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说名字没意思,谈谈我喜欢幻奏馆的理由
首先是凶手设置,反利用了暴风雪山庄模式,嫌疑人看似限定的错觉施展心理性圈套,把真凶排除在搜查圈外,很好的大构思,虽然因为刻意性读者容易看穿,但我觉得作者已经把误导的谋篇都做到位了,尤其全案的各出诡计都是在这个大框架下施展,一点也没有作偏离,第一幕杀人用伪装自动杀人装置误导真实犯案时刻,最后一幕杀人再用滑坡事故巧妙争取到,可以说是精密冷澈地把整部凶杀剧从序曲到终场全部划在自己拥有不在场证明的时空区间内,此外第二幕正解和第一幕伪解答同属自动杀人陷阱,亦起到掩饰第一幕手法真实性质的作用,但最终也因为第二幕这个实际独立的自动杀人陷阱,让侦探方找到了真凶不在场证明可以突破的条件
可以说这个案子中的犯罪计划性是相当高的,各出诡计与布局都有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的地方
栖龙馆与之比较,核心圈套和密室联系不大,此外同样是前人作家已百试不爽的技巧,栖龙馆独立杀人事件伪装连续杀人事件的设局没有做什么变化,而幻奏馆真凶规避于搜查圈外的构思则有独的到安排,就像悲恋湖传说的无面尸和飞驒机关宅邸的无头尸的区别,一个是最最基本单纯的陈腐用法,一个则是精心包装新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