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吧 关注:156,074贴子:1,236,263

【求破】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无心行恶随恶不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言法律是为道德尺,命题中“随恶不罚”触及法律却不触及道德。如何判定?求破


IP属地:山东1楼2013-02-13 11:10回复
    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2-13 11:42
    回复
      打错字了 是虽恶不罚


      IP属地:山东3楼2013-02-13 12:45
      回复
        黑夜你想说的应该是触及道德却不触及法律吧。。。【触及法律了的话必然会受到相应惩罚的呀】
        法律是对于最广泛的人民进行的社会规范约束,其要起到的目的是在最大的程度上约束人民行为,维护社会和谐,保障社会公平,说的再简单点儿,法律就属于他律。而道德则不同,而道德则是一种以自我约束为主导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是根据不同地区的人的文化背景而产生的,是一种自律。比如在我们看来吃猪肉是很正常的事,可在回族人看来这就是一种大不敬。那么,法律能规定人不吃猪肉吗?当然不能。法律服务的是全体人民,而非一个个小部分的群体。因此法律相对更具普适性,而道德规范则要靠人们自己来遵守。比如在回族聚居区,我们可以避免食用猪肉来遵循回族人民的道德规范。但如若我们真吃了猪肉,我们也只是会遭到当地人民的厌恶,却不会招致法律的制裁。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2-13 15:01
        收起回复
          既然是无心的,又怎么会是恶,应该是过。


          5楼2013-02-13 15:22
          收起回复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法律和道德起的作用是什么。而这也是我在说明虽恶不罚的关键所在。首先,我们可以把道德准则很清楚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包含于法律之中的,剩下的一部分是在法律条文的范围之外的。对于法律条文之内的,这样的恶是虽恶必罚的。而对于今天要说的虽恶不罚,那明显是针对不受法律强行约束的那一块道德而言的。于是很简单,法律的存在是为何?为了保障社会最基础的秩序不遭破坏,保障人民最基本的人身利益,保障社会最基本的正常运作。也因此,法律是最基本的,大方向上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执行力。而道德【现在代指不包含于法律中的那部分,后面同样如此。】,则是人们为了实现更好的自我价值而进行的一种自我约束。【道德最终必然要靠自律,因为道德不具有强制执行力】道德并不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够遵循。能人人遵循那敢情好,社会文明程度必然会达到极高的高度。但是不能人人做到那也无妨,因为那不会影响社会的运转,只是社会文明程度显得不是很高罢了。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2-15 23:56
            回复
              比如不随地吐痰,黑夜你承认这是一种道德规范吧?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不随地吐痰,那么社会会显得很是文明,给人感觉也很好。但是如若不能做到这点,那至多也就在大街上会有些痰而已,至多令人对你产生厌恶而已,但我相信一个社会不会因为区区一痰而停止运作吧?可是,那法律却不同。就拿行凶杀人来说吧,如若真有人天天拿着把大砍刀在路上杀人还没人管的话没人惩治的话,那是不是没人敢去那儿了?如若那里是重要的贸易交易处,那么社会经济流动是不是会造成影响?当然这还是小问题。如若导致了社会恐慌,那不就要造成社会动荡,影响社会运作了吗?所以整合来说,法律是必须遵循的,而道德则是部分必须,部分可以宽容处理的。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2-15 23:57
              回复
                按照思修的说法,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


                IP属地:四川8楼2013-02-16 00:27
                回复
                  这句话说的好。。。但这个有心无心还是需要仔细界定一下的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2-16 02:18
                  收起回复
                    这明白出自道德经:道无为而有以为,德无为而有以为。先弄明白道德经才能辩。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它不会要求人们怎么做,但实实在在影响人们行为,无心没有刻意追求什么。德相比道,有以为,有一个“道”存心中了,是有形的道,绝不是道。举简单例子:我们天天起来刷牙洗脸,习以为常。没什么规定必需这样做,你也不去想为什么这样。这是很自然存在的道,你肯定这样做,而不洗脸就别扭。这是道已经存在了。然后说德,没人要求没有规定要天天洗脸,但仍然坚持做。为什么要这样,为了讲卫生为了好形象面对别人。两者好象没有什么区别,肯定有你是否有懒惰时候,今天不用出门,也没接触脏东西,就不用洗脸了。这就是有心行善结果,外在奖励对行善结果来说,给了善一个形式,真正行善不需要奖励,奖励也无益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2-16 07:34
                    回复
                      【6楼】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法律和道德起的作用是什么。而这也是我在说明虽恶不罚的关键所在。首先,我们可以把道德准则很清楚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包含于法律之中的,剩下的一部分是在法律条文的范围之外的。对于法律条文之内的,这样的恶是虽恶必罚的。而对于今天要说的虽恶不罚,那明显是针对不受法律强行约束的那一块道德而言的。于是很简单,法律的存在是为何?为了保障社会最基础的秩序不遭破坏,保障人民最基本的人身利益,保障社会最基本的正常运作。也因此,法律是最基本的,大方向上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执行力。而道德【现在代指不包含于法律中的那部分,后面同样如此。】,则是人们为了实现更好的自我价值而进行的一种自我约束。【道德最终必然要靠自律,因为道德不具有强制执行力】道德并不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够遵循。能人人遵循那敢情好,社会文明程度必然会达到极高的高度。但是不能人人做到那也无妨,因为那不会影响社会的运转,只是社会文明程度显得不是很高罢了。
                      【黑夜回复】阁下所言“虽恶不罚”其实也体现在法律之内如“误杀”“正当防卫”等。好吧,我自己破吧。


                      IP属地:山东12楼2013-02-16 11:31
                      回复
                        【7楼】比如不随地吐痰,黑夜你承认这是一种道德规范吧?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不随地吐痰,那么社会会显得很是文明,给人感觉也很好。但是如若不能做到这点,那至多也就在大街上会有些痰而已,至多令人对你产生厌恶而已,但我相信一个社会不会因为区区一痰而停止运作吧?可是,那法律却不同。就拿行凶杀人来说吧,如若真有人天天拿着把大砍刀在路上杀人还没人管的话没人惩治的话,那是不是没人敢去那儿了?如若那里是重要的贸易交易处,那么社会经济流动是不是会造成影响?当然这还是小问题。如若导致了社会恐慌,那不就要造成社会动荡,影响社会运作了吗?所以整合来说,法律是必须遵循的,而道德则是部分必须,部分可以宽容处理的。
                        【黑夜回复】好吧基于公共道德,在一定场合下是要罚款的,这也是一个法规约束道德的依据。其次小众化的违反公德并不能阻碍社会的运作,最多拉动文明程度而已。阁下洋洋洒洒几百字,细化了道德和法律,但是并没有例证出“触及法律但不触及道德”是合理的。。。


                        IP属地:山东13楼2013-02-16 11:38
                        回复
                          【10楼】这明白出自道德经:道无为而有以为,德无为而有以为。先弄明白道德经才能辩。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它不会要求人们怎么做,但实实在在影响人们行为,无心没有刻意追求什么。德相比道,有以为,有一个“道”存心中了,是有形的道,绝不是道。举简单例子:我们天天起来刷牙洗脸,习以为常。没什么规定必需这样做,你也不去想为什么这样。这是很自然存在的道,你肯定这样做,而不洗脸就别扭。这是道已经存在了。然后说德,没人要求没有规定要天天洗脸,但仍然坚持做。为什么要这样,为了讲卫生为了好形象面对别人。两者好象没有什么区别,肯定有你是否有懒惰时候,今天不用出门,也没接触脏东西,就不用洗脸了。这就是有心行善结果,外在奖励对行善结果来说,给了善一个形式,真正行善不需要奖励,奖励也无益
                          【黑夜回复】不思、不教、不化是无为。道家的无为是以教化的形式出现的“引众从流”。所以道德经的“阴阳论”是“有为”的推行“无为”。
                          而后您做了个针对性较强的类比,您的习惯可以视为“道”,但“德”无从示明啊。
                          阁下又言“真善勿勉”就社会公德上如何正面价值化呢?真善可不受勉,但“善必有报”也不仅体现于精神层面,这是社会功德的许可和褒奖。


                          IP属地:山东14楼2013-02-16 11:50
                          收起回复
                            其实这句话体现的重动机,轻结果的倾向


                            IP属地:上海16楼2013-02-18 16:49
                            收起回复
                              你们在辩论道德?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2-20 10: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