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吧 关注:2,808,076贴子:58,511,399
  • 1回复贴,共1

SONY耳放PHA-1,附TF10,T70P,IE8加IPC,以及可能WALKMAN的听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在日本,现在PHA-1价格稳定在3万3左右这个段位,再加上最近人民币在日本很威武,觉得是时候出手了。再加上我用的耳机应该还是中端市场比较具有普遍性的,万人耳塞TF10,森海老旗舰耳塞IE8,拜亚的良心作T70P,播放器也是市场占有率代表性的IPC和SONY WALKMAN而不是国产神转,所以觉得稍微可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PHA-1的做工无可挑剔,这个和产地也没有什么啥关系了,对于特别喜欢吐槽产地中国的电器的日本人来说也很少拿这个说事。质感,手感,工艺都非常好,照片也多的是,我也没必要专门拍了。一句话,对于外观控来说这个耳放的外观已经可以值1000人民币的价值了。
线材都用的是配件附送线材。
我的听歌取向基本可以说是极端杂食。日本摇滚,欧美摇滚,中国摇滚加日本流行,新浪潮,电子乐以及一点点古典。
机体增益 低增益
先说说IPC吧。虽然很多人吐槽IPC的音质,但是我觉得IPC还是一个不错的播放器,音质上不是不可以接受,实用性则极强。特别是如果放自己独有的无损格式的话,我觉得裸听的效果比SONY WALKMAN自己的无损格式要好。
PHA1-IPC-T70P
用PHA-1接好数字转码线,先说说T70P加PHA-1加IPC吧,T70P是一个声音整体很中性的耳机,但比起拜亚以前的定位,可以说是音色比以前略暖,再注重无加工声音的厂家传统下还是有一点点润色的。并不是一个冷声系耳机。由于封闭式设计,声场不大,但也不算小,至少比起耳塞还是优势明显的。T70P的优点是能听到极其多的细节,不出怪声,中上部极好,低音弹性佳,下潜不错。缺点是一些音阶会有毛刺而且无论怎么煲也不会解决,低音如果听摇滚的贝斯的话可能觉得量会稍微小了一些。配合IPC的话效果就是细节基本都能听到,但是很模糊,有种在雾里面的感觉,加上IPC本身就是白开水,欠缺音乐感。
连上PHA-1以后,第一感觉是IPC传达的音乐感觉明显变暖了,人声有一点点前移,横向声场扩大,细节蹦出来的感觉不会觉得是为了蹦而蹦,整体的连接明显自然了不少。当然,我要说的是,一个耳放为一个耳机或者一套系统所做的贡献无论再大,是不可能改变大于你直接换一个耳机或者一个播放器的。提升很容易听到,但是只要耳机本身具备一定素质,要说耳放带来质变,T70P变T1或者HD650变HD800,很抱歉,没到那个程度。
PHA1-IPC-IE8
IE8说实话并不算我很喜欢的一个塞子,当年是真的没有听就买了,原因是觉得对动铁的TF10素质很满意,但还是想试试当时动圈的王牌IE8到底是一个什么感觉。IE8听感确实优于动铁,但对于一个主听摇滚以及电子的人来说,IE8对于电子乐器的表现我觉得是不够的,低音确实量大,下潜也深,但是颇有些有量无质的感觉。听摇滚会觉得略糊略不带感。人声不差但是也无亮点。所以我认为IE8最大的优点就是听感好,氛围有整体感,音暖所以听着不累。虽说被定义为古典塞,但我认为它听小编制是没有什么优势的,大编制由于耳塞里相当出色的横向声场所以感觉是不错。
言归正传,连上IE8,第一感觉是声音的立体感明显是加强了,也就是所谓的人声和乐器的分离,另外一点感觉明显的是IE8的整个音色我觉得变亮了,人声的位置我觉得从水平中间往下一个点升到了水平中间往上两个点的感觉。简单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IE8加IPC加PHA1的组合让IE8的效果变成有些接近IE80的感觉。不过遗憾的是,低音部分的亮点依旧是亮点,但缺点也没啥改进。突发奇想从日式摇滚无损换成了一首罗大佑的无损自选集里面的恋曲1990,感觉在变亮的同时密度也增加了,但同时这种具有攻击性的感觉可能会让听歌的感觉变得有些疲劳。
我不认为PHA1是特别适合IE8的耳放,但是如果你很喜欢IE8或者有IE8却基本不用,PHA1会给你这条耳塞带来一些足够的新鲜感,简单来说,你可以说等于拥有了IE8和一条很接近IE80的两条塞子。
PHA1-IPC-TF10
不单是中国,同样也是日本占有率极大的一条中高端动铁耳塞,无他,白菜价,素质就算再不喜欢的人也不会说毫无是处,自然在这个价位拥有很大的群众基础。我对TF10确实比较有感情。偏清冷的音色,优秀的解析,低音的弹性,不过于夸大人声地位的调音取向,没有上限的高音区,确实很适合喜欢纯电子音乐和摇滚的人。TF10的优点是解析,纵向声场,合理的人声位置,低音的弹性和质量。缺点是悲剧的横向声场,乐器分离还原导致的衔接不自然,人声无感情。
接上PHA-1,悲剧的横向声场依旧悲剧,而且有一些挤得更密了的感觉,但是听感上貌似比起以前整体性有了提高,后来我一想可能正是因为听感上乐器的衔接变好了,其横向声场不足的毛病反而也就更突出了。我觉得值得一说的是人声的进步,可以切实感觉到变亮变前。低音说实话我觉得貌似有点接了不如不接好的感觉,厚度增加了但是下潜度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有点不自然。
总体来说,对于TF10的变化是IPC环境下听感的改善,乐器衔接更加润滑,声音有了一些SONY特色的暖染色,使TF10变成了更能讨好市场更加流行的感觉,但是优秀的解析和TF10出色的速度感都还在。可以称为弱化版的TF900踢飞10还魂版。
一般来说,作为一个耳放,达到一定级别以后会认为不加什么润色的如实放大是最出色的,但是PHA作为肯定会系列化的一个耳放产品,SONY对于它还是打下了很明显的SONY烙印,暖声,低音量的增加,润滑,这些都是SONY声色的传统特色了。作为耳放本身PHA1是一个不错的耳放,但是作为2000多人民币的价位,它不是绝对出色的第一选择,但是作为一个耳放解码一体机,我认为它已经非常出色。因为我必须说的是,如果说PHA1连什么真的可以说是一耳朵的区别,绝对是数码传输连电脑,FOOBAR不用插件,也绝对让你体会到一耳朵清晰度的提高。
WALKMAN以后有机会再说吧。个人觉得明显搭配起来比IPC要合适。毕竟是自家亲戚。


1楼2013-02-07 16:14回复

    还是上张图吧。毫无美感,不过机器本身却是很好看就是了


    2楼2013-02-07 16: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