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7日漏签0天
裱画吧吧 关注:33贴子:11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裱画吧吧
>0< 加载中...

裱画机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8dd8dd8dd
  • 贡士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裱画机: 民间口头叫法。其实是用于替代传统手工装裱书画耗时费力工艺而出现的书画设备。


  • 8dd8dd8dd
  • 贡士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起源:
中国传统艺术裱画工艺据史书记载,书画装裱工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魏晋时期已经萌芽。南北朝时,装裱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装裱的基本形制——卷轴;到了唐代,产生了挂轴和册页两种新的装裱形制,这标志着中国书画装裱工艺初级阶段的告终。北宋宣和年间,书画装裱工艺已趋于完善,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技艺及款式有了新的发展,并涌现出了一批书画装裱艺术家,同时发明创造了至今不衰的“宋宣和装”的装裱款式。明清至鸦片战争前,装裱工艺的形制及品式则百花齐放,集历代装裱之大成,更加完善。进入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装裱工艺在民间得到普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装裱风格。如南方和北方的装裱工艺就有“苏裱”和“京裱”,即“南裱、北裱”之分。  大约自唐代中国书画装裱工艺传入日本后,日本的装裱艺术家经过消化、吸收、再创造,在原材料、工艺制作、款式变化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突破,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众所周知:日本是科技强国。在书画装裱工艺的探索上,与科技结合用于替代人工繁杂流程的机械设备逐渐趋于成熟,我国现在各地研发的书画装裱设备,在吸取日本装裱机的经验后,制造出更适合中国传统工艺的装裱机和裱画机产品。


2025-05-17 23:29:54
广告
  • 8dd8dd8dd
  • 贡士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装裱机型号参数:
装裱机采用民用电 220V 。普通照明用电即可满足,耗电功率从750W到1800W 不等。工作频率50HZ--60HZ.装裱机型号对应于传统书画装裱尺寸,比如四尺整幅,六尺整幅,八尺整幅,以及更大更长的画卷和横幅。
型 号 : 适 用 范 围 :
2DZBJ-B-1 1.1米工作面装裱机 用于: 四尺整张及以下尺寸的装裱。
3DZBJ-B-12DZBJ-C 1.3米工作面装裱机 用于: 六尺整张及一下尺寸的装裱。
3DZBJ-C2DZBJ-D 1.6米工作面装裱机 用于: 八尺整张及宽不大于1.7米的裱件。3DZBJ-D2DZBJ-E 2米工作面装裱机
3DZBJ-E2DZBJ-H 2.4米工作面装裱机 用于: 超大规格尺寸的画心装裱。
3DZBJ-H
技术要点:
电热负载与工作指示灯并联后,与温控器串联。温控器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往复通断,使负载保持恒温。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装裱效率高,手工装裱单幅书画约需一周,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只需二个小时,降低了装裱成本,有利于装裱作品的推广,且装裱作品柔软平整,不变形。


  • 8dd8dd8dd
  • 贡士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裱画吧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