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联盟会吧 关注:92贴子:952
  • 14回复贴,共1

中华姓氏分布--孟姓迁徙分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迁徙分布
孟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零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5%左右。


1楼2013-01-31 08:05回复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但不论发祥地是山东,还是河南,均源于周文王之后,因此说,所有孟氏族人从根源上讲都是同宗共祖,为周文王之后裔。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虽然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都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氏人士是一家。
    孟氏虽同出一源,但发祥地有两个,即今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南部部。孟氏首先在中原北部兴起,并且两地孟氏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极昌。汉朝,孟氏已成为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境一带望族,并向西播迁于陕西咸阳,向南入迁浙江上虞、湖北鄂城、云南曲靖。魏晋南北朝时,孟氏族人因避战乱,大举南迁,其中河南一带的孟氏大多入迁今湖北、江西北部部一带,山东一带的孟氏多迁至今江苏、浙江一带。而今四川成都一带大致在汉朝已有孟氏,汉以后孟氏入迁逐渐增多,至五代得到迅速的繁衍。唐宋以后,孟氏广泛分布于中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明、清之际遍布全国各地。


    2楼2013-01-31 08:06
    回复

      自从战国时期孟孙氏在鲁国失去成邑这个根据地后,孟氏后人开始散居各地。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外迁者不断。到孟子四十五代孙孟宁时,孟氏家族人口依然不多,北宋以后家族开始繁盛,人口增长加速。到新中国成立前,孟子嫡裔已经传至七十四代,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儒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孔子以后的儒家八派中有“孟氏之儒”,而《孟子》一书本列为子书,免于被焚,但孟氏儒家所蒙受的打击是沉重的。
      先秦时期。孟姓最初活动于河南、山东、河北交汇地区。两汉至唐朝,孟姓在华北、中原、西北、江浙、川鄂地区已有分布,但主要的活动地仍在冀鲁大地。


      3楼2013-01-31 08:06
      回复

        西汉时期,扬雄首先肯定了孟子对儒学的杰出贡献。东汉赵岐特别推崇孟子。自汉朝至唐朝,要求尊崇孟子的呼声连续不断。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刻石十一经,开始增入《孟子》,自此《孟子》被列入经书;宋朝正式将《孟子》刊刻为儒家的十三经之一。
        西汉有山东人孟喜(宣帝时立为博士)一族在当地繁衍旺盛,故有东海郡。东汉时,陕西人孟光迁徙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另有名士孟尝出浙江。
        从东汉开始,孟氏出现于其他地区,如东汉孟光为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孟他为扶风人,孟尝为上虞人(今浙江上虞)。


        4楼2013-01-31 08:07
        回复

          三国时期的孟宗为江夏(今湖北鄂城),孟获为建宁人(今云南曲靖);北凉有孟氏,为武威人(今甘肃武威)。
          三国时东吴大臣孟宗一族在湖北一带发展繁茂,故有江夏郡。另有猛将孟获出建宁(今云南省曲靖)。
          魏晋南北朝之际,北方战火连绵,孟姓发展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南迁,山东孟姓多自徙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河南孟姓多迁楚汉(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带)。


          5楼2013-01-31 08:07
          回复

            唐朝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樊襄阳区),孟郊为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孟利贞为华阴人(今陕西华阴),孟涫为郴州人(今湖南郴县)。


            6楼2013-01-31 08:08
            回复

               唐时,孟姓名人蜂拥,出现了象孟浩然、孟郊、孟云卿等当时著名的大诗人。孟郊为浙江省德清人,其族人在当地发展势旺,治郡为武康县。另外,此期社会安定,人口繁衍较快,是孟姓家族史上一个较平稳的发展期。


              7楼2013-01-31 08:08
              回复

                五代时期后晋孟宾于为连州人(今四川筠连),后周孟贯为建安(今福建建安)。
                五代时,邢州龙冈(今河北省邢台西南)人孟知祥建后蜀政权(今四川省成都),孟姓一族蜀地发展之盛况,不可言表。
                从以上可见,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国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了。五代时期以后,由于官职调迁等原因,孟氏的居处又新增了许多地方。


                8楼2013-01-31 08:10
                回复

                  北宋仁宗时期,孔道辅寻访到孟子的坟墓,在墓旁建立孟子庙。孟子开始有了宗庙祭祀。
                  随着《孟子》一书影响的扩大,孟子的地位也被越抬越高。元朝仁宗延蚬三年(公元1316年)诏封孟子父亲为“邾国公”,母亲为“邾国宣献夫人”。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从此,“亚圣”之称便与孟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达到了封建皇帝对孟子封赐的极顶。明清时期,除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曾被太祖朱元璋“罢配享”,赶出孔庙,以及明朝世宗时直接称呼“亚圣”外,均沿袭旧制。
                  孟子后裔因此也受到人们的尊崇,得到封建朝廷的优渥祀奉。血脉相承生生不息。
                  孟子四十四代公济时,正值五代之乱,公济率族人避乱于东山。北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孔中丞守兖州,访得孟子后裔孙公济之子孟宁,遂推荐于朝廷,授本县主簿,主持祭祀孟子。后来被孟氏族众尊奉为中兴祖,从此以后孟氏后裔嫡裔相承,脉络清晰,现今孟子故里邹城的孟氏族人皆为孟宁的后代。
                  宋朝的孟宗政为绛州人(今山西新绛),孟浩为宜春人(今江西宜春),孟程为丰城人(今江西丰城),孟元、孟彦卿均为洛州人(今河北永平),孟显为安华北池人(今甘肃安华),孟攀鳞为云内人(今山西怀仁)。


                  9楼2013-01-31 08:10
                  回复

                    宋朝时期,孟姓大约有近3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2%,排在第五十五位。孟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孟姓总人口的30%。孟姓在全国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四川,这三省集中了孟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四省。全国形成了冀鲁、川鄂两块孟姓聚集地。
                    宋元时期,因金兵、蒙古军队争战中原,遂有北方孟姓二次大举南迁,以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集中。明代有孟姓由山西大槐树移居河南、河北、东北、天津等地。


                    10楼2013-01-31 08:11
                    回复

                      移居台湾及海外:
                      孟中厚子孙中的一支迁在南宋都城临安,中间传十九代,到第六十一代孟治庵时,正当明朝末年,他东渡日本,成为现在日本广岛武林氏一支的始祖。孟治庵东渡,其原因在日本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孟治庵是在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侵朝战争中被俘的;另一派认为孟治庵是自己漂流到日本的。
                      孟氏族人在外地居住者很多,孟氏族人自失去所依托的成邑,就陆续迁徙。北宋时在孟子故里有奉祀孟子的专祠,但孟氏族人仍散居各地。明清时期,随着海禁的开放,孟氏家族开始有人漂洋过海,定居海外。
                      孟子嫡裔也迁居海外,散居各地,尤其在东南部亚和美洲最多。
                      民国孟繁骥先生南下,定居于宝岛台湾,其子女皆随行。
                      根据《姓源韵谱记载,孟氏郡望主要有洛阳、平陆县、东海郡、巨鹿郡、武康县、安平县、江夏郡等。洛阳、东汉、三国魏、西晋、五代唐先后定都于此。新莽、唐、五代粱、晋、汉、周、北宋、金都以此为陪都。
                      今日孟氏尤以山东为多,约占全国孟氏人口的25%,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亦多此姓,这六省孟氏约占全国孟氏人口的65%以上。


                      12楼2013-01-31 08:11
                      回复

                        当代孟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孟姓的人口已达330多万,列在全国第七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这三省的孟姓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东为孟姓第一大省,约占孟姓总人口的21%。全国形成以鲁豫冀、东北为中心的两大块孟姓聚集区。


                        13楼2013-01-31 08:12
                        回复

                          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回迁,尤其突出向东北的迁移。孟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鲁冀京津、黑吉辽大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豫皖苏北部、山西东北部,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8%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4%,居住了大约54%的孟姓人群。在豫晋大部、皖苏中部、湖北北部、陕宁、甘肃大部、新疆西北、内蒙古中西部、辽宁东段、吉林东部、黑龙江东南,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4%一0.48%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孟国土面积的17.6%,居住了大约26.5%的孟姓人群。


                          14楼2013-01-31 08:12
                          回复

                            唐朝以后,由于北方外族入主中原,政quan频fan更迭,发生了几次大gui/mo的南下移民运动,孟姓在长江以南地区也得到迅速的扩散。


                            15楼2013-01-31 08:21
                            回复

                              唐朝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樊襄阳区),孟郊为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孟利贞为华阴人(今陕西华阴),孟涫为郴州人(今湖南郴县)。
                               唐时,孟姓名人蜂拥,出现了象孟浩然、孟郊、孟云卿等当时著名的大诗人。孟郊为浙江省德清人,其族人在当地发展势旺,治郡为武康县。另外,此期社会安定,人口繁衍较快,是孟姓家族史上一个较平稳的发展期。
                              唐朝以后,由于北方外族入主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南下移民运动,孟姓在长江以南地区也得到迅速的扩散。


                              16楼2013-01-31 08: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