略:有规律地进行运动,可以强化腿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在温水泳池中做水中运动,游泳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也可依据天气预报,在天气变化前采取保暖、祛湿措施。
      [中风]
      对于血管弹性差的人,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要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心脏病]
      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寒冷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易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病变的冠状动脉遇冷收缩,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
      [防不当的御寒方式]
      喜欢时尚的年轻人在出入室内外温差较大的环境时,必须注意及时添减衣物。下雪天,不能为追求时尚,露腿或穿着单薄。同时注意饮食清淡,不要一次食用过多的凉性食物,防止急性胃肠炎发生。
      [女性群体保暖很重要]
      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群里,身体机制比男性更加脆弱,冬天更容易造成伤害。在降雪降温天气里是比较容易犯病的群体,特别要予以关注。
      应对策略:自己要重视,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再就是就诊要及时,一旦发生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防止出现煤气中毒]
      冬季寒冷,煤气使用、煤炉取暖,家庭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风。注意取暖设备的安全性,记得经常排气通风,谨防废气积聚。
      [防止意外跌倒]
      雨雪天气造成路面湿滑,因此,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防止意外跌倒。
      [烫伤]
      用热水袋给老人或婴儿取暖,因他们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1-22 22:12
      回复
        吧主这么科学,哈哈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1-26 12: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