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画不尽《林徽因》
杨稼生
林徽因不会想到她辞世后47年有一个叫张清平的隔代人为她
清平,也是张清平遇上了林徽因。作者的学养与传主的品性相得
了。读者读着这样的传记,是美学享受、道德享受和史学享受
者,并为作者能走进一个可爱的灵府而愉悦。
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林徽因呢?这是不太容易的事。一对美国夫
8年在横穿欧亚的火车上与林徽因和梁思成相遇,目不转睛地看
全身,可到底也没有说得明白。只说:“在这些粗鲁的旅客中,
目。”只说:“他们好像反映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光辉和热情。”又过
清和夫人费慰梅说:“林徽因就像一团带电的云,裹挟着空气中
”这仍是感性的,仍未能道其真。又过了许多年,即1955年
天,哲学家金岳霖怀着无边的悲伤写下挽联高悬林徽因灵前:“
月天。”痛哉知己者言!
千寻瀑,高远高远,极尽仰视乃见上源,与蓝天吻别,不是
慢不舍地迫人屏息。凝目时,你不知这千寻瀑是在垂落还是在旋
向上旋飞。千寻瀑,上支蓝天;千寻瀑,矗立大地;千寻瀑,冰
杨稼生
林徽因不会想到她辞世后47年有一个叫张清平的隔代人为她
清平,也是张清平遇上了林徽因。作者的学养与传主的品性相得
了。读者读着这样的传记,是美学享受、道德享受和史学享受
者,并为作者能走进一个可爱的灵府而愉悦。
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林徽因呢?这是不太容易的事。一对美国夫
8年在横穿欧亚的火车上与林徽因和梁思成相遇,目不转睛地看
全身,可到底也没有说得明白。只说:“在这些粗鲁的旅客中,
目。”只说:“他们好像反映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光辉和热情。”又过
清和夫人费慰梅说:“林徽因就像一团带电的云,裹挟着空气中
”这仍是感性的,仍未能道其真。又过了许多年,即1955年
天,哲学家金岳霖怀着无边的悲伤写下挽联高悬林徽因灵前:“
月天。”痛哉知己者言!
千寻瀑,高远高远,极尽仰视乃见上源,与蓝天吻别,不是
慢不舍地迫人屏息。凝目时,你不知这千寻瀑是在垂落还是在旋
向上旋飞。千寻瀑,上支蓝天;千寻瀑,矗立大地;千寻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