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1518205980?pn=1
‘You and I are both the same: we kill out of indifference, out of love
sometimes, but never out of hate. ‘
“你和我是相似的,我们同是出于漠然而杀人,有是出于爱,但从不出于恨。”
——《Cemetery Man》
从哪儿开始讲起呢?不知道各位看过Hellraiser后,有没有揣测过来自地狱的修道士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他们究竟想要什么?难道仅仅的因为血肉之欲或是对人的亵渎么?
还是,因为这痛苦的面纱下掩盖了一颗无为之心。
我相信修道士的动机远远不止对“愉悦”的欲望。相反,我相信他们所行皆为漠然。是的,没有动机就是最好的动机。也许漠然,就是对修道士的终极诠释。
修道士代表着的是利维坦的意志,血肉之秩序。他们本身代表了宇宙的秩序,而他们自身的意志仅仅是利维坦无尽大能的一个表达罢了。《Hellraiser4:Bloodline》中默森问针头:“那你信仰什么?”针头回答:“什么也没有,我是绝对的空虚。”就是这个意思。也许这也是修道士记不得前世的原因,个人意志与地狱秩序相抵触,导致部分回忆必须被抹去。
而至于那愉悦,对于修士而言可能就像那流水一般,无法企得,只能任其流过他们空洞的胸膛。
补充一下,关于秩序,个人认为认为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井井有条的状态,而是代表一种同时包含恒量与变量,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世界的一个参数。血肉只是其在常人眼中的表达形式罢了。对于秩序的盲目崇拜无法带来任何好处,甚至适得其反,Hellraiser系列中许多糊涂的倒霉蛋就是这么迷迷糊糊地打开了哀悼之盒,然后粉身碎骨。我们需要的是理解与体会,并非一味地追随。
修道士作为宇宙或地狱的秩序,是无法被击败或消灭的。
在地狱的规则前,人类世界的秩序显得不堪一击,道德和正义是幻想,无法击败地狱来客。而宗教与信仰同样是虚无,《Hellraiser3》中针头用血淋淋的现实击碎了神父的臆想。而科学,运用《天使与魔鬼》中的台词:“科学只是太年轻,还不能理解一切真理,因此,教会让他们停下来,放慢脚步、思考、等待,所以他们认为我们落后。可无知的究竟是谁?是那个不能解释闪电成因的人?还是那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的伟大力量的人呢?”
人的科学在修士眼里如婴儿一般稚嫩,甚至只是一场无知的美梦,所以科学在地狱面前也同样无能。
总结一下,人对事物和宇宙的定义与认知与地狱相比较如以卵击石。林语堂的书中写到过:“从老子的观点看来,人类的愚蠢是从把宇宙原始的统一性切分为善,恶,美,丑的时候开始。”也许事实就是如此吧。
而在Hellraiser1到4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击败了修道士,这里我分析归类一下,可以分为两种方法:1.运用地狱本身的秩序击败修道士。2.运用修道士身上人的弱点。《Hellraiser1》和《Hellraiser4》中运用的是前者。克里斯提通过逆转哀悼之盒将修道士送回地狱,默森运用其祖先的知识创造了巨大的太空陷阱摧毁了盒子以及修士。《Hellraiser2》则属于后者,修道士纵然代表着世间秩序,但是他们不是神,他们仍然有人类的部分,可能是欲望,或是愤怒,甚至是爱。只要激发修道士的人类部分,就可使其土崩瓦解。克里斯提用照片唤起了针头一行人的回忆,披上茱莉亚的皮唤起了医生人世的欲望与爱,使两行人都遭到毁灭,就是这个道理。而《Hellraiser3》是两者都有,修道士的两面:秩序和人性的斗争(其实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秩序的一面比人性的一面要大)。最终一起被哀悼之盒送下地狱。
下面我来讨论一下漠然与欲望之间的关系:
Hellraiser中人对地狱以及扩大感知能力的向往可以看做欲望,而这欲望最终迎来了利维坦的改造,被抑制,转化作秩序与虚无。终极的欲望最终引向漠然,就像我在上文探讨痛苦与愉悦中提到的那个例子一样:盖好了大楼然后把地基拆了。成为修道士大概就是这么一个颇具反讽意味的过程。
那么欲望始之与哪儿呢?这里问你个看似无关的问题,我们存在的意义与目的何在?抛开所有主观的答案,客观上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个量,流动物质世界的一个部分,不存在任何意义与目的,就如流水一般。这时候,有人就会说,问这么没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干嘛,快回去好好工作(或学习),所以我们踏上我们人生的路途,一条欲望之路:大部分人渴望成就伟业,渴望爱,而有部分人抱着“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但认为这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只能“托遗响于悲风”。只有极少的人,为这个飘渺的目标努力,付出血的代价,最终发现自己回到了一切的起点——漠然。
是的,欲望源自漠然,或更准确地说,欲望只是漠然的一个肤浅的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看见这里绕了一个巨大的圈,以漠然做起点,经过了欲望,终于回到开始的地方。这不由让我想起了炼金术中的标志——衔尾蛇:生即死,死即生。欲望即漠然,开始即起点。也许世间万物也都是这个道理吧。修道士并没有打破轮回,他们只是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自身所处的状态罢了。
当梦想超越了梦想者,成为永恒,以一个释然者的姿态飘回了一切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