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字雷吧 关注:22贴子:315
  • 8回复贴,共1

《楚汉传奇》观后(与三国杀国战的联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几天看这个总有种。。即视感 感觉其实大战与三国杀的部分思维确实很相似。


IP属地:陕西1楼2013-02-04 11:24回复
    这里先记录一些琐碎的东西吧,随后有兴趣的话整理一下……
    首先,项羽方应该是菜刀流,也就是靠【杀】吃饭的。。而刘邦明显是猥琐刷牌攒牌流= =鉴于项羽的超强满级领导力,他应该拥有周瑜【英姿】一样的摸牌阶段额外摸牌的技能。
    项羽与刘邦在广武对峙,项羽缺粮,刘邦不缺。彭越不能说是刘邦的人,也就是三国杀国战中刘邦、项羽和彭越应该是分属三个势力的,彭越和刘邦只是暂时性联盟先搞项羽。彭越的主要战斗任务就是截断项羽的粮道,很像三国杀里徐晃的【断粮】。而我们都知道,周瑜强,强在摸牌阶段能多摸牌,而一旦被徐晃连续断粮,周瑜就死得非常快。因此这对于项羽来说非常致命。
    项羽与刘邦谈判后不成,并未大举进攻,而是在摸牌供应不上的时候跟刘邦这种刷牌流耗了下去。。玩一下三国杀1V1就知道,菜刀流打刷牌系必须速攻,越拖越难打。
    项羽与刘邦划界后本应撤回大本营修养,靠自己的摸牌技能攒够有用的牌再去跟刘邦打。可他都没牌了还硬是不撤兵,每回合都出杀。而刘邦又一时打不死,却也不打你,非常猥琐,就像1V1打华佗一样,你没回合一杀他都掉血,到他了他不打你,把杀扔掉给自己加血。。而单挑华佗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每回合都去杀他,要攒够攻击牌一轮猛推,推不死也给他贴个【乐不思蜀】。如果项羽也采取猥琐流,回去坚守一段时间,养精蓄锐,提高士气,再想办法搞乱刘邦内部(同【乐不思蜀】),则大势或可有变。


    IP属地:陕西2楼2013-02-04 11:34
    回复
      2025-05-16 02:56:40
      广告
      项羽当年破釜沉舟,大败王离,如今对抗刘邦也想如此。
      实际上,破釜沉舟很明显是个限定技,就像神周瑜的单体大【业炎】,虽然能给对方造成3点伤害,但是自己要弃掉四种花色的手牌各一张还要失去三点体力。广武之战时,项羽明显缺牌而且血少,根本不可能发动大业炎。。


      IP属地:陕西3楼2013-02-04 11:37
      回复
        范增认为,虽然当时刘邦势力不强,但比起齐地,应先灭刘邦。
        从剧中可以看出,齐国属于打不死的小强,类似于周泰。。而刘邦一直休养生息,刷牌存牌。很明显,项羽这种吕布之流,应该先打谁呢?明显利用自己的强命技能先干掉刘邦这种孙权型的,然后去打除了打不死就是白板的周泰。。


        IP属地:陕西5楼2013-02-04 11:42
        回复
          齐国遭遇韩信的突袭几近灭亡,国王田广欲与昔日仇敌项羽拼死一战。这就如同国战最后剩三家,楚、汉两个势力都是满血满手牌,齐1血0牌。你这时候是想打感情牌还是想赢?即使是一局游戏,获得胜利也是最终目的。为了获胜,明显应该说动其中一方先去灭掉另外一方,否则在自己这里浪费火力明显是给另一方提供优势。在三国杀国战中,三势力对抗时,通常不去过度打压第二方,故意让第三方出火力打击第二方,自己从中渔利。


          IP属地:陕西6楼2013-02-04 11:47
          回复
            项羽不听劝告,不耻于联合彭越、韩信两股势力先解决最难啃的刘邦,这在打国战的时候就是到处拉嘲讽,自找1V3,找死啊。。
            韩信明明就是死忠,但是由于他做事上的不周,怎么看都是在跳内。其实真正的内是彭越,韩信是货真价实的死忠。三国杀里忠臣跳内被主打死然后全败的例子不是没有,所以作为一个臣下,千万不要乱跳内。。


            IP属地:陕西7楼2013-02-05 12:38
            回复
              神帖必火,怒插


              IP属地:日本8楼2013-02-05 20:42
              收起回复
                三国杀国战的精髓在于各势力的平衡以及亮将时机,不像身份局的重点是选将和配合。身份局将面已经决定了大部分的胜败,而国战自始至终胜负难料,即使你的两将是甄姬司马这样的强势组合,即使你的势力占了全游戏人数的一半,也很难保证你能赢——人数最多的势力最先死完已经是当前online的大部分状况了;而将面不给力也并不能完全影响局势的走向——只要你能隐藏,能降低嘲讽,能坐山观虎斗,能借刀杀人,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战争最后的胜利还是会属于你的。当然,如果是吴国这种配合极强的势力,也可以见队友亮了马上亮出来,依靠强大的配合横扫千军。至于蜀国这种难以配合的势力,就需要谨慎行事,以待时变。
                于乱世中求生存,纵观天下全局,选择正确的路线;随势而变,确定当下的做法——这也是三国杀国战与乱世群雄逐鹿的相通战略思维。
                因此,国战重的是战略,需要的是战略思想,正如张良、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把握和著名的隆中对一样;而身份局重战术,需要的是确定派哪个将军、如何配合打下这场战斗。


                IP属地:陕西10楼2013-02-06 17: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