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五十弦吧 关注:1,811贴子:226,170

回复:【蓝田】《再一世的梦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已经两足岁的弘历超龄聪慧,就连胤禛也偶尔惊讶,不知道是不是若曦的胎教真有用,弘历对文字的敏感度极高,听书、认字能过耳、过目不忘,时而加上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虽然童稚可笑,但其中不乏颠覆、具创意的见解。
开园赈灾后,若曦一日心血来潮,竟突发奇想,让王嬷嬷找来小义子。
「小义子,劳你带上几个人,带弘历去圆明园走一圈。」
「啊?!这、这...侧福晋,奴、奴才不敢。这时园子那儿都是灾民,要是小主子出事儿,奴才就是一百个脑袋也赔不起。」
「所以才要你带上几个侍卫跟著。」
「可、可这会儿外头雪之大!灾民那儿又病气重!小主子要是染上...」
「要是染上什麼是他自个儿不争气,有我在,一切都是我的主张,王爷不会怪你。」
「这...」
「小义子,我自有道理,你只管率人带弘历去。」
「小主子要出府,按规矩,奴才也要给管家报一声,就是嫡福晋那儿也得、也得...」
「这有什麼难。我自个儿说去。」
若曦真去管家那儿说了,管家哪敢惹她,但也同时不敢惹胤禛,於是找上库嬷嬷。库嬷嬷翻了白眼,这麼个简单的事儿也要烦她,库嬷嬷喊了个人,快马就给胤禛报信去。
若曦这头还在和院,与嫡福晋两人僵持不下,嫡福晋当然力阻,先不说是不是为了保护弘历,就是私放弘历出去,胤禛回来也饶不过她,人称雍亲王府是铁门闩,家法之大,谁敢逾矩。
结果报信的人回来了,若曦与嫡福晋两人正各自坚持时,报信的人说胤禛让若曦安排。自然嫡福晋无话可说,小义子也得令带弘历出府,只是他一路心脏紧张得难受,就怕一个不当心弘历有什麼闪失。
「阿玛!!阿玛!!」
「弘历。」
弘历的口条与大孩子能比,条理分明,只是偶尔有重字,到底摆脱不了稚气。
胤禛刚回兰院,弘历就屁颠屁颠跑去,此世胤禛对弘历悦色好多,严父模样不改,但不失亲近,说到底,还是孩子的母亲是自己心上人的缘故。
「今日都看到些什麼?」
「今儿个孩儿瞧见好多灾民喔,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没了家,可...可那时,小义子还给孩儿塞了个暖手手,孩儿心里好难过。正好,旁边有个小妹妹,孩儿看她好冷,就把暖手手给她了。」
「嗯。可是弘历,你虽出身尊贵,要多少暖手都有,可再多的暖手,也暖不了所有人的手。光是给他们暖手是不够的。」
小弘历给他阿玛抱著,歪头思考,顺势就趴在胤禛肩上。
「唔...那、那暖手不够怎麼办呢?」
胤禛一笑,孺子可教。
「暖手只暖一时,且不饱肚子,要使人民暖饱,必须使人民有好的归宿,使其有好的谋生之道,从根本上杜绝贫病,否则日子一久,不得温饱的人民为了活下去,必然起义,届时不是他们叛乱,而是当权者有圣德。」
「孩儿懂了,阿玛说的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对不对?」
胤禛一惊,面上差点维持不住,虽然这一世的弘历给他的惊喜不只这麼一回,但他还是忍不住要问。
「弘历,是谁给你说这句的?可懂意思?」
「孩儿每晚睡前额娘读给孩儿听的呀,孩儿听完记下了,意思也懂得。说得就是民为一国之本,就像大树一样,根本稳固了,才能长高长大!」
「你额娘还念了什麼给你听?」
「嗯...额娘还会讲故事。」
「喔?这我倒没听她说。额娘给你讲了些什麼故事?」
「很多呢...比如...昨日吧,额娘说了猪猪的故事。」
「猪?猪还有故事?」
「有哇!!阿玛瞧不起猪猪,阿玛就是大野狼!瞧不起猪猪的后果很严重喔!」
「你说些什麼?!」
【注:若曦讲的是三只小猪的故事,并以三只猪兄弟比喻弘时、弘历、弘昼三人,希望弘历从小能明白兄弟同心的重要。】


165楼2013-02-19 17:57
回复
    「好!额娘去给你弄!你与弘昼玩会儿!」
    若曦笑著让两个孩子玩儿去,转身就问。
    「怎麼回事儿?」
    胤禛一脸笑意,拉过若曦搂了起来,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若曦喜极而泣。
    「算是逢凶化吉,好事,哭什麼呢。」
    「我高兴呀!唉,那绿芜...我想著...」
    「放心。绿芜已是无罪之人,不过你心里想的事儿,我不好出面。」
    若曦转了转眼珠子,想了一计。
    「我来吧!我去求太后,可行?」
    (乾清宫)
    同时乾清宫这头,待图里琛到时,康熙已写好两道密旨,交由图里琛,令图里琛护送十三阿哥去盛京后,就由他带人留在那儿,秘密护卫十三阿哥,而两道密旨一道是给图里琛的,另一道是留给十三阿哥的,只能等张廷玉一人的信号到才能打开。
    张廷玉也得康熙密旨一份,待康熙要他打开时,他要依上头的旨意行事。张廷玉或多或少能已猜到几分,而图里琛虽只是个军士,但他也有耳朵,李德全方才传旨时是说「押送」十三阿哥,刚才康熙却用了「护送」与「秘密护卫」二字。
    十三上路前,得胤禛密信,上头只一「等」字,十三折好了将信收入怀中,他前些日子也听闻弘历的惊人之举,绿芜全身而退,怎不知他四哥下了多少工夫,就是要他再去一次养蜂夹道,他甘之如饴。不过眼下去的是盛京,待的还是行宫,倒是担心起胤禛身边清冷无友。
    十三舒了口气,还好,若曦就在胤禛身边,此世的若曦与老八一党毫无瓜葛,待胤禛也一心一意,总算十三能稍放心,他也相信,胤禛与若曦都会替他看照好绿芜。
    惊喜的是,十三刚到盛京不久,绿芜也来了,听绿芜说,是若曦去找太后求的情,甚至还把弘昼都用上。
    十三很怀念太后,每日请安不是请假的,太后看在若曦与弘昼的份上,再加上过去十三确实孝顺至极,她自个儿都夸过,终於出面替绿芜说话,说服康熙的理由是老祖母疼惜孙儿,赐个人去照顾天经地义。
    康熙确实有疑,太后不该晓得绿芜一事,太后也不瞒,诚实为上策。
    「哀家也不瞒皇帝,确实是若曦来求过。皇帝,今日就算若曦不求,哀家也不能让十三阿哥这麼去,身边一个伺候的都没有,皇帝太苛了!大阿哥与二阿哥被囚,身边各有两名侍妾伺候,十三阿哥过去如何忠孝,一心朝廷,如今仅仅为个女子获罪,皇帝连成全都吝啬!」
    「皇额娘息怒,皇额娘身子要紧。皇额娘的意思朕明白,不过庄氏只能秘密送去,不能给予名份。」
    「哀家听说那孩子是善良的,从不在意名份,更在十三阿哥获罪之时患难与共,皇帝莫要再为难他们。」
    (雍亲王府兰院)
    「这下好,我雍亲王的两个儿子能只手遮天了。」
    「呵!给你长脸不好?」
    「偶一为之可以,只是若曦,最近低调些,弘历那日已语出惊人,这次绿芜的事弘昼也出尽风头,长此以往,他们俩遭嫉不说,就是皇阿玛与皇祖母她老人家也要忌著我们。」
    若曦皱皱眉头,她一股心思全在热头上,对此忌讳浑然无所觉。
    「晓得了,我也是急於绿芜的事,平日里弘昼并无表现,就是太后喜见他罢了,你放心,这些日子我会小心。」
    胤禛倒疑,他从不知弘昼有这麼大作用,前世弘昼毫不起眼。
    「皇祖母为何喜见弘昼?我瞧皇祖母倒不太见弘历。」
    「弘历整天在乾清宫,也见不著几面,当然不亲。弘昼调皮活泼,确实比弘历热情,太后身子已大不如前了,却常撑著等弘昼来,她说见了弘昼就心里舒坦,都说一笑治百病,只要她老人家开心,我带弘昼多跑几趟就是。」
    「那就好。既然皇祖母没别的心思,其他事你多上心。」
    「还有什麼其他事儿?」
    「比如...今年端午是什麼味儿的粽子、中秋要煮河蟹、我的生辰...」
    「喂喂喂喂!!我们是在讲孩子,还是在讲你?」
    「方才是讲孩子,现在是讲我。曦儿...今儿个晚膳,可有『何首乌』...?」
    若曦正收拾衣裳,边说家常,胤禛从她身后抱住,突然来个语出惊人,惹得若曦脸红辣辣地,微微、微微、微微地,点了头。


    175楼2013-02-19 18:05
    回复
      (兰院)
      胤禛在户部忙到很晚,等回府后弘历已经霸著若曦了,弘昼也黏人,以为姨娘与额娘是没有区别的。
      若曦见胤禛回来,忙替他打理更衣,两个孩子就在一旁笑闹,讨论著待会儿弘时回府后三人玩什麼。胤禛看了温暖无比,这是他苦盼两世的盼望。
      「姨娘!姨娘!弘昼饿饿!饿饿!」
      「好!姨娘去给你们弄。」
      「额娘,我们要一起去!」
      「姨娘带我们去、带我们去!」
      才说著,两个孩子黏了上去死活拔不下来,若曦笑著牵了孩子就走,好像屋里没他胤禛这个人了。胤禛正陶醉呢,这小女人就走了?
      正当胤禛傻眼之际,高无庸端了饭菜而来,可看样子不像若曦做的。
      「侧福晋让大厨房做了点菜来。」
      「那她自个儿呢?!」
      「侧福晋在兰院的小厨房,替小主子们备膳。」
      第一次,胤禛两世以来第一次到厨房这种地方,他瞪大了眼,这小女人竟敢打发起他来了,夫纲何在?他带上高无庸和几个太监,要打群架似的阵仗来到厨房门口,一到门口就瞧见两个奶娃黏著若曦,争著要吃半成品,若曦好有耐性地喂他们,还给擦嘴,这会儿连弘昼都是她亲生似地亲昵。
      胤禛大喝一声,把所有人都吓一跳:「高无庸!!把两个小主子带下去!男子进厨房,成何体统!!」
      两个小包子吓死不敢吭声,太监们闻言赶紧抱了人就走,若曦追出来心急地吼道:「怎麼回事儿啊你凶什麼呢?喂喂喂!高无庸!你们去哪儿?」
      高无庸哪敢回头,连跑带跳地率一行人快快离去,若曦下意识要追上,胤禛伸手一揽把她打横抱起,大步就往寝室回去。若曦挣扎著要下地,可胤禛铁了脸。
      「快放我下来!好端端地你干麻...呜...」
      不等若曦说完,胤禛就吻了上去,那吻又急又霸道,弄得若曦不太舒服,他的手也动作起来,一点空隙都不给若曦,压著她死死的。
      眼看胤禛是来真的,就快得逞时,若曦趁空别过身子,胤禛整个人都压了上去抱住她。
      「不行不行不行!!快住手!现在不行啦!」
      「为何?!给我个好理由!」
      「我有了!!!」
      胤禛咔地一声,停住动作,整个人僵在原处,时间也凝住,整间寝室鸦雀无声。
      若曦瘪了瘪嘴,有些扭捏,声音越说越小声。
      「上、上午在寿康宫,太后让太、太医顺道请平安脉...发现的...」
      胤禛泄全了气地一拳捶床,直起身子把若曦扶正,好好抱著。
      「多久了?」
      「一个多月了。」
      胤禛苦笑地看著她,一个多月,也就是说还有九个月,再加上坐月子,胤禛全没了劲,过不了多久日子就是他生辰...想到这儿,胤禛又叹了好大、好大一口气。
      「你们还真是凑巧,绿芜也有了,时间也与你差不多。」
      胤禛得信之初并未先告知若曦,因康熙始终不表态,他担心若曦一冲动又强出头。
      「真的?!」
      「嗯!我已向皇阿玛请旨,毕竟十三是代罪之人,所以孩子出生后由我扶养。」
      「我来我来!交给我!」
      「你要忙几个孩子啊?」
      「不管!交给我!」
      胤禛瞧她一脸坚决,完了,这下全完了,光眼下他就已得这般待遇,再加两个他怕是要被逐出兰院了吧。
      若曦很期待这一胎,现代张晓对於历史所知当然有限,教科书上只写到弘时、弘历,那弘昼都是看电视剧才晓得的,至於女孩们更别提,书上不可能有,因此她非常期待这一胎,若是男孩,不用当皇帝给送去乾清宫培养,完全属於她一人。若是女孩,自将贴心可人,母女相伴。
      但胤禛欣喜之余,并不如若曦乐观,他知道自己注定有多少孩子,这一胎原不该存在,可如今若曦有了,会不会强行保胎之下,到头来母子皆殒?可这又是他与若曦两人的结晶,要他何其舍得?
      这夜,若曦在胤禛怀里一脸幸福,胤禛却忧思不堪,苦思至深夜,下了决心,无论如何他都要保住母子二人,就算倾他所有,他都要挑战一次,扭转乾坤!


      177楼2013-02-19 18:06
      回复
        【注: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在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於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的一项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
        写九,是清代开始出现的,首先是在宫廷内实行。就是选每字九画的九个字,每代表一天,每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代表九九八十天。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每过一天,用色笔填实一画,然后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填完九个字,也九数完了九,还能连成一句话,表现出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


        179楼2013-02-19 18:07
        收起回复
          「二小姐?二小姐?!二、小、姐!!」
          「啊?」
          红香唤了三声,若曦才回过神来。
          「二小姐想什麼这麼出神?药好了!」
          「我说了不吃!你们还煎它干麻!浪费啊!」
          「王爷交待的...王爷黑著脸,咱们哪敢反驳...」
          「真是!医药的开销最大...唉?开销?」
          「什麼?」
          「红香,药搁著,过来这儿给你件差事儿。」
          「是。」
          「你让人出园子,去街上找洋货摊子买枝碳笔。」
          「二小姐做什麼?」
          「叫你去就去!」
          「喔...」
          晚间,胤禛回来,实在累得不成人样,若曦竟硬缠他做事。
          「不要哀怨!这是给你儿子启蒙!!」
          「这算哪门子启蒙?」
          「你做不做呀?」
          「不能让奴才们来吗?这不是个什麼事儿。」
          「当然不行!你不懂,胎教这东西很玄,父母与孩子之间才有灵犀,换了旁人效果不大了,让孩子多听听你的声音嘛,又不花你什麼力气。」
          胤禛无奈,只好脱了鞋也坐上床,搂好曦儿,都说女人当了母亲全变个人样,这话实在。
          若曦把纸笔准备好,胤禛念什麼她写什麼,至於洋教士的碳笔,胤禛未奇,幼时见过也用过,对若曦来说是使来方便。
          「好!那...由一开始吧。」
          若曦於是在簿子上写了一。
          胤禛微皱眉:「好吧,五。」
          若曦听胤禛说五,接著写了五,可口中却说:「六。」
          胤禛问:「一加五吗?那接著七。」
          若曦写了七,却说:「负一。」
          胤禛一愣:「怎麼又相减?」
          若曦啧他一声:「别管,继续。」
          胤禛随边说:「八十二。」
          若曦写下八十二,飞快算了说:「负八十二。」
          胤禛又说:「六十。」
          这不好算,若曦稍顿了会儿才道:「负一点三六。」
          胤禛再说:「七百。」
          若曦答:「六百九十八点**。」
          如此周而复始,写了一整面数字才罢休。
          「这些歪歪扭扭的记号都是些什麼?」
          「嘻!秘密!往后每日一面啊!好了,没你事了,我睡了,好困。」
          若曦极满足地倒头睡,胤禛傻在床边,这些都是怎麼一回事?


          181楼2013-02-19 18:08
          回复
            【五十五】【煮豆相煎】
            (康熙五十四年新年雍亲王府)
            康熙五十三年年夜,雍王府的和院灯火通明,胤禛坐在正殿主位上,嫡福晋一旁伺候,胤禛命人将炭盆拿近嫡福晋一些,嫡福晋感动一笑,两人偶有几句,似亲似疏,时远时近。
            倒是兰院难得清孤,每年这时候奴才们都挤在马尔泰家,与他乡而来的家人团聚,兰院里只剩侧翼的暖阁还点了盏灯,若曦与弘历单独在那儿守岁。
            「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到了印度,进入印度之前,他遇到一个智者,告诉他神迹启示说谁解开此结,谁就撑霸亚洲。亚历山大想破头也解不开那结,可是他身后有百万大军等著他,容不得他退缩,於是亚历山大乾脆拔剑一砍,把结劈成两半,全军欢腾。兔儿,你猜猜,他后来有没有称霸亚洲?」
            「嗯...兔儿猜没有!」
            「为什麼?预言说,解开此结之人必能称霸。」
            「可亚历山大没有真的解开啊,他作弊!」
            「那你猜猜,在他之后,有没有人称霸亚洲?」
            「没有!神迹说了,解开结的才能称霸,可那结被亚历山大劈了,没了结,就没人解,没人解自然就出现不了称霸亚洲之人。」
            若曦忽念头一转。
            「弘历,你想不想称霸亚洲?」
            「额娘,称霸亚洲要很久吗?」
            「很久,不容易。」
            「那兔儿不要...」
            「为何?」
            「唔...兔儿想睡觉觉了...」
            才说完,弘历打了好大一个哈欠,眼皮已经重得睁不开,若曦好好笑地搂紧,让弘历侧趴在她身上,把弘历包围在母爱的氛围之中。
            快睡著前,弘历又张大嘴打了个大哈欠,再揉揉眼,伸手在若曦的肚子上轻拍了两下:「小弟弟小妹妹晚安,额娘晚安。」
            待弘历睡熟,若曦轻轻起身,替弘历理好被褥,在他的额头上留下母爱的印记。
            回到自个儿寝室,只点了盏小灯,正更衣欲歇时,吱地一声门被打开。若曦心中一暖,忙向前迎去。
            「嫡福晋可安置了?」
            「嗯。弘历睡了?」
            「刚睡。我也刚回来。」
            「过来,让我瞧瞧。」
            胤禛一手揽住若曦的腰,一手轻抚他刚满三个月的孩子。
            「我帮你更衣吧。」
            胤禛向若曦一笑,配合著动作,两人钻进暖被后,胤禛边挪近自己的身子,边拉过若曦从后头抱著她,原是一手放在她肚子上的,另一手倒不安份起来。
            若曦脸上一热,忙抓住那只游移不定的手,胤禛却身子一紧,稍使了点力将若曦困於怀抱之中,两人之间再无一隙,若曦能感觉到他身下那股灼热,正烧得她难受,也烧得胤禛气息失序。
            胤禛在若曦耳边逗弄著。
            「曦儿...可以吗?」
            「怎麼行...」
            「太医都说行。」
            「你怎麼去问他们这些事儿,雍亲王丢不丢人!」
            「曦儿,你怎忍心...我都三月不知肉味儿...」
            若曦烧著脸微嘟了嘴,几不可察地点了头,胤禛把手臂收得更紧了,整脸埋入她乌云般的黑发中,下巴正好与她的肩窝密合,只听若曦忽低吟一声,闭眼咬唇,抓紧身前的床单被褥,耐不住地高声浪涌的欲望。
            (康熙五十四年初一,雍亲王府勤爽斋)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
            「卒什麼?」
            「卒...卒...」
            胤禛啪地一声摔了书。
            「为何还未背熟?」
            「孩儿知错了。」
            「去找管家领罚!晚膳前再考校一次。」
            「是...」
            (香院)
            大年初一,弘时擦著泪回香院,李氏还要骂他一顿。
            「人家弘历小你五岁都倒背如流,你怎麼就背不熟?都背了多少回了?」
            「孩儿脑筋就是没弟弟好嘛!额娘你就是把我骂死了我还是背不熟啊!」
            「那搞懂意思没?师傅讲的都记起来没有?」
            「没、没有...」
            「唉你!!」


            182楼2013-02-19 18:09
            回复
              (兰院)
              胤禛实在恨铁不成钢,倒不是说他对弘时有多大指望,而是身为他雍亲王的儿子,必须达到一个标准。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不错!一字不差。」
              「阿玛不问问兔儿晓不晓得意思吗?」
              「弘历还晓得意思?」
              「阿玛小瞧兔儿!额娘有给兔儿讲意思,兔儿记下了!」
              胤禛正要让弘历说,若曦前来打断。
              「大年初一的,你也太抓紧时间了吧!至於嘛!」
              胤禛想辩,可若曦翻脸就是一个白眼,一把拉过儿子。
              「兔儿乖,额娘蒸了些年糕,你拿去找弘时、弘昼们玩儿,要他们别念了。」
              「好!兔儿就去!阿玛,兔儿告退。」
              望著弘历欢跳的背影,胤禛失笑摇头。
              「为何同样是我儿子,弘历与弘时的资质差这麼多!」
              「就跟你说胎教重要不信!」
              「是!往后侧福晋要本王念什麼,本王照念,不敢有误。」
              「话说回来,你也别对弘时太严格了!不会背就不会背,有什麼大不了,会背这些也不能当饭吃。」
              「我若不要求他,他在书房里表现不佳,届时在一众兄弟们面前,弘时要如何自处?不提别的,就是我爱新觉...」
              「好好行行行行!不说了!我就怕你动不动地爱新觉罗!」
              (八贝勒府)
              十四老远就喊:「八哥!九哥!恭喜恭喜!!」
              老九先答:「喔?十四来了!恭喜恭喜恭喜!!」
              八爷开怀一笑:「呵呵,你们八嫂准备了一大桌子年菜,正要开饭,十四弟来了就一起用膳吧。」
              十四又观望了会儿:「十哥呢?」
              九爷把手里瓜子儿一丢,手拍拍乾净道:「十弟妹拽回去了!哈哈哈!十弟妹就不信他是来拜年的,咬定他是来瞧女人的。」
              十四摇摇头也笑了:「十嫂还纠著上次那件事不放啊!不过就是九哥从江南弄了几个姑娘,都说秦淮一带的最销魂,给咱们开开眼而已。」
              老九脸一歪,斜昵道:「咱们开眼,女人开火!别说十弟妹,就是咱八嫂也没忘,是不是呀八哥?」
              八爷不答,只是温润。
              老九讲话从来怎麼讲怎麼爽,十四悄眼看老八,微叹口气,另提起精神道:「年关前,兵部新进了好几匹波斯马,想著待会儿几个哥哥一起去先睹为快?」
              老八听了也来了劲,老九眼睛更是亮,那波斯马何等珍贵,他们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可受不了诱惑。
              老九一蹬就站起来了:「那等什麼呀!早不讲!走!吃完去瞧瞧!!」
              (御马场)
              午后三人到了马场,这些波斯马各各不太安份,野性难驯,可老九瞧得好乐。
              老九拍手叫道:「好!!好马!就是不给骑!真带劲儿!」
              八爷也点点头,颇赞许说:「的确!不过训练起来可辛苦了。」
              十四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向前一步道:「八哥、九哥,你们可看好了!」
              说完,十四走近其中一匹,那匹高大的波斯马正发了狂似地乱窜,身旁好几个人死命拽著它的韁绳都不太能控制。只见十四揽绳一拉,把波斯马调了个头,那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十四翻身一跃就骑了上去,骑到老八、老九面前。
              「八哥、九哥,如何?」
              九爷下意识退避几步,看不出他挺胆小的,眼见波斯马的确安份,才瞪大了眼问:「这样就训练好了?」
              八爷倒是瞧出来了:「十四,你用了什麼方法?」
              十四得意一笑:「别看它们狂野可怕,这波斯马,只是怕自个儿的影子。」
              边说著十四下马,让旁人牵了马去,与八爷、九爷并列而立,一起看小厮们忙乱於波斯马的疯狂。
              十四再道:「波斯马唯一的弱点少有人知,但其他马种有的优点他都有,这也就是为何他被视为珍贵战马的原因之一。其实,波斯马是所有热血马种里最温驯的,甚至适合给孩童骑乘,它也最通人性,皇阿玛还说要送一匹给弘历呢。」
              九哥脸色一厉,讥讽道:「送个小娃儿这麼大匹珍贵的马?皇阿玛想把他摔死啊!」
              闻言,八爷眼底一闪,来了灵感,眼光落在远处,板指又开始转动。
              十四稍皱了眉,老九讲话不好听:「九哥怎这麼说呢!我不是说过波斯马最通人性、最温驯,不会有事的。原先我也同皇阿玛说,是不是换个小匹的马种,皇阿玛说了只是让弘历坐在上头摆摆样子,先学学姿势而已。」
              八爷稍侧头,刺探问:「竟不知,皇阿玛对波斯马这麼有研究。」
              十四到底年轻,又得意一些:「才不是呢!皇阿玛哪知这些锁事,不过是疼弘历,想把最好的给他而已。」
              八爷点点头,却点得不像是在表达他知道了。
              (八贝勒府)
              「九弟,方才你还记得十四说了什麼?」
              「什麼?好马一匹呗?」
              「波斯马怕自个儿影子,要把波斯马赐给弘历。」
              「那又如何?」
              八爷未答,只是抬眼正视老九,老九刚说完就想到老八的意思了,在老八面前比了个大姆指。
              「八哥行啊!真真儿是个好办法!」
              「此法欲成,还需九弟请宜妃娘娘协助。」
              「放心!额娘那儿我来说。」


              183楼2013-02-19 18:09
              回复
                (兰院)
                胤禛实在恨铁不成钢,倒不是说他对弘时有多大指望,而是身为他雍亲王的儿子,必须达到一个标准。
                「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不错!一字不差。」
                「阿玛不问问兔儿晓不晓得意思吗?」
                「弘历还晓得意思?」
                「阿玛小瞧兔儿!额娘有给兔儿讲意思,兔儿记下了!」
                胤禛正要让弘历说,若曦前来打断。
                「大年初一的,你也太抓紧时间了吧!至於嘛!」
                胤禛想辩,可若曦翻脸就是一个白眼,一把拉过儿子。
                「兔儿乖,额娘蒸了些年糕,你拿去找弘时、弘昼们玩儿,要他们别念了。」
                「好!兔儿就去!阿玛,兔儿告退。」
                望著弘历欢跳的背影,胤禛失笑摇头。
                「为何同样是我儿子,弘历与弘时的资质差这麼多!」
                「就跟你说胎教重要不信!」
                「是!往后侧福晋要本王念什麼,本王照念,不敢有误。」
                「话说回来,你也别对弘时太严格了!不会背就不会背,有什麼大不了,会背这些也不能当饭吃。」
                「我若不要求他,他在书房里表现不佳,届时在一众兄弟们面前,弘时要如何自处?不提别的,就是我爱新觉...」
                「好好行行行行!不说了!我就怕你动不动地爱新觉罗!」
                (八贝勒府)
                十四老远就喊:「八哥!九哥!恭喜恭喜!!」
                老九先答:「喔?十四来了!恭喜恭喜恭喜!!」
                八爷开怀一笑:「呵呵,你们八嫂准备了一大桌子年菜,正要开饭,十四弟来了就一起用膳吧。」
                十四又观望了会儿:「十哥呢?」
                九爷把手里瓜子儿一丢,手拍拍乾净道:「十弟妹拽回去了!哈哈哈!十弟妹就不信他是来拜年的,咬定他是来瞧女人的。」
                十四摇摇头也笑了:「十嫂还纠著上次那件事不放啊!不过就是九哥从江南弄了几个姑娘,都说秦淮一带的最销魂,给咱们开开眼而已。」
                老九脸一歪,斜昵道:「咱们开眼,女人开火!别说十弟妹,就是咱八嫂也没忘,是不是呀八哥?」
                八爷不答,只是温润。
                老九讲话从来怎麼讲怎麼爽,十四悄眼看老八,微叹口气,另提起精神道:「年关前,兵部新进了好几匹波斯马,想著待会儿几个哥哥一起去先睹为快?」
                老八听了也来了劲,老九眼睛更是亮,那波斯马何等珍贵,他们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可受不了诱惑。
                老九一蹬就站起来了:「那等什麼呀!早不讲!走!吃完去瞧瞧!!」
                (御马场)
                午后三人到了马场,这些波斯马各各不太安份,野性难驯,可老九瞧得好乐。
                老九拍手叫道:「好!!好马!就是不给骑!真带劲儿!」
                八爷也点点头,颇赞许说:「的确!不过训练起来可辛苦了。」
                十四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向前一步道:「八哥、九哥,你们可看好了!」
                说完,十四走近其中一匹,那匹高大的波斯马正发了狂似地乱窜,身旁好几个人死命拽著它的韁绳都不太能控制。只见十四揽绳一拉,把波斯马调了个头,那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十四翻身一跃就骑了上去,骑到老八、老九面前。
                「八哥、九哥,如何?」
                九爷下意识退避几步,看不出他挺胆小的,眼见波斯马的确安份,才瞪大了眼问:「这样就训练好了?」
                八爷倒是瞧出来了:「十四,你用了什麼方法?」
                十四得意一笑:「别看它们狂野可怕,这波斯马,只是怕自个儿的影子。」
                边说著十四下马,让旁人牵了马去,与八爷、九爷并列而立,一起看小厮们忙乱於波斯马的疯狂。
                十四再道:「波斯马唯一的弱点少有人知,但其他马种有的优点他都有,这也就是为何他被视为珍贵战马的原因之一。其实,波斯马是所有热血马种里最温驯的,甚至适合给孩童骑乘,它也最通人性,皇阿玛还说要送一匹给弘历呢。」
                九哥脸色一厉,讥讽道:「送个小娃儿这麼大匹珍贵的马?皇阿玛想把他摔死啊!」
                闻言,八爷眼底一闪,来了灵感,眼光落在远处,板指又开始转动。
                十四稍皱了眉,老九讲话不好听:「九哥怎这麼说呢!我不是说过波斯马最通人性、最温驯,不会有事的。原先我也同皇阿玛说,是不是换个小匹的马种,皇阿玛说了只是让弘历坐在上头摆摆样子,先学学姿势而已。」
                八爷稍侧头,刺探问:「竟不知,皇阿玛对波斯马这麼有研究。」
                十四到底年轻,又得意一些:「才不是呢!皇阿玛哪知这些锁事,不过是疼弘历,想把最好的给他而已。」
                八爷点点头,却点得不像是在表达他知道了。
                (八贝勒府)
                「九弟,方才你还记得十四说了什麼?」
                「什麼?好马一匹呗?」
                「波斯马怕自个儿影子,要把波斯马赐给弘历。」
                「那又如何?」
                八爷未答,只是抬眼正视老九,老九刚说完就想到老八的意思了,在老八面前比了个大姆指。
                「八哥行啊!真真儿是个好办法!」
                「此法欲成,还需九弟请宜妃娘娘协助。」
                「放心!额娘那儿我来说。」


                184楼2013-02-19 18:10
                回复
                  【五十六】【夕惕若厉】
                  (乾清宫)
                  不只十五、十六终於得了差事儿,他二人在户部表现不错,很得康熙肯定,十七、十八也入工部。
                  上回十七、十八在圆明园挑捡新种籽回宫种植,若曦说她的种籽颇能耐寒,十七不信,没想到惊蛰第二天竟然开了蔷薇,引得两人兴趣上来,一开春就往圆明园跑,找若曦讨教新种籽培育的方法。
                  十七与十八两人脾气相近,好山水闲逸不喜规束,却同时也怀抱济事救民之忾,两人突发奇想,运用新学来的技术改良稻种,终於研究出专为北方环境设计的新种,至少能两获。
                  康熙看过大喜,命十七与十八去工部应职,由他们负责推广新种,这份差事儿热血单纯,最适合他们不过,两个小阿哥讲解得口沫横飞,好生得意,但时刻不敢忘胤禛盯嘱,对於若曦的技术与圆明园的新种籽只字未提。
                  「十七阿哥,朕问你,这些新种籽的研制都是从何而来?」
                  「回皇阿玛的话,这些确实是儿臣与十八弟研制而成的。」
                  「总有灵感的源头吧?受过何人指导?」
                  「儿臣与十八弟在研制过程中,至工部请教过不少人,另外也翻阅不少古籍。」
                  「是啊皇阿玛。儿臣与十七哥原本想让蔷薇在二月绽放,给额娘祝寿,后来研究著就研究出兴趣了。有了蔷薇的先例,儿臣与十七哥想,要是稻作也能多次收成,那粮作歉收之地的百姓就能过上些好日子。」
                  康熙点点头,摸了把胡子,打消疑虑,让两人跪安。
                  (兰院)
                  「下个月就是万寿节,可要准备什麼?」
                  「我让高无庸去准备,你别操心,专心养胎。你这胎怀得辛苦,我听何太医说身子不如怀弘历时健壮,胎儿也不如弘历健康。」
                  「别听他的!我好得很!不过这胎确实奇,害喜症状一消,倒拼命想吃东西,胖了好多!」
                  「胖点好!才生得出大胖小子!你只管多吃多睡,好好养著。」
                  「可往年万寿节都我给你准备著,我怕高无庸...」
                  「别担心!就是高无庸粗心点都无所谓,前些日子我们太出锋头,这几日我顺著年节淡出朝政,你也正好藉口养胎低调些,皇阿玛已经在注意我们了。」
                  「我知道,就是弘昼我也不太常带他去寿康宫了。」
                  (乾清宫)
                  众人正讨论下个月的万寿节,老八一跪,积极请旨:「儿臣愿操办今年的万寿节,祝皇阿玛万寿无疆,请皇阿玛恩准。」
                  三阿哥未语,他只会弄文,这差事千万别落在他头上才好。
                  五阿哥与十二阿哥无所谓,他俩是最无所争的两个阿哥,无争到了常被遗忘的地步。
                  七阿哥好钱,一心一意是自个儿在外地的暗业生意,这事儿也最好别找上他。
                  九阿哥与十阿哥自然附和老八,一旁帮衬。
                  十四也想表现,他已能独当一面,可眼下兵部越来越忙,准噶尔势力已张狂到康熙不能容忍的地步,他还是少一事吧,否则忙不过来。
                  倒是胤禛的态度最异,还不等老九与老十开口,他竟然一跪,也道:「禀皇阿玛,儿臣也觉得由八弟操办甚好,八弟的办事能力皇阿玛是知道的,由八弟操办万寿节必定隆重不奢、盛大不糜。」
                  一众皇子皆疑,胤禛不仅未替自己争取表现的机会,还反过头来把机会让给老八。於是,其他中立皇子也响应,康熙惊见一众皇子难得同心,允了。
                  一众皇子退出,打十三离开后,胤禛出入都是孤僻一人。
                  「四哥。」
                  胤禛脚步一定,面上不辨心思。
                  「八弟。」
                  「四哥留步。呵呵。方才,过去万寿节一向由礼部操持,太子、四哥与十三哥督办,如今四哥出言相助,把好机会让给我,谢四哥。」
                  「八弟不必挂怀,八弟的才具是兄弟中拔尖儿的,相信这次万寿节定能办得皇阿玛欢喜。近年事情多,皇阿玛他老人家已经许久不舒坦,这次由八弟举办,让皇阿玛尝尝新。」
                  「四哥说的是,我必当竭尽全力。」
                  「嗯。时候不早,我先告辞,还要给皇祖母与额娘请安。」
                  「我也要去钟粹宫,四哥好走。」
                  (寿康宫)
                  胤禛去了太后那儿,十四前脚刚至,方才胤禛与老八说话时,十四已经先行,正确地说,老八先与十四别过的,十四不晓得老八要与老四说话。
                  太后难得瞧兄弟二人同在,心中甚慰,但太后精神不大行,三人讲没几句太后先歇下了,她还要留精神待会儿等弘昼。若曦进宫请安时会稍晚些,低调避开皇子、妃嫔们,同时稍近午时也刚好给太后备吃食。


                  185楼2013-02-19 18:11
                  回复
                    (乾清宫)
                    翌日,齐闳果真引得众臣力保八阿哥,康熙越是忌讳的,齐闳越引得众人往那头挤,康熙被气得当场昏厥,醒后愤而下旨,停八阿哥爵俸。至此,老八正式断粮,官奉、爵奉、米俸全停。
                    然而,正如八福晋之言,八贝勒府丝毫不受影响,不如十三被禁之初府上之乱,这让康熙怒上加怒,大清皇子是不许经营私业的,虽说每人暗里都有,胤禛也不例外,康熙也睁只眼闭只眼,晓得他们维持体面光靠俸银不够,但整府吃用还能如昔日饱足,可见其暗业规模之大!
                    (雍亲王府兰院)
                    「我都听弘历说了!那齐大人真奇了,就不晓得皇阿玛忌讳大夥同气连枝吗?」
                    「八弟既偏好众人力保,於是众人就力保吧。」
                    「八爷惘然了。」
                    回想历史,若曦面露惋惜之意,胤禛瞟了她一眼,可同时间若曦另外想起什麼要说,胤禛几不可察地收回视线。
                    「唉!还有那两只鹰!皇阿玛难道看不出来八爷是冤枉的?太明显了!」
                    「皇阿玛怎会看不出来。可看护海东青之人已死无对证。」
                    「会不会是十四...不对啊,当时是八爷要害十四...」
                    胤禛闻言,只觉莫名。
                    「为何是十四?」
                    「因为电视剧里演八爷要害...啊!嗯...我、我、我、我是说...说...据、据说...据...」
                    胤禛思想一会儿,灵感一个打算。
                    「海东青在西北挑齐后,上京途中曾经手兵部。」
                    若曦竟然恍然大悟,心中已认定这才是史实,电视剧演颠倒了。


                    188楼2013-02-19 18:14
                    回复
                      【上段解密】
                      「我都听弘历说了!那齐大人真奇了,就不晓得皇阿玛忌讳大夥同气连枝吗?」
                      「八弟既偏好众人力保,於是众人就力保吧。」
                      (胤禛给了若曦看似纯事实的话,其是他讲的是自己的手段)
                      「八爷惘然了。」
                      回想历史,若曦面露惋惜之意,胤禛瞟了她一眼,可同时间若曦另外想起什麼要说,胤禛几不可察地收回视线。
                      (胤禛在观察若曦对老八的态度,前世的阴影还在)
                      「唉!还有那两只鹰!皇阿玛难道看不出来八爷是冤枉的?太明显了!」
                      「皇阿玛怎会看不出来。可看护海东青之人已死无对证。」
                      「会不会是十四...不对啊,当时是八爷要害十四...」
                      胤禛闻言,只觉莫名。
                      (胤禛当然不解为何若曦突然说与十四有关)
                      「为何是十四?」
                      「因为电视剧里演八爷要害...啊!嗯...我、我、我、我是说...说...据、据说...据...」
                      胤禛思想一会儿,灵感一个打算。
                      (闻言胤禛晓得若曦又无意间讲起未来的事,但他才不管这些,只是想到一个办法可以全身而退)
                      「海东青在西北挑齐后,上京途中曾经手兵部。」
                      若曦竟然恍然大悟,心中已认定这才是史实,电视剧演颠倒了。
                      (胤禛从头到尾未说与十四有关,也未说与鹰死有关,他只是说出海东青怎麼从西北来京城而已,是若曦自己联想的,但却让若曦误以为这就是真相。)
                      所以,从头至尾,胤禛都在未说谎的情况下[两人有过不说谎话的誓言记得吗],误导若曦,首先不让若曦想到是自己做的,再者让若曦对十四产生不好的印象,同样地,胤禛对十四也有前世的阴影。


                      189楼2013-02-19 18:15
                      回复
                        【五十七】【恶性循环】
                        (八贝勒府)
                        老九并未查出什麼,处理两只鹰一事的王喜很谨慎,可老八这头倒有些齐闳的消息。
                        老八向李福要来一把小斧。
                        「唉!!爷!!使不得!!您要做什麼?」
                        「让开。」
                        八爷淡淡一句,李福还没反应过来时,抬手劈了一块砚台。
                        那是胤禛送他的。
                        古有四大名砚,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省南部各县洮河流域内的洮砚、河南洛阳的澄泥砚,其中又以端砚为首,且另有「南端北易」之说,「易」便指河北的易水砚。但在四大砚之上的,还有一种螺溪砚,台湾浊水溪所产,螺溪砚由於色泽雅美,发墨佳良,还能严冬不冻,贮水不乾,再加上当时往来台湾不易,螺溪砚被视为稀世之宝。
                        那年,八爷获赐府,胤禛来贺,带来此砚。此砚胤禛如何得来?那时康熙收复台湾,福建总督敬呈台澎三十六县军民土地降表之外,还带了螺溪砚到京,一众皇子中,康熙只赏了胤禛。
                        八爷一斧劈下后动也不动,好半天深呼吸一口,才让李福拿走斧头,砚台仍断碎在桌上,直到老九晚点到来,老八的目光从没离开过那块螺溪砚。
                        「八哥这是...」
                        「九弟,上回要你请宜妃娘娘出面的事儿,可成了?」
                        「喔!成了!人已安排好。可八哥,我可记得你后来反悔啊!说什麼到底都是一家人!四哥与我们也有兄弟情份什麼的!」
                        八爷忽然伸手摸著砚台残块,半年才道:「待胤禩如此者,非我族类!」
                        【注:1.砚台是古时君子之间互送的雅物,表示老四与老八再如何,在面上还维持君子的风度,故而后来老九说老八曾后悔一个使坏的计画。2.胤禛当时送如此贵重的砚台,也表示他看重两人的情份。3.老八砸砚,正式断了兄弟情份,他认为胤禛还得他如此是胤禛先逼他绝情的,非我族类的意思就是得而诛之,再无所谓什麼手段了。4.老八如此大反应,也是因为齐闳(音同起哄)的事被他知道,他应该已经发现此事不是十四所为,从头至尾都是老四导的一场戏,却把他害得如此沦落。】


                        190楼2013-02-20 01:18
                        收起回复
                          (永和宫)
                          「胤祯,额娘想让你帮个事儿。呵呵,额娘深居后宫,自然恪守妇德,可我的乳母有一幼子,唉,没什麼本事,养养马可以,你们兵部马场有没有缺?赏他口饭吃,也算为额娘给乳母尽了份心力。至於身家背景,你放心,我乳母与宜妃母家也结识的。」
                          「额娘严重了!小事一桩!前些日子御马场新进了好些宝马,正缺人手看护,既是额娘母家之人,还有宜妃娘娘担保,儿臣也没什麼好不放心的。」
                          (景山御苑)
                          「来弘历!瞧瞧这匹马!」
                          「哇!!皇爷爷,这匹马好俊啊!」
                          康熙带著弘历至御苑骑马,快四岁的弘历也该学点满人的功夫了。一名小厮迁来一匹高大的黑马,鬃毛浓密,毛色晶亮,一手就能抓起一大把。
                          「哈哈哈!这匹马朕赐与你啦!你给它取个名儿。」
                          「孙儿谢皇爷爷!孙儿给取...取叫亚历山大!」
                          康熙眉头一皱,什麼怪名字。
                          「这是个什麼名儿?」
                          「回皇爷爷的话,亚历山大是额娘讲的一个故事里的英雄人物,称霸了好多地方!」
                          「喔?你倒说说看。」
                          「要孙儿说,称霸好多地方的人,不一定配为英雄,可亚历山大在穷兵渎武之际,也晓得休养生息、延绵国祚,更懂得以民为本,使百业兴隆、礼教发达、育蛮民以文化、使天下一家!」
                          康熙倒好奇起来。
                          「当年,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按曹操的说法,普天下风流者只曹操与刘备二人。如今按弘历的说法,弘历认为古往今来,谁是英雄人物?」
                          「孙儿认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康熙大惊,向来听惯尧舜禹汤,弘历这词新鲜,简直把他捧上天,捧得还有道理。
                          「弘历,这阙词不该是你作的吧?」
                          「皇爷爷明鉴。这阙词不是孙儿写的,孙儿只是觉得它说得太对了。」
                          「喔?谁写的?」
                          「回皇爷爷的话,是阿玛写的。孙儿一回缠阿玛教写字,孙儿说让阿玛教写皇爷爷的功迹,阿玛想了会儿,就把著孙儿写了这阙词。」
                          「好!往后这匹马就是你的了!就叫...叫什麼来著?亚历山大?呵呵!好!来人!扶弘历上马!」
                          康熙没有再问下去,亚历山大的故事听不听也再无所谓,只见他略昂首,气宇微扬,指点之间,雄姿英发。


                          191楼2013-02-20 01:20
                          回复
                            【注:弘历说的故事就是Bucephalus与亚历山大的认识,Bucephalus是古代最知名的真实马匹之一,据记载Bucephalus原本野性难驯,不让任何人骑,亚历山大在一旁观察,发现它其实是怕自己的影子,於是与父亲马其顿国王打赌自己能骑。他先将Bucephalus调头面向阳光,顺利骑上去后让它奔策,慢慢培养出情谊。Bucephalus死於西元前326年希达斯皮斯河战役后不久,葬於今日的巴基斯坦的Jhelum,而该处的另一个城市Bucephala就是当年亚历山大为纪念爱马所建立的。】


                            195楼2013-02-20 01:24
                            回复
                              【注:惊马事件中,老八做了两件借刀杀人的事。】
                              1. 老八让老九去请宜妃使德妃安插人进去,安插的人还是德妃母家之人,又是十四安排的,就算日后查到小厮一家与宜妃也识得,但首先倒楣的是德妃与十四,变成十四要害侄儿、害手足。
                              2. 老八让弘历的马出问题时是接近康熙的时候,若单纯只摔弘历,大可不必等接近康熙之时,要不是成哲当时机灵,调了御骑的头,否则康熙的马若被惊也摔了下来,虽不至於死,但让皇帝伤著,还是摔马这种伤,弘历与胤禛一家子都是大罪,至於弘历这麼小的孩子有可能会被摔死,那无所谓,摔死就摔死,不摔死也没关系,一石二鸟了就好。


                              196楼2013-02-20 08: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