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空整理旧文,发现留下的草稿真不少,多是有感而发的。但从文章结构上看都不完整,或因时间和体力而无法一气呵成,所以就存在草稿箱了,每次存下来都是希望再有机会修改补充完善的,可时过境迁,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思路和灵感。偶尔想起这些旧账,似乎也没有写下去的欲望了。但不舍得删除。必竟是自己写的,言为心声,有感情了。 读着这些草稿,忽然悟到:人生不就是一篇草稿吗?有几人能事先构思,然后仔细推敲,措词句读,写出层次分明,首尾照应,结构严整的美文呢?有多少人生不都是一篇篇令人遗憾的草稿吗?然而时光不能倒流,人生不可能重过,只要是自己写的,自己过的,就珍惜吧。 这是一篇两个月前写的草稿: 从大年初一开始, 《成长的烦恼》就走进了我们的夜生活。我俩都是夜猫子型的,但爱好有所不同.通常是我在图片和文字里徘徊,他在游戏里疯狂,而这次不同,我们竟然同时在收看这样一部二十年前的美国电视剧.他笑得那么开心,他是个智商很高的人,一般的玩笑对他是不起作用的.听着他那么发自内心的笑,我也情不自禁地过来围观.我也很快被剧情吸引.西弗一家的故事让我联想到国产的《家有儿女》。那也是部不错的片子,不知与这部美国片诞生的先后顺序,所以不敢冒然说出雷同模仿的评价.反正国情不同嘛,相似也无所谓,都是反映父母子女那些永恒的话题.太棒了.不知道有多少年轻父母像我们一样在熬夜,在关注着成长的烦恼.也许美国的家庭生活不太适合现在的中国家庭,独生子女政策,中国的特色.但关于人的本性,却是相通的.而且美式的幽默与智慧让我们晚意全无.兴奋不已. 十天了,他的生物钟已经彻底颠倒了,但他乐此不疲.用我最基本的常识判断,只有强大的兴趣才能让他如此投入。 记得我上中学时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的电视连续剧《草原小屋》,那是我第一次觉得美国人是多么的关注子女的教育,而且是如此细腻地专注。那时我只是个小姑娘,但那个草原小屋里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我身边,每句台词都写进了我心里.我喜欢.而且一直记着,直到现在。 长到这么大,关于美国的教育状况,主流媒体灌进我脑子里的只有两种信息:一种是孩子长大十八岁,就毫不留情地赶出家门,让他独立生活。关于这种做法,身边那些“充满爱心”的人多反应强烈,甚至上升到缺少亲情,人情冷漠的高度,甚至可以理解成社会制度的黑暗。另一种信息是来自我的教育学课本,我学过的教学理论。比如布鲁纳、杜威等,他们的理论被主流媒体广泛使用着,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还是很有意义的理论。我是个最不会写论文的人,所以对他们的理论仍处在不求甚解的阶段。不会枉加评论。总之,美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与中国是有所不同的。确实有让人耳目一新,也发人深思。 我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这个有机体的基本构成单位,从小小的细胞,可以窥见生物体的秘密。从《成长的烦恼》到《家有儿女》,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到剧情中的人物,我能悟出很多,有共鸣,更有担忧。为孩子的成长,为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