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吧 关注:10,159贴子:258,165

【姆岑斯克坦克伏击战】战役介绍及求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卡图科夫镇楼


IP属地:日本1楼2013-02-12 10:25回复

    时间:1941.10
      部队:苏军独立坦克第四旅
      背景:台风战役
      10月4日独立坦克第四旅奉命从莫斯科郊区出发,沿铁路运往姆岑斯克。第一梯队于次日到达指定地带,在沿图拉至奥廖尔公路的两侧阻击德军,其余部队仍在行进中为创造组织防御的有利条件并阻止德军对转入防御的各分队实施突然袭击,旅长向奥廖尔市方向派出两支强大的侦察分队:一支由十辆坦克和搭乘坦克的一个步兵连组成(a),另一支由8辆坦克和一个步兵连组成(b)。傍晚,坦克旅和配属的85高炮营、混成营全部到达指定地点。当夜在奥廖尔东北5km的正面上,利用地形构筑防御工事,对所有坦克进行了伪**侦察队埋伏在姆岑斯克至奥廖尔沿途的公路一侧。当晚德军一个团纵队向伏击地带开进。侦察队在德军进至坦克炮有效射程时开始射击。击毁坦克数辆俘获3名俘虏装甲车一辆。经审俘得知:进攻的德军是古德里安集群的第3、4师及一个摩托化师,距离仅12-15km。因此坦克第四旅是在独立方向上于极短时间里组织防御的,而且距己方步兵兵团较远。为此该旅编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摩步营、反坦克炮营和配属的内务部34团混成营,第二梯队是坦克4团主要用于设伏和反冲击。
      摩步营和混成营个连并列展开:每营加强一个坦克排,坦克占领防御阵地侧翼;摩步营配属反坦克炮4门。在第一、第二梯队之间有中型坦克设伏。正面反坦克密度为每公里12个单位,公路方向为每公里20个单位。
      旅的37高炮营,担负防空任务,主要用于掩护第一第二梯队和指挥所使其免遭空中突击。同时向侧翼派出了设伏坦克和配属的步兵
      10月5日晨德军在进行炮火突袭后,以一个团的兵力在100辆坦克的引导下,成纵队由奥廖尔向预伏地带开来。坦克第四旅突然对其进行猛烈射击。德军顿时队形打乱,步坦协同失调。苏军抓住战机发扬火力,击毁坦克11辆,德军被迫撤退。坦克第四旅当夜转移到第一军人村地域,在姆岑斯克至奥廖尔公路两侧设伏。
      10月6日早晨侦查发现,德军150辆坦克向姆岑斯克方向开进。德军进入防御地带时展开战斗队形,从行进间发起进攻,约50辆坦克突入苏军防御地带,防守该处的一个反坦克连损失惨重。德军以为已经突破了苏军的防御,便大胆的向前推进,随即落入苏军的伏击圈,德军伤亡惨重狼狈而逃。经过12小时的激战坦克第四旅击毁德军坦克43辆步兵500人。德军被迫后撤一公里,并在一片洼地重新集结。傍晚,路过的一个火箭炮营主动请战,旅长当即命令向集结在洼地的德军实施一次齐射,德军又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是役坦克第四旅仅损失坦克六辆但摩步营和反坦克炮营损失较大。
      10月6日夜,坦克第四旅撤至工人新村东北侧,重新布防。7-8日德军派出小股部队进行战斗侦查。
      10月9日,德军出动轰炸机对坦克第四旅防御地带进行空袭,被击落5架。尔后,德军坦克掩护一个团的步兵向中路和左翼展开进攻,但遭到顽强抵抗,德军又从左翼迂回。遭到伏击坦克和第二梯队的伏击,战斗持续8小时。德军损失坦克33辆步兵两营。
      10月11日坦克第四旅奉命撤回。在战斗中共击毁敌坦克133辆歼灭步兵一团,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坦克第四旅被改编为近卫坦克第一旅,32名官兵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IP属地:日本2楼2013-02-12 10:25
    回复
      求助:
      1 姆岑斯克市区是否需要防守?从史实看似乎不用
      2 堵兵门堵半个是否有用?出兵时会不会绕道?
      3 死守阵地不撤退,是否会影响剧情的触发?(我的阵地在工人新村-东南高地-姆岑斯克东南小镇旁的小高地一线)
      @霍亨施道芬师 @玩二战游戏 @王法拉 几位老兄应该打过了吧……


      IP属地:日本3楼2013-02-12 10:32
      收起回复
        目前堵兵门赢了一次,正统打法暂时无力。平原旷野,地雷打法需要极大覆盖范围,容易死机。据说开局不进攻德军,可以无限拖延剧情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3-02-12 10:32
        收起回复
          另外堵了兵门按剧情提示就好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3-02-12 10:33
          收起回复
            其实这个很尴尬,堵了兵门太简单,不堵兵门太要命。再有5到10台T 34,不堵门也能横行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3-02-12 10:46
            收起回复
              好吧 不操作了,布好阵以后挂机,当电影看。看还死不死机。


              IP属地:日本7楼2013-02-12 17:27
              回复


                hc830101
                在这里把《姆岑斯克(1941.10)》的一些细节回忆一下,这张图时间更早,所以记忆更为模糊
                1、地图最右侧的仓库的触发条件是开局10分钟内派至少10人到达仓库,则仓库全员加入。10分钟内无人到达则仓库人员再不可能加入,但无人占领的装备依然可以拉走。后期版本上我在仓库门口放了一个隶属于我军的平民,算是提示。
                2、在第一军人村的防守任务结束后,最左面的仓库会被德军占领,但无关大局。
                3、四门火箭炮如果全军覆没会触发失败条件,但应该没人会犯这个错误。
                4、任务初期有些德军轰炸机会绕过苏军防线直接飞往姆岑斯克,注意保护卡图科夫上校。
                5、伊万诺夫科耶的仓库如果过早失守不会导致失败,但会招来几批德军直接进攻姆岑斯克的车站。
                6、任务开始后的第一批增援步兵部队是满经验的老兵,历史上是一支空降兵部队。
                7、从第一军人村的防守任务开始,德军会有重炮参战。重炮周围有坦克和88炮护卫,以地面部队直接反击德军炮兵阵地会招致德军的空袭一次。另,如偷袭成功,被消灭的炮兵部队会被重新补充一次。
                8、撤退比进攻更需要技巧,这张图中撤退的过程中仍会遭到德国人的追击,并且撤退的目的地或者道路有可能会被的军提前占领。
                9、地图跳出的原因应为敌军步兵过多或玩家水平过高导致我军伤亡过少。因为地图过大,所以敌军援军行军时间过长,而我比较追求敌军的进攻密度和多个方向的突击,导致地图上淤积的单位过多。如果将敌军步兵数量减少20%应可解决这个问题。但不建议减少飞机数量,德军的空袭是这张图的主要乐趣之一,历史上战争初期德军的俯冲轰炸机也确实极为恐怖,另外历史上独立第四坦克旅在姆岑斯克保卫战中曾经打下过8架德国飞机。
                10、早期版本上我曾经为堵口设置过惩罚脚本——全地图所有单位全部划为盟军,只有卡图科夫上校仍归自己指挥,此脚本后来被删除。
                11、此图最初为2.74版本下制作,2.75版本下T-34战斗力下降导致本图难度提高。
                12、我军的主要重武器来源:开局的两队T-34,一个KV坦克连,一个轻型坦克连,一支轻型高射炮部队,一支重型高射炮部队,溃退到仓库的几辆老爷车,最右面仓库里的重武器,两支摩托化步兵携带的牵引火炮,来自图拉的一支混合炮兵部队和四辆喀秋莎。另外,在防守第一军人村东北的高地的时候会得到一批T-34的支援,历史上这批坦克来自邻近的另一个坦克旅。在接到全线收缩防守姆岑斯克的任务的时候,会得到一支后勤部队的支援。
                13、本图在刻意模仿德军的进攻套路,自认为还原的还算不错
                14、本图和普罗霍罗夫卡的两张图的脚本都曾经在论坛上放出过,应该有人拿到过。
                15、本图在被要求放弃姆岑斯克后的任务是,撤退过河,阻止德军过河,同时从图拉方向有援军赶到,用来防守通向图拉的道路,阻止德军接近图拉。防守任务完成后,卡图科夫上校被要求到电台(就在河边的雷达站)向上级汇报情况,全图任务结束。
                16、历史上卡图科夫上校此战后回到莫斯科后的第一件事是被送到医院切掉了一个肾——由于严重的肾病。
                17、个人窃以为最适合古德里安的坦克是苏联的T-34.


                IP属地:广东8楼2013-02-12 22:43
                收起回复
                  @王法拉 王兄:
                  抱歉还要再麻烦你一下。雷达站在那儿?
                  目前打到了放弃姆岑斯克,退过河北岸,自从图拉近卫迫击炮营撤退后未见死机。其实只要微操不太多,注意尽可能减少双方裸兵,死机的风险也不大。感觉此图德军兵力确实应该减少,历史上只消灭133德军坦克,可此图到现在我已消灭300+。为增强游戏性把敌人兵力增加一点没问题,但是我觉得200一下一点,也够了。我这还是堵了兵门的。还有战损比大概怎样比较合适?现在大概有10:1,太低了吧。。。。。应该损失多一点。。。。。现在我的轻型坦克营和独立营还被堵在兵门外面,后面应该简单了吧?


                  IP属地:日本9楼2013-02-14 14:18
                  收起回复
                    这货绝对是坦克第一战术指挥官
                    古德里安,曼斯坦因都在他手里吃了大亏
                    坦克伏击战术的发明者,战损比tm高....


                    IP属地:广东10楼2013-02-14 16:12
                    收起回复
                      EZ拯救世界吧


                      IP属地:泰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3-02-14 22:09
                      收起回复
                        感谢大家的帮助,此图我已通关。顶住第二次暴病高潮之后,基本就已经赢了。后面德军完全是强弩之末了,对图拉公路和奥普图哈河大桥的进攻力度很小。至少要堵3个敌军兵门,同时尽量利用装甲车和机枪消灭德军裸兵。注意一下河上的浅滩,貌似会有德军试图从此地过河。


                        IP属地:日本13楼2013-02-16 13:36
                        回复
                          战役介绍补充:刚刚看了一下古德里安回忆录。据说在姆岑斯克地区于独立第四坦克旅作战的是德军2个装甲师和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不过应该不是这三个师的全部。主要是德军第四装甲师,据古德里安说该师损失惨重。此战使德军迅速向图拉推进的计划破产,并首次显示出T34强于德军坦克。


                          IP属地:日本14楼2013-02-23 1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