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年初二是接财神的日子,人们在堂屋供桌上的财神像前摆上供品,给他点灯上香,对他三叩九拜,十分虔诚。 ‘三教九流搜神记》说财神是赵公明,《封神演义》又在赵公明的麾下增加了四个副职:招财天尊公、利市仙官姚少司,民间还有一说:财神分文武。文财神是商朝的比干,武财神是三国时的关羽,也有人说财神是范蠡。

财神到底是谁没有定论,人们弄不明白,也没打算去弄明白。只要人们发财,管他白的黑的,文的武的呢。对于普遍处在温饱线下的人们来说,财神是最为实用的神了。人们对他格外青睐,他的神位一彀都摆在显眼的位置,或神龛里。人们给他贡品品也丰富些、多一些,所以也有了这样的说道。财神爷三碟子,灶神爷两碟子。神位前的供器有木制的香斗、戳灯、铜或锡的灯台、蜡台,这些东西平时是不用的。这一天家里扫地不能从里往外扫,人们说那样会把财扫出去,合理的做法是要从门口往里边敛财。在吃饭时要响炮子,要让神仙知道。头一碗要供财神。 ‘旧时过年,初一这天很多人家有忌荤的习俗、初二才可以吃肉,也叫“开斋”。初二各家都要请女儿、女婿来家吃饭,女婿给岳父岳母登门贺岁。按照古制,在大年后的头面人物一个“戊”日或“癸”日为迎喜神的日子。这位喜神在人们的头脑中很抽象,他不象其它神仙有塑像、画像,喜神是谁,说法也不一。有人说他就是福神,有人说他是和合二仙,也有人说当年姜子牙封了亡国之君纣王为喜神,我想喜神应该是百姓喜爱之神,怎么会是这个暴君呢?总之,喜神的形象让人捉摸不定。还有一个捉摸不定的是这位神仙居无定所,他象一个流浪者。在清代乾隆年问成书的《协记辩方书。义例·喜神》中有如下记载:[!--empirenews.page--] 喜神于甲巳日居艮方(东北) 乙庚日居乾方(西北方) 丙辛日居坤方(西南方) 戊癸日居巽方(东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