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论述中观学最重要著作《中论》的「八不」思想,为龙树菩萨论证《般若经》空义一切存在形式的总纲领,并从《中论》二十七品(章)所阐扬的空义,来考察「八不」思想否定的对象与论证的意义,俾利於理解龙树菩萨《中论》「八不」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及其所对应的时代意义与省思。讨论《中论》的作者,龙树菩萨生平及其造论的因缘。透过佛教历史思想的发展来观察,可以从龙树菩萨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中论》激烈批判的因素与般若思想的传承,其彻底否定自性见,论证一切法空的思想,则是大乘初期《般若经》一切法空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中论》「八不」思想确是论证《般若经》的空义,以破一切法有自性为其根本旨趣。最後约略概述《中
论》二十七品的全部内容,综观「八不」思想论证空义的中道内容与精神 。《中论》「八不」思想的组织。首先从「皈敬偈」提出「
八不」否定,为《中论》总破一切法有自性的大纲。而此「八不」思想组织所以能成立的前提,必先讨论缘起与性空为「八不」思想的否定基础。
并由此「八不」的双面否定,导出不落於二边极端对待的中道义;即使作为真理的空义,亦是不能视为最後的究竟。所以,「八不」的究极意义,即是论证一切法无所得的中道。最後进一步推论空、假、中「三是偈」形成「八不」思想的建构,并由此意义看二谛的内涵与关系,以及附带讨论从二谛延伸至三谛的问题。第四章为「八不」思想不同论证的形式与内容的探讨。从《中论》二十七品中,龙树菩萨一贯论证的基本形态是归谬论证法,而不同逻辑论证的形式则是此归谬论证法上的技术运用与发挥,其主要目的是论证一切法无自性故空的真理。从有自性预设的立场,结果产生种种的困难,最後不得不归结於缘起性空的立场,如此世间事物才能存在的事实。归谬论证法即是以缘起性空为基础,方能建立各种不同形式的逻辑论证。了解龙树菩萨在逻辑论证上的否定意义,则有助於理解《中论》「八不」思想的中道内容。由此论证的意义上,分别讨论生灭、常断、一异、来去八个世间相对的概第。讨论「八不」思想所展现的终极论证,即是双边否定所呈显的实践意义,也就是从正观空义论证「一切法得成」的积极意义,进而说明此空义的终极否定,即是「空亦复空」的中道(无住)境界。再者,就中道不执著边见的态度与精神而言,「八不」所展现的另一层积极意义,即是「善灭诸戏论」,给予时代意义的省思空间,让吾人深刻体会自性执所产生的一切戏论,对整个世界人类
带来严重的祸害,其影响是至为深远的。人生无处不充满戏论,因戏论而产生的迷惑,相对地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烦恼。其间的因果关系,颇值得吾人深思警惕。从这点看龙树菩萨的寂灭一切戏论,应更能体会其在宗教上的救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