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常道吧 关注:96贴子:55,418

回复:王林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针线活,琼英姨是没得说的了
更让人佩服的是
长到十六七岁,就能做一手好菜啦
当时,
母亲的老祖婆因为是举人夫人,而且生了七个儿子
势要得很总嫌厨子做的饭不合口味,
于是,立了规矩,让儿子家轮着派孙女儿来做
每次轮到英父家族,
在兄弟数人中,老祖婆总是点名要琼英姨去主厨


146楼2009-07-07 21:26
回复
    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手好厨艺 
    最令人称道的, 
    是琼英姨做的香碗(一种用五花肉为主料的四川菜式) 
    选用鸡血淡淡地搅在水中,放上姜葱用火煮成汤
    待汤凉了,滤去渣备用
    然后将外黄内白的酥肉,紫红的烟薰肉切片
    与熟肚条、猪舌片拼了花式,
    放在垫了萝卜或山药块的土陶碗中,掺入清水咩的鸡血汤
    上锅,用大火蒸熟,
    一起锅,只见酥肉细腻如白玉;薰肉红亮似玛瑙,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吃到嘴里,柔软绵糯,忙不迭地将它送下肚了,仍然感觉齿颊留香 回味悠长,
    老祖婆,就好这一口, 
    当然,能将香碗做得如此出众,别的菜品,琼英姨也不会差到哪去


    149楼2009-07-08 20:19
    回复
      总之,琼英姨是太出色了 
      难怪俺娘要粉琼英姨
      说到琼英姨的诸般好来, 
      俺娘总是讲得眉飞色舞 
      可是,在我追问琼英姨“后来呢”时 
      俺娘的神色就很黯然,


      150楼2009-07-08 20:21
      回复
        因为琼英姨的出色,
        她的家人给她放了个城里的有钱人家
        夫婿上的是洋学堂,
        虽然琼英姨也是知书识礼,女红甚佳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大美人一个
        但是,在那个倒洋不土的家里,却生生地颓了:
        姨夫总是不屑于太太的私塾底子,
        婆家有的是厨子,而且早对了胃口,琼英姨也没有显露厨艺的机会
        按说,做衣服,那也是琼英姨的强项
        但是,夫婿总是西装革履,公婆又是定点裁缝,
        就是琼英姨的衣服,也非得要求是出至城里某某名裁
        琼英姨灵巧的双手只能摇摇扇子,摸摸牌九,
        至于管家,看看婆婆腰上挂的一大串钥匙,就知道,门儿都没有
        呜呼~~~~~~~~~~~~~~~~~~~~
        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琼英姨武功全废
        只能落寞无聊地虚度光阴。


        151楼2009-07-08 20:41
        回复
          • 211.139.92.*
          真的可以出书了。姨,后来呢,就这么虚度光阴就结束了吗?没有哈?


          152楼2009-07-08 22:30
          回复
            假如道长说:“这是当年北街小学后门的碾房。”那咕噜一定信以为真,因为这分明是俺记忆中的哦!


            153楼2009-07-14 12:29
            回复
              那横着的木头,改叫碾臂吧?
              碾子转动的时候,俺在碾臂上坐过,就象现在儿童乐园坐转转车一样好耍哦........


              154楼2009-07-14 12:38
              回复
                道长的《王林盘》,是美文!真不愧是学长哦!
                咕噜收藏并巴进茶馆去了哈。


                155楼2009-07-14 12:40
                回复
                  正准备到若尔盖
                  找资料
                  看到瓜弟了
                  搬走就免了哈
                  那个碾子不是北小后头嘞,
                  北小后头嘞比这个气派


                  156楼2009-07-14 13:32
                  回复
                    俺在碾臂上坐过,就象现在儿童乐园坐转转车一样好耍哦........  
                     
                      
                     作者:蚂厮咕噜 
                    估计只能在那上面偷坐一哈子
                    遭看碾人看到了,肯定两扫帚吆下来:
                    危险三
                    要是老姐姐我看到了,肯定也不得姑息火。


                    157楼2009-07-14 13:35
                    回复
                      若尔盖啊,好安逸哟!(学长注意安全哈!)
                      搬走做嬢免了哦?


                      158楼2009-07-14 13:37
                      回复
                        哈哈!道长英明!当年确实是“偷坐一哈子”,常应逗得看碾人价拾吼:鬼蛋子娃娃些.......


                        159楼2009-07-14 13:41
                        回复
                          出嫁数年后,解放了,不用说,琼英姨婆家划了地主成份,婆婆娘又气又怕,早早升天了,
                          琼英姨,成了不折不扣的地主婆,
                          族人多读书之人,不少还成了地下党员,解放后,四散奔忙
                          王家多出的土地被没收了,没了田租,两会也不开了
                          某一年某天,在外工作的老妈,偶遇琼英姨,
                          当年的大美人已头发花白,老态龙钟地在按红卫兵的要求扫街,
                          两姐妹小小心心地说了几句话,便匆匆分手,
                          一别又是数十年,如今提起琼英姨,老妈说,骨头都打得鼓响了(当地土话喻人去逝多年)
                          


                          160楼2011-06-22 15:57
                          回复
                            真是世事无常啊,当然,我相信,只要老妈还活着,琼英姨就活着,不过,是活在老妈心里
                            因为她是琼粉,
                            呵呵,跟眼下的歌迷影迷一样一样的,


                            161楼2011-06-23 12:06
                            回复
                              一扇历史之门永远关闭了,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二日,


                              162楼2014-09-10 22: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