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二
二十年后,七月,一个晴好的下午。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潟湖畔,来了几个中国的年轻人。 其中一个染了棕色头发的年轻男子抬起手遮在眼睛上方,眯着眼望了望宽广的潟湖,有点不羁的嘴角挂着一丝期待的笑意。他翻手把背上的大背包拿下来,从里面拿出精良的潜水设备,开始往自己身上穿。他的动作之熟练,令人咋舌。 “小白,给。”男子身旁的一个娇小女子递过来一个潜水镜,媚气十足的眉眼斜睨着自己身边的这个男子,眼底隐隐透出一丝倾慕之意。 被叫做“小白”的男人接过潜水镜戴好,再整理检查了□上的装备,又看看另一侧同样穿戴好装备的一个队友,二人默契地点点头,同时一个猛子扎进湖里。湖面上留下两个巨大的水花,之后慢慢漾开,慢慢趋于平静。 这队人一共五个,三男两女,其中两个男人下了水,剩下的三个人留在岸上做后备和技术支持工作。 被叫做“小白”的男子大名叫李慕白,据他本人说,是因为父母特别喜欢《卧虎藏龙》这部电影,就把他的名字改成了“李慕白”。他说他还有个姐姐,比他大两岁,要不是他妈妈不姓玉也不姓于,恐怕姐姐也免不了要被改名成“玉娇龙”或者“于秀莲”。 李慕白才22岁,却已经有了不少考古经验,曾经跟着有一群资深老教授的考古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考察古国遗址,在黑沙暴里凭着年轻人的果敢和惊人的直觉救了全队。这次就是他说业内有人在潟湖的湖底潜水时,捞到了一个用石蜡密封过的羊皮卷轴,大概是中世纪的物品,秘密翻译了之后发现上面居然记载了些很诡异的东西。 那些记载是有关威尼斯狂欢节上最著名的一样东西——面具的。 威尼斯面具自从公元13世纪以来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它绚丽华美或者简洁明快的多重风格从古到今都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力。更有一种说法是,在中世纪的时候,面具不仅仅是像今天一样用于装饰的,还是中世纪的一类巫术的载体。这种巫术在以威尼斯为中心的地带曾经盛极一时,面具师——即以面具施巫术的巫师——的数量膨胀使社会秩序一度失控!后来据说出现了一位很厉害的面具师,他用不知道什么办法,让所有的带有巫术的面具同时消失了…… 关于面具和巫术的记载本来就少之又少,因此这个发现在业界引起了对此有过关注的人的兴趣,但是知情者并不多。 李慕白是个好奇心极重的人,再加上年轻人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当即叫了四个相熟的考古好友:和他一起下水了的王战、递给他潜水镜的女孩彭思莹,还有剩下的那个男孩子骆衡和女孩子王秋婉。 李慕白带了防水摄像头下去,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会通过电磁信号传到岸上来,岸上的三个人可以通过电脑屏幕观看水下的情景,以备不时之需。 宽屏笔记本电脑上,可以看见在大堆混乱的白色气泡散去后,画面上就剩下青色的湖水波动的样子,潟湖的水是很清澈的,之前查过数据,从这里下去,水深大概是三十米左右。潜了大概二十米左右的时候,上面阳光提供的照明已经不够看清楚下面的情况了,李慕白身上的防水手电被打开,白色的光束透到湖底。这种手电的功率比较大,因此光线也很强,足够照亮十米之外的湖底。可是入眼的景物,不是团状和带状的水藻,就是偶尔露出的沙石,并没有那些让人期待的东西。 李慕白冲王战打了个手势,王战回以代表“明白”的手势,二人便一起向湖中心的方向、水更深处潜去。 湖中心的深度要比岸边深得多,彭思莹三人在电脑上看见得画面,渐渐变成了一团黑暗,越往下,黑暗就越来越浓烈。防水手电的光线在画面上来回扫着,却也看不见这团黑暗的后面究竟是什么,仿佛照下去的光线都被什么吞噬掉了一样。偶尔,手电的光线扫到周围摇曳晃动的水草,那一条一条墨绿色的影子在光影中显得倍加恐怖。而画面,正向着这片未知的黑暗缓缓靠近着…… 李慕白抬手看了看液压计,显示两人已经潜到大约80米深处,可是显然还没到湖底。他心中大感困惑,资料上明明说此处的水深大概平均只有75米左右,标准差一般不会超过1米,可是现在显然失算了…… 他竖直身体,手里的手电左右扫了一圈,周围尽是黑暗。抬头,因为水藻过于茂密,遮住了大部分阳光,上面的水面上的光亮也不是很明显了。王战的身影就在他下方大概三四米处,却已经被黑暗吞噬了一半,透过潜水镜,只有一个不是很清晰的橘黄色影子在他前方晃动。 李慕白心里涌起一丝奇怪的感觉,可是容不得他多做逗留,毕竟带的氧气只够两个人在水底呆一个小时的量。他只有暂且忽略这种感觉,跟着王战继续向水下潜去。 100米处的水压大概有一百万帕,十个大气压的压强,一般人已经受不了了。因为之前没有预料到会这么深,因此他们穿的不是抗压潜水服。在这种程度的压强下,就算是李慕白和王战这样的青壮年男子,呼吸也有些困难。王战停下来,看着下面还是不见底的黑暗,有些犹豫,他回身想冲李慕白打手势,却发现……李慕白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