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子贡像瑚琏一样。瑚琏,是宗庙盛黍稷即小米、黄米的。但是它绝非一般的盛食器,而是上至周王、诸侯,下至卿大夫,置于大堂之上、宗庙之中、黄泉之下,极为尊贵、超绝华美、实有大用,贮能裕养,因而可以和鼎相配而且同用,只是尊贵稍次并欲世代享有、须臾不离并永远留传的大宝礼器。孔子以瑚琏比子贡,是说子贡对于国家社稷,乃是大器、具有超才、足堪重用、贮可裕养,容重厚德。可见对子贡的评价之高之精之美之妙,在孔子获评的学生中堪称独一无二。从记载子贡事迹的种种史料看,足以证明孔子的评价毫无虚言,而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仅举其中一例,当我们翻开太史公司马迁的不朽巨著《史记》时,让我们赫然在目的是,太史公竟不惜笔墨、高调详尽、罕见少有地分别在《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货殖列传》中为子贡大书特书,足见孔子对子贡的所评极是。才如天健之一:子贡超杰非凡的语言才能。我们都听说过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又有七十二贤人,到了唐玄宗开元八年,唐朝又封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和子夏等十位贤人为十哲,子贡当然也位列其中。孔子的这十位弟子,《论语·先进》对他们给予了分类和排位,其中言语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宰我和子贡。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贡最是能言善辩,因而口才最佳,这一点孔子是高度肯定的。因此,当鲁国位列卿大夫之首的季康子,问子贡能否从政时,孔子就很干脆地回答说,子贡辩才无碍,政事了然,从政哪会有什么困难?这就是“季康子问…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子)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甚至十哲中政治才能第一的冉有(即冉求)有时想提问题都不直接问,反请子贡去问老师,即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论语.述而》) 就是当老师的孔子也常常辩不过子贡,《史记.孔子世家》就说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此外《孟子.公孙丑》也说:“子贡善为说辞”。《 列子.仲尼》则说孔子承认:“赐之辩,贤于某也”。 有这样的一段话更使我们看到子贡辩士的风采,当孔子问子贡之志时,子贡答:“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著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对此,孔子评道:“辩哉”。(《孔子家语》)由上可知,子贡确实具有超杰非凡的语言才能。才如天健之二:子贡超杰非凡的外交才能。太史公司马迁在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专为孔子的众弟子作传,但所用笔墨最多的非子贡莫属,其中浓墨重彩的又是展示子贡为救孔子所说的“坟墓所处、父母之国”的鲁国而出使齐国、吴国、越国和晋国,分别向田常、夫差、勾践、晋君游说,子贡在分析五国的内外形势后,凭借他那无碍辩才,因势利导,最终各个击破,保卫了鲁国。对此,太史公司马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孔子人生所遇最大的危机最大的考验莫过于陈、蔡之间的被围,孔子和弟子们穷困至极,不但不可行动,更严重的是粮食都断绝了,跟随的人或饿得起不来或是病倒了。为此,连子路都发脾气,子贡也脸色难看,别的弟子就更是满怀怨恨。于是,孔子派子贡到楚国去,好一个子贡竟不辱使命,成功地说服了楚昭王,楚王旋即派兵去迎孔子,终于挽狂澜于即倒。 其后,孔子到了楚国,楚昭王甚至都要将书社地七百里封给孔子,只是在楚令尹子西的阻拦下,方才作罢。对子贡的外交才能楚王与子西都给予了最高的评价,因此令尹子西问楚王:“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史记.孔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