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去教会的牧师传道。提到什么才叫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是每天早上5点起来工作,晚上23点结束工作,才叫做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当忙忙碌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闭上眼睛想一想,我的人生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记忆呢?有时候当我们停下脚步,看看天空,看看路边的街景,让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才是珍惜我们的生命。
做事如同要射中靶心,不是要以射中靶心为目标,射中了可是是别人的靶心,那也是错的。而是要以正确的方向来射出箭才是对的。无论力度够不够,也不管最终射到了几环,发出的箭起码都与目标更接近,如果方向相反,那射的越有力度,反而距离目标越远。这就好比一个人聪明,但是用在帮助别人,和用在犯罪,这就是截然不同的方向。
即使获得了再多的收益,再大的财富,看着非常的富有,心灵也是空洞的。即使有这再大的权利,有着无比强大的武器,如果方向不对,也是邪恶的。
而反过来,如果方向对了,那拥有什么都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真正在乎的是如何才是朝向正确的,是朝向真理的。个人是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哲学与神学的基础都是局部与整体。
哲学是人类对于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是一种带有反思性质的学问。从主观唯心到机械唯物,是从个体到整体的视角转换。一生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唯物的,先有整体再有个体,先有大自然,才会有作为个体的人存在;另一种唯心的,先有个体才有整体,先有个体的人,才能认识到大自然的存在。站在哲学两极的就是局部与整体,一与全的关系。
这里特指以唯一真神为信仰的神学,如基督教。将个体与神连接,来理解,来爱别人。这是解决个体与个体差异的最有效方式,建立在整体的认知上。人=》上帝,两者建立的关系;人=》上帝=》人,三者建立的关系。人代表局部,上帝代表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用自己的灵魂去直接与别人的灵魂碰触,只能通过包括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事件这种上帝来相互做灵魂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局部与局部想直接建立关系是错误的连接方式,必须要经过整体上帝。
上帝就是整体,我们是局部,若我们心中无上帝,如果把自己当整体就是把自己当神,或者把别的局部当整体,这样就依然是矛盾的,因为局部和局部是存在矛盾的,唯有整体对所有的局部是没有矛盾的。我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局部社群,而都属于一个名为大自然的整体。所以我并不需要强迫自己进入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社群,我时刻都出于整体中,所以我并不需要被胁迫,只需要保持自我,我就已经在这个真理中了。
从乱扔垃圾到闯红灯,我们总是在受到别人的影响。当我们看到别人乱扔垃圾,我们指向那人,便会有我不扔岂不是吃亏的想法。当我们看别人闯红灯,我们指向那些人,便会有我不闯红灯岂不是很没面子。只有当我们指向事件,闯红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行为等等是对还是错,用自己的理性发自内心的去做我们认为对的事。个体指向个体,是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错误上,只有把问题指向事件指向整体,我们才能够把行为建立在真理上。不要看着别人否定自己,那样你的灵魂将不复存在,你的生命将本末倒置。
整体对其局部是包容的,是可知的。如同实数R对0在哪里、1在哪里都是可知的。而宣称爱整体的不爱其局部是不可能的,所以爱国不爱其每个人是荒谬的,爱上帝不爱所有人是荒谬的。矛盾的产生,0会嫉妒1为什么那么瘦,1会嘲笑0为什么那么胖,矛盾的根源在于局部的不兼容,而R对其局部都是兼容的,所以R会理解每个局部个体,因为R都知道都理解都包容,所以R爱0也爱1。
个体与个体会存在各种不兼容性,这终究是人与人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对于理解“善”与“正义”存在矛盾的根源。而唯有整体是兼容所有个体的,但是任何一个个人都无法达不到整体,那不如我们用“无知的面纱”的特性,假想一个整体结果,如同上帝或大自然对一切的可知性,这样我们就会理解到,虽然我们存在自由选择,但其背后的一切都是具有必然性。如果我有着和对方同样的生理条件,有着与对方同样的经历环境,那我和他就没有分别了。假如我同时拥有所有人的记忆会怎样呢?这必然性能促使我们能体会到,对方的经历所给对方带来的生活选择,那种必然就如同我们自己再自己人生中的选择的必然性一样,也必然带来给予对方的理解、包容与尊重,如同我理解、包容、尊重、爱自己那样。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