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友棋吧 关注:29贴子:1,124

从今天开始,争取每周至少读一本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向日本人的平均水平看齐,泱泱中华,邦国万里,文化广博,还不如他们小日本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3-02-03 20:44回复
    1. 欧债危机
    以前没有深入去了解来龙去脉,可能当时学者的研究还不够,影响还不够大。前天在机场无聊,顺手买了本,首先需自我反省的是,总会对一些如“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的观点嗤之以鼻,然后险些没兴趣继续看下去。全书一个基本点没法苟同,即欧债危机和欧元触撼动美元地位脱离不了关系,美国利益碰者死。我不能说这和美国没有一毛钱关系,但作者用很多笔墨写到欧盟内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没法统一、未能严格执行的标准等问题,我觉得才是关键。而全书最触动我的一句是“将财富转化为力量”,西方实践了,而我们在历史上曾经拥有很多财富,我们只转化成堆积在国库不断贬值的白银,我说的天朝清朝呢。
    提到高额外汇储备,作者显然痛心疾首,但没有过多文字,我想他应该还有很多想说。这事又不能随便说,会引起很多争议,那么我说一句我的浅见,也是我们老师对中国拥有高额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的不解,外汇储备不如换成进口商品在国民手中。即便影响到就业和收入,但国民实际收入还是会因物价降低而提高,原先的贸易方式也需转型。
    再关于举债,西方政府举债是为民众,民众也喜欢举债消费而非储蓄。而且金融系统有一定独立性,次贷危机搞垮的是银行,政府和民众有影响,但远不如某些东方国家,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集体大规模举债投资,却又看不到收益,民众的财富在投资中没了——看看股市、债券,在消费中没了——印钞、通胀造成的贬值。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西方认为东方受这些危机更深,而东方则认为西方在水深火热之中。危机的影响向来不用减少多少增长率来衡量,看看物价,听听民声。官老爷们高居庙堂只下着保增长指标,下头只做着假帐,经济一片继续繁荣之象。其实,和我妈购个年货就已经被两年的物价变化吓尿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3-02-05 10:52
    回复
      “效率相对低下的央企和国企,在信贷资源、政策资源等方面占着巨大的优势,而垄断获取的超额利润往往能够掩盖它们高成本、低效益的真面目,使得政府有理由更进一步地在资源配置中向他们倾斜。” 对这一段真是拍大腿赞同。


      3楼2013-02-06 00:25
      回复
        知道掐指一算是咋算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2-08 00:12
        收起回复
          封建迷信!!!


          IP属地:上海6楼2013-02-08 23:46
          回复
            3. 算命书得慢慢看,慢慢消化,杂志开始
            宋朝人的钱多还是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那篇文章从历史文献来考证出宋朝有着及其严重的通货膨胀,铜钱的货币价值甚至不如铜本身的实物价值,百姓不愿把铜钱拿出来交易,朝廷却因市场缺乏货币而大量铸币,情况只会更加恶劣,最终铜钱慢慢被白银取代。
            说起朝代兴替,尤其是宋朝的灭亡,多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出发我总觉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宋朝多昏君,但不能否认当时它的经济有多么强大,那么强的经济实力怎么就没法转化成军事力量?单纯只是君主昏庸么?职业病啊,与其说它是被元灭,不如说自毁于严重的持续的金融危机。。。。想想,宋朝就有复式记账了,还发行了纸币,这是多么牛逼,可当金融系统崩溃,货币那样贬值,最大储备国库肯定入不敷出年年赤字,造了钱立马贬值。没钱怎么发展军事,即便君权如何大,没钱鬼也不推磨。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3-02-15 00:26
            回复
              我真是落伍了,没有发现Amazon.cn也有Kindle版的书了,福音啊!以后可以少买纸质了,除非特别特别想要收藏 @赵友棋


              10楼2013-02-15 23:51
              收起回复
                5. 幼学,增广
                这本书有许多年头,还是我外公当年读书识字的启蒙教材,保留至今,被我所得,他不知这是宝。最难得的是注释,说来惭愧,很多我都不知道来源。比起现在的教材,覆盖面广得多,虽然很多国学班让小孩儿背起三字经千字文甚至四书五经,不解其中之意,我觉得不会其义自见。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张无忌,有那样的奇缘学到九阳真经,也能保持心性,直到长大最后学会谢逊教他幼时背的七伤拳等秘籍。
                以后恒一的启蒙教材是这两本,外加训蒙骈句声律启蒙,也要背,不背老子揍他。
                前者拓展他的知识面,肯定会掰细了讲故事一样每天给讲,那么多方面,有天文地理等等,总有他感兴趣的。后者等识字了让他背,体会中文音律之美,也能提高些文采。真是好爸爸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3-02-21 01:01
                收起回复
                  6. 知音。。。。
                  到一位长辈家作客,待的时间比较长,又插不上什么话,就随便翻翻书,看到附近有几本杂志,一看是《知音》,我印象里这杂志在我儿童时期就见到过,很老了,但是一直不知道是讲什么的,翻开一看,真的亮瞎了我的熊猫人眼。。。
                  以下文字来自网络:……高举“人情美,人性美”的旗帜,坚持“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精品办刊意识。锐意求新,开拓进取,始终把握着时代的脉搏。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地展示社会生活中真实与广阔的精彩画面,赢得了读者厚爱……
                  作为一个理性多余情感的人,咳,我十分质疑里边文章的真实性。很多涉及到刑事案件,将当事人姓名隐去,或者要保护未成年人等等,其作者也是笔名,而且大部分故事缺乏时间、背景、和地点等要素,只有情节和人物。试想,只有人物——还是虚构的名字——外加情节的文章,我怎么不怀疑真实性?
                  我举个例子,转述其中一个故事,一位单亲母亲望女成凤,逼她女儿从小练钢琴,但是忽略了人格方面的教育,里面讲到这个家庭多么艰苦,母亲多么不易。而这位母亲后来遇到了一个男的,相爱了,这男的忽然尿毒症要换肾,需要30W。而当时女儿要出国学习,也需要这30W。最后女儿自私得只为自己的前程和虚荣,不顾继父的生命,通过“木马”盗取密码,把母亲帐户下的钱弄了出来,还转给了一个网恋的网友,结果那个网友也是个骗子。故事的结局是,继父死了,母亲一怒之下把女儿双手砍断,后来接续上了,只是没法再弹钢琴。
                  这样的故事,我只能说,是TM蒙SB的么。这SB杂志怎么会有人买,所谓的人性人情就是瞎编烂造些这玩意儿?别拿这种虚构的东西当纪实好么,加一句“本故事纯属虚构”,会死?这是宣扬人性、人情美,还是YY些东西故意丑化人性呢。我不否认,父母教育失败酿成悲剧的故事在中国可以找出一箩筐,但编成这德行,拿人都当SB呢。


                  12楼2013-02-28 00:10
                  收起回复
                    7. 被剧透的人生
                    如果生辰八字决定人的命运,那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人命运注定相同或者相似?如果加入地域因素,那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双胞胎,又如何解释命运的不同?嗯,刚百度了一下,有说要精确到刻和分的,细微的五行力量差别,就决定了不同的命啊。
                    刚刚摸了四柱法的门,还不算买入了门径,要记忆的东西太多,我多数只是临时去查,搞清楚原理,一般的人忽悠不了。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是拿自己的八字在算。如果按照“八字贵在中和”的观点,我的命实在不算是好命,甚至很差。日主在命局里就被各种克得苟延残喘,还缺了生它的属性,看起来一派弱象,仅存一息生气,看得我都难过,妈的,这么差的命怎么活,这辈子还会有多大波折。按照君臣之说,“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格中如去病,财禄两相随”,换句话说,这病要治了就贵极,治不了就惨极,还得看流年,看大运行得如何。


                    13楼2013-03-01 02:07
                    收起回复
                      8. 拜佛礼佛
                      看了一期将山西应县浮屠,想起这个事。我喜欢去庙里,一直以来只要路过了就会进去拜一拜。原来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礼佛姿势,拜佛,应当如何拜才标准?大概是在五六年前,去了一次法源寺,也就是中国佛学院所在地,听一个师父教如何拜佛,我才恍然大悟,拜佛是有个“标准的姿势的”,但现在看来,真的是一大误,当时师父说的重点我没明白,只顾着姿势了。
                      从那以后,我拜佛开始有了“姿势”,不再是简单跪下磕三个头。三拜这是常识,一般人都知道。可是看现在庙里,跪下三个头就算三拜的,几乎占到99%,至少那天我没看到一个人,知道一拜之后要起身立直的。但我也越发的觉得,我的姿势僵硬。这几年拜佛,我脑中装的都是姿势,几个步骤,如何才完整,以此来表达我的虔诚,同时,还很在意别人不标准的姿势。
                      后来又查了些资料,看了视频,才知道在意姿势是大误。天真无邪的孩童,或者初次拜佛的人,最容易学成,他们不会受到姿势的诱导。我原有一套不标准的姿势,先又装了个模仿标准姿势,却背离了礼佛最重要的意义。我就回想,这几次拜佛,我都想了些什么,哪怕许个愿啊,祈个福,结果都没有。可我又怕陷入另一个桎梏,那就是拼命让自己放松忘掉姿势的意念。总之,多去拜拜没坏事。


                      14楼2013-03-04 11:07
                      收起回复
                        9. 霍华德马克思
                        第一,思维不能被局限,逆向思考很重要,尤其是在市场作反向操作,前提一定要仔细洞察。
                        第二,市场有效假说具有局限性,也就是后来很多学者提出的,市场中有许多噪音,有许多不实的信息存在,这样来说市场便有一定的无效性,如果把握住有效和无效来进行投资很重要。
                        第三,先说句题外,本科期间学过很多技术分析,但再后来分析一个公司证券的价值时,假设一共有100个课程,大概只有1个小时在介绍价格走势预测方面的主要人物和方法,但并不细细介绍,主要还是在学习如何分析内部价值。视潜力定价值,并坚定持有。
                        第四,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进,这点。。。我想难的还是对价值的判断。
                        第五,风险等于波动性,这也是我们一直学的,但这里把风险看作损失的可能性,其中永久性损失风险最恐怖。在此我想到我妈的股票。。。。当我们适用很多模型计算常态风险,那异常呢?原本95%几率可以盈利的,如LTCM为何一败涂地,就是因为没有预计到隐蔽的、不可量的风险,我们归结于模型漏洞,胖尾,这样太简单。其实最不该的就是从一开始量化风险,风险出于意料,察觉不到,要生存,便是要洞察那些。
                        第六,风险来自过高的价格,压缩了风险溢价,甚至只能带来负的现金流。然后,整个市场对风险的判断也很重要,而事实上有漏洞。


                        15楼2013-03-07 16:43
                        回复
                          真是可怕的自制力,多久没看了。看不下去是因为我觉得我在看七伤拳,那些书是好书,但我没法得到更深的体会,没法同实践相联系。
                          第七,风险控制这个事,谁都知道,高风险高收益并不可取,可取的是如何承担较低的风险而获得高收益。好吧,具体怎么破?怎么设计那样的产品,或者怎么把高风险控制到可承担的范围内?风险衡量得不准确怎么办?为什么总会有人不去规避风险?我很讨厌这些教条似的东西,让我觉得是废话,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做到的自然会牛逼。
                          第八,周期存在。学历史的时候就发现逢九必崩的道理,一般位数为9的年份,都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前后半年到一年,都是极其危险的。对周期敏感,说到底还是为了规避风险,在市场参与者都疯了的情况下要有清醒的认识。
                          第九,钟摆,贪婪与恐惧的循环。所有的一切,似乎对中国金融市场来说都不管用,我们的ZF就像千手观音一样调控市场。国际上一片恐惧,它能砸四万亿来救,还能不断的印票子,牛逼么。
                          第十,请不要说,成功就是要战胜恐惧和贪婪,这样的话不怎么新鲜,而且放之四海而皆准,没什么意思,把一个戒字刻在脑门上都没用,该贪的还是贪,该怕的还是怕,已经不是投资领域的事了。为什么有些人要算八字,人生来带有多少五行,就是早已经注定,受到后天五行之气的影响,有些能中和,有些反而越若或是越烈。没有人在投资的时候会明知道是错的,还要去做,只有事后才知道是对是错。
                          十一,我已经快看不下去了。逆向投资,这个概念,人人都能总结,我真希望作者能够说点有用的。这里面的教训很多,也有所悟,问题是,往往事后才知道,什么时候是顶峰,什么时候是低谷。如何来判断顶峰?在上升的过程中,必定也会有很多人追,当年3000点的时候,就已经很火热,每天新增开户不少,逆向操作么?4000点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见顶,逆向操作么?结果有了6000,逆向操作么?什么时候逆?好,现在新增冻结户头多得是,一个上午都不见几个开户的,去买么?价值吧,他们可以做个假的出来,宏观经济数据都不可信,完全没有一点依据来判断这个市场。
                          十二,寻找估值低的资产,不合理的定价。
                          十三,耐心等待机会
                          十四,认识预测的局限性
                          十五,认识自身,周围所处环境
                          十六,重视运气
                          十七,多元化投资,避开衰退期,在进攻和防守之间取得平衡。
                          十八,避免损失。。。或许多年以后我才能理解他到底想要说什么。损失存在那么多中可能性,任何的投资能够避免损失才能获得收益。。。。
                          十九,增值。
                          总结,核心在于,估值、避险、心态、运气。


                          16楼2013-03-12 20:48
                          回复
                            纳什均衡
                            请那些自称96年的人也惭愧一下,@赵友棋 纳什均衡是约翰纳什21岁发表的博士论文中提到的重大发现,九十年代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还在折磨着无数学得不扎实的学子——当经济学成果用数学模型来证明的时候,顿时觉得高考100分的数学远远不够用…
                            纳什均衡总勾起我一个回忆:
                            小时候小朋友们经常闹矛盾,俩人打架,打着打着,就相互揪住对方耳朵,这个时候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来了!
                            “混蛋,你放手!”
                            “你先放手我就放手!”
                            “不!我放手了你不会放手!你先!”
                            “我放手了你也不会放手!!”
                            “那数一二三我们一起放手!”
                            “一二三!”
                            “我草你妈,你没放手!”
                            “你他妈也没放,老子就知道你不会放手!”
                            ……
                            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合作的博弈状态,四个选择,a 大家一起放手,都会少疼几分钟 bc 两人无论谁先放,但会有其中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多疼一会儿 d 俩都不放手,疼到直到有别的办法解决,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其实两败俱伤,但还为少疼那几分钟沾沾自喜,好像可以抵消自己曾经承受疼痛的事实。
                            伟大的老祖先们总说吃亏是福,一个人人肯吃亏的社会,才会达到一个这样的均衡,所有人的损失减到最小。很可惜我们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还不如以前我们眼中的蛮夷。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用十年血泪来否定,三四十年——足够培养一代人的时间——缄口不提,我们得牺牲多少代人来拾起?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3-03-17 09:47
                            收起回复
                              12、我错了。。。竟然一眨眼就过了快一个月没写这贴。但每周绝对读完了一本书,甚至更多,可惜的是那些书真心让人反胃,都是和工作相关的
                              我每天都在干些无论是我或者是同事都觉得没有意义的活,但是领导要求做这些,因为这叫——走流程。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凡事都有流程,不光是效仿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级一级ZF相关部门的要求。不管有用没用,我们必须走一遍,到时候上头来查,我们有备案。不管有用没用,我们必须走一遍,等到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推卸责任——我们是按照流程来的。
                              其实没什么怨言,那天和人聊起,旁人无不羡煞,能进自己想进的公司,干自己想干的这行,能用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了一个还不错的发展平台,怎么还有怨言。


                              19楼2013-04-18 19: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