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以煤炭为资源的小县城。 上班的的生活是一样的,他们谈论着社会地位,谈论着有本事没本事,谈论着孩子,谈论着别人家的长短。无论三点一线的长短,电动车是每家的必备;儿媳妇大都被婆婆公公当做公主对待,小孙子被当做皇帝对待,公主和皇帝是说一不二,当然大多时候公主的发令权更大些吧。 结婚呢,大多很社会化,媒人介绍本着门当户对去介绍。事业单位一般都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公务员之类的,比较愿意和煤炭贩子来往;是比较赞同权比钱好的,比较赞同事业单位好过企业的;几乎所有回来的毕业生都会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之类的;大多呢,女孩子上了25就要被打折的,所以呢,几乎每个定下来工作的女孩子都要赶快相亲;但是呢,有的本科生回来老是考不上编制,也便老是嫁不出去,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了,全家都很痛苦的。 当然呢,如果是农村吧,以前家里都不太爱让姑娘读书,喜欢让姑娘挣钱去,然后家里就比谁家的姑娘给家里的钱多;都喜欢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一般盖得房子都很高,冬天很冷的;当然也有儿子走出来了,那老父老母就赚钱付首付等等诸如。 令我们这里人羡慕赞同的工作一般是考上公务员、法院、监察院之类的;我们这里人觉得工作是王道,什么本科生、研究生之类的,还不是一样考试才能进事业单位,所以大多赞同女孩子读完本科赶快考公务员什么的,然后趁着年龄小并且社会地位高,然后找个好婆家,哈哈~当然,如果考不上的话,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被统一归结为”打工“,年轻人打工一般是在超市、私人诊所、饭店、私人学校以及公益岗位和村官;中年人打工一般是跑保险,做保洁等等;当然也有人跑出去工作,也叫打工。 不得不说,我们这里人觉得自己省份很厉害,尤其是在考试,所以很多考不上本省公务员的都会说“我们省的要是去天津山西诸如省份考试,肯定考一个是一个”,这句话也是别人安慰落榜公务员的话。 关于子女教育,除了很有想法的父母,雷同的很。一般事业单位父母喜欢让子女入党,因为这是选调和公务员的好条件;一般喜欢炫耀子女在学校的成绩,喜欢作比较;农村教育上学的孩子大多是不要惹事,要自己创造远大前程之类的;这算是正常点的家长。还有些呢,家长本身就是当官的话,他们不太教育其他的,一般比较认为“不管手段是何,只要结果是自己想要的就行”,所以当官的子女一般都是高考移民混个大学,回来再混个事业单位公务员之类的~ 还有一些是我们不能说的特点,当然也是很多地方的通病,今天我就捡些不轻不重的说吧。 当然呢,这里不排除一少部分其他的,所以就没必要比照自己来说对错的。我们县的事业单位招考开始了,好多还木有“编制”的都在火热报名,心情也异常紧张,我写这个是想给这些备考的同学和辅导班同事缓解自身紧张,自嘲一下,想一想,考上了也不过是这样的生活,考不上生活也有了盼头,哈哈~考上了,你老妈肯定会赶快给你买电动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