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温兰先前照顾李三娘时,从她那里听过一些关于李家的零碎事。知道李家长辈都已过世,李三娘的伯母孙氏随丈夫一道在此陪 任,有个年长的堂兄已经成家立业,并不在此地,身边只留有个十岁不到的堂弟。所以等下到了后,第一道伯母关只要过去,想来问题暂时就不大了。但除此之外, 自己对这个伯母一无所知,老实说接下来的会面,心里也不是很有底。便与前头赶车的李二甲搭了几句讪,旁敲侧击想多打听些情况,比如说,县令的官声、脾性等等。偏偏李二甲是个闷嘴葫芦。谢原叫他赶车,他便只顾闷头赶车,对于温兰的搭讪也应得很简单。来回了几句,温兰见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便作罢了,只能到时候走一步看一步了。
驴车渐渐靠近县城时,黄泥官道上的往来行人便多了起来,大多是赤脚扛锄刚从田头歇了劳作回家的农人,也有挑着装货竹篓赶得飞快的生意人。从县城北门入的时候,温兰留意了下城门的门洞墙,果然在墙上贴布告的地方看到了张通缉嫌疑犯的大头像。瞄了眼,见上头绘的人年纪十□,样貌还算周正。
县城并不大,很快便到了位于城北的县衙。
县衙并没温兰想象中气派,门面邋遢破败,反倒不如路上行来时看到的几户大户家宅体面,只那三间开的六扇黑漆门和门口放置在石头狮子边的鸣冤鼓才能提醒人,这是到了县衙了。
温兰下了驴车,跟着李二甲从开启着的东边两扇门进去,李二甲朝门房里值守着的衙役张泉嚷了声,张泉从门里探出身子,狐疑地盯着温兰,温兰便道:“我是县令的侄女,从河南老家投奔来的。我伯父伯母可在?”
张泉定定望了温兰脸上的黑斑片刻,回过了神,急忙道:“大人不在,夫人应在,我这就去通报。”说罢急急要迈步,眼睛却还停在温兰脸上,脚竟磕绊到了门槛上,整个人一绊,差点没跌跤,好在扶住了。
李二甲见人带到,便离去了。温兰独自等在门房处,四处张望了下,见大堂院落也是破破旧旧年久失修的样子,静悄悄看不到人影,想必三班衙役都出去抓人了。
温兰等了片刻,东边角门处出来个婆子模样的妇人。看见温兰,面上立刻露出笑,疾步过来,忙不迭地见了个礼,这才自称姓孙,是李夫人身边的人。张望了下,见只有她一个,奇道:“不是说老家还有一人来吗?”
温兰解释了下。孙妈妈听说半道竟得病亡故了,念了声佛,这才又道:“夫人正整日地念呢,说你也早该到了。人去为安,你平安到了就好。”说完扭头,领着她进去。
这孙妈妈的笑里看不出有真诚之意,只温兰也不在乎这些。只要那位“伯母”面上功夫还肯做就行。跟着她穿过角门,一直到了衙门靠北的通往私宅的宅门处,见也是扇屋宇式的大门,东边门上挖出个望孔。温兰进去入了花厅,依了孙妈妈的话坐下。稍微打量下四周,见里头陈设都颇陈旧。想必是历 任知县使用的公物而已,所以也没哪任知县肯自己花钱置备新的。再等片刻,便听见一阵踢踢踏踏脚步声,人随声至,来了个四十左右的妇人,身量微微发福,穿件 翠蓝色素面杭绸褙子,一张圆脸上笑容可掬,只那双略微三角的眼儿中透出的精明色,才显示了她做为掌家主母该有的返儿。身边除了刚才那孙妈妈,还有几个年纪 十五六到十□不等的丫头,众星捧月般地进来。
温兰立刻便知道了,这位想必就是李家伯母,忙起身要见礼,李夫人孙氏已经抢着上前扶住了温兰,上下打量了她几下,笑着道:“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
温兰注意到她看着自己右边脸时眼中那种一闪而过的惊讶,只除此之外,倒没什么别的怀疑之色。想必当年分开时,三娘年纪还小,十几年过去,自己现在就算样貌大变,也并不至太惹人生疑,加上还有那块万中才一的黑斑做印记。略微松了口气,低声道:“伯父伯母一向可好?”
孙氏道:“好,好。你伯父这些日忙,此刻不在,晚上你再去拜见他。”说罢扶着她一道坐下了。因先前听孙妈妈说同行来的那族人半道死了,此刻便再问几句, 唏嘘过后,再仔细打量了下温兰,叹息道:“唉,想当年跟你大伯出去时,你还不到我腰身高,这一转眼竟这么大了,伯母都认不出你了。”
温兰轻声道:“伯母却和我小时记着的一样,并没变多少。”
温兰先前照顾李三娘时,从她那里听过一些关于李家的零碎事。知道李家长辈都已过世,李三娘的伯母孙氏随丈夫一道在此陪 任,有个年长的堂兄已经成家立业,并不在此地,身边只留有个十岁不到的堂弟。所以等下到了后,第一道伯母关只要过去,想来问题暂时就不大了。但除此之外, 自己对这个伯母一无所知,老实说接下来的会面,心里也不是很有底。便与前头赶车的李二甲搭了几句讪,旁敲侧击想多打听些情况,比如说,县令的官声、脾性等等。偏偏李二甲是个闷嘴葫芦。谢原叫他赶车,他便只顾闷头赶车,对于温兰的搭讪也应得很简单。来回了几句,温兰见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便作罢了,只能到时候走一步看一步了。
驴车渐渐靠近县城时,黄泥官道上的往来行人便多了起来,大多是赤脚扛锄刚从田头歇了劳作回家的农人,也有挑着装货竹篓赶得飞快的生意人。从县城北门入的时候,温兰留意了下城门的门洞墙,果然在墙上贴布告的地方看到了张通缉嫌疑犯的大头像。瞄了眼,见上头绘的人年纪十□,样貌还算周正。
县城并不大,很快便到了位于城北的县衙。
县衙并没温兰想象中气派,门面邋遢破败,反倒不如路上行来时看到的几户大户家宅体面,只那三间开的六扇黑漆门和门口放置在石头狮子边的鸣冤鼓才能提醒人,这是到了县衙了。
温兰下了驴车,跟着李二甲从开启着的东边两扇门进去,李二甲朝门房里值守着的衙役张泉嚷了声,张泉从门里探出身子,狐疑地盯着温兰,温兰便道:“我是县令的侄女,从河南老家投奔来的。我伯父伯母可在?”
张泉定定望了温兰脸上的黑斑片刻,回过了神,急忙道:“大人不在,夫人应在,我这就去通报。”说罢急急要迈步,眼睛却还停在温兰脸上,脚竟磕绊到了门槛上,整个人一绊,差点没跌跤,好在扶住了。
李二甲见人带到,便离去了。温兰独自等在门房处,四处张望了下,见大堂院落也是破破旧旧年久失修的样子,静悄悄看不到人影,想必三班衙役都出去抓人了。
温兰等了片刻,东边角门处出来个婆子模样的妇人。看见温兰,面上立刻露出笑,疾步过来,忙不迭地见了个礼,这才自称姓孙,是李夫人身边的人。张望了下,见只有她一个,奇道:“不是说老家还有一人来吗?”
温兰解释了下。孙妈妈听说半道竟得病亡故了,念了声佛,这才又道:“夫人正整日地念呢,说你也早该到了。人去为安,你平安到了就好。”说完扭头,领着她进去。
这孙妈妈的笑里看不出有真诚之意,只温兰也不在乎这些。只要那位“伯母”面上功夫还肯做就行。跟着她穿过角门,一直到了衙门靠北的通往私宅的宅门处,见也是扇屋宇式的大门,东边门上挖出个望孔。温兰进去入了花厅,依了孙妈妈的话坐下。稍微打量下四周,见里头陈设都颇陈旧。想必是历 任知县使用的公物而已,所以也没哪任知县肯自己花钱置备新的。再等片刻,便听见一阵踢踢踏踏脚步声,人随声至,来了个四十左右的妇人,身量微微发福,穿件 翠蓝色素面杭绸褙子,一张圆脸上笑容可掬,只那双略微三角的眼儿中透出的精明色,才显示了她做为掌家主母该有的返儿。身边除了刚才那孙妈妈,还有几个年纪 十五六到十□不等的丫头,众星捧月般地进来。
温兰立刻便知道了,这位想必就是李家伯母,忙起身要见礼,李夫人孙氏已经抢着上前扶住了温兰,上下打量了她几下,笑着道:“都是自家人,客气什么!”
温兰注意到她看着自己右边脸时眼中那种一闪而过的惊讶,只除此之外,倒没什么别的怀疑之色。想必当年分开时,三娘年纪还小,十几年过去,自己现在就算样貌大变,也并不至太惹人生疑,加上还有那块万中才一的黑斑做印记。略微松了口气,低声道:“伯父伯母一向可好?”
孙氏道:“好,好。你伯父这些日忙,此刻不在,晚上你再去拜见他。”说罢扶着她一道坐下了。因先前听孙妈妈说同行来的那族人半道死了,此刻便再问几句, 唏嘘过后,再仔细打量了下温兰,叹息道:“唉,想当年跟你大伯出去时,你还不到我腰身高,这一转眼竟这么大了,伯母都认不出你了。”
温兰轻声道:“伯母却和我小时记着的一样,并没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