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娇吧 关注:53贴子:246
  • 1回复贴,共1

【锦衣娇】 第五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1楼2013-01-24 14:41回复
    第五章
      这个谢原,他既然被孙氏捧得天上无双地下第一,在这朝代,到了这年纪还少个老婆,岂不怪哉?且听孙氏的意思,他也不是个鳏夫,根据温兰的推测,那十有八九就是因为所谓的克妻命,必定接连几任定亲的女子都死于非命,弄到最后无人敢嫁,这才拖到了现在。
    孙氏颇会看人颜色,仿佛看出她的疑虑,不等温兰开口,自己又解释了开来。
    据她说,谢原军户出身。大明的军队实行卫所制,士兵也是世袭,发给田地。平日耕种自给,农闲时训练,到有战事便应召集结。谢原还小时,他爹与另个同是军 户的拜把子兄弟丁大海将儿女订了娃娃亲,约定长大成婚。他十五岁那年,朝廷北上用兵剿藩属瓦剌的南下进攻,谢原与父亲一道入伍,丁大海因腿疾得以留下。三 年后回来,谢父战死,而丁大海一家也已经随了先前朝廷的一次兵源调整举家迁往福建泉州,自此断了音讯。谢母双目有疾不能视物,却是个恪守信约的人。怕有朝一日万一丁家的人来兑亲,一直不给儿子另说亲事,只是一边等待,一边托人往泉州带口信找人。如今一晃十年过去,丁家始终杳无音讯,他家女儿若在,如今也二十多。若是有心成亲,早就带消息来了,现在没有消息,想必早已成亲。谢母见儿子年纪也大了,怕再耽误下去不妥,去年底这才开始访亲。被孙氏知道,正中下怀,立马就托了媒婆,撮合起自己的侄女和谢原了。按照媒婆的说法,李三娘虽然父母双亡,家道中落,但她是知县李珂的亲侄女,秀才的女儿,出身正,知书达理,德言容工四品之中,除了容,其余皆是上上。就算容貌有亏,也不过是脸上稍微有片胎记而已,于仪容影响并不是很大。俗话说,娶妻娶贤,两人年岁又相当,不是天作之合是什么?
    谢原如今虽是巡检,但谢家原先军户出身,谢母被说得心动,尤其那李三娘秀才女儿的出身,她更是中意,拿了两人的八字去合,听得果然上上,便应了这门亲事。谢原是个孝子,当初不愿离县,就是为了留下照顾瞎眼的母亲,自然不会不应,于是这才有了李三娘万里投亲为嫁郎的事儿。
    温兰弄灵清了这一番来龙去脉,想起先前在隘口时,那个谢原望着自己的目光,顿时便理解了,并且深为同情——怪不得老话说,车船牙店媒,无罪也该杀。想必当初说亲时,孙氏先是稍稍把三娘面上的黑斑缩了些面积,从媒婆嘴里出来后,铁定又缩了大大半,从撒哈拉沙漠变成后门打开就能见的小沙丘,故而那个谢原没有足够心理准备,真以为未来的老婆只是稍微容颜有欠了些而已,不想一见面,发现自己竟长得如此对不起观众……
    温兰双手交握放在膝上,低声道:“伯娘,这桩亲事……能不能缓一缓?我怕他嫌弃我……”
    “胡说!”孙氏立刻打断她话,“他是个出名的孝子。反正他娘也看不到你的脸,不会嫌弃。他娘不嫌弃你,他就一定会娶你。这样的人家你不嫁,你还想嫁到什么人家去?”
    孙氏说完话,大约是觉到自己口气稍嫌激动,似有些不妥,咳了一声,又握住温兰的手,轻轻拍了下她手背,转为笑道:“三娘啊,你放心,他母子俩都是厚道人,你嫁过去不会吃苦的。你伯父说了,咱家虽然也过得紧巴巴,只你的嫁妆,就算砸锅卖铁也会给你置办出来的,你放心就是。”
    温兰说不出话了,心里有点慌,还有点闷。
    她冒充李三娘,实在是迫不得已,心里总还是想着等暂时站稳脚跟后,再慢慢谋个可以养活自己的生计。她不过是个西贝货,往后运气不好,被捅出老底也难说,怎么嫁人啊,嫁人,那就是坑人。
    那个谢原,看起来人虽严肃了些,但老成,老成的话,估摸着就是好说话的。她不想嫁他,也不想坑他。只能等落定脚后,看看能不能想个法子,让他那边主动提出退亲了。
    ~~
    孙氏见完了侄女,估摸着她有些累,亲自领她到房中去歇息。后衙里空房子多,随意收拾出来就是一间。给这个侄女安排的是靠西北的一间厢房,进了个小院,就见个相貌粗陋的丫头手上拿了块抹布慌慌张张迎出来。孙氏略微皱眉,这才看向温兰,笑道:“衙门就这点不好,住满三年就走,所以里头用具难免损了些,不知道多少个前头的人用过,三娘你将就着些。”


    2楼2013-01-24 14: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