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给各位朋友同行拜年!感谢大家一年来的支持和关注!祝蛇年吉祥幸福安康!
王克举恭贺!

(二)对国外艺术大师的借鉴
1、色彩的华章
毛岱宗在《王克举其人其画》一文中说:“他的画非常“洋”、“洋”中带有“东方意味”。“后期印象主义”对他的影响比较大。这种“洋”,是他接受表现主义的方法后回归东方精神的表现,有些高更的味道。”
也有人评论王克举在早期完成的作品中有种“土味”,我想这种“土味”指的是一种地域和时代赋予的特定的文化气息,是对艺术家作品艺术气质的某种概括。这种“土”应该包涵着中国北方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因素,“洋”则是时代的印记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王克举摆脱叙述性的描绘之后,色彩的表现变得愈发的纯粹起来,这不光要归功于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要归功于外国美术史的认真钻研,梵高、高更、塞尚、维亚尔、毕加索、康定斯基等等一连串在美术史上闪亮的名字都影响过他。例如,在《色彩印象语言》一书中王克举说到:“创作时我几乎不刻意追求画面的空间感,只讲求画面色彩关系的处理和画面各种对比关系的层次安排”就是受到塞尚把画面空间中距离很远的几个平面联系在一起和马蒂斯色彩的单纯化与平面化研究的影响。另外梵高的笔触、维亚尔画面的色彩构成等也给王克举很大的启发,在他的风景油画中,长短不一的窄面宽线、大小方向不同的格式的点和面,组成了一幅幅自然和谐色彩的交响,奏响着他心中色彩的华章。
2、理性的构成
风景油画艺术形式的规律在于点线面、色彩各要素之间的安排,还有节奏、笔触、肌理等的运用。对于王克举,一幅作品重要的不是题材情节故事,而是画面本身结构的安排。康定斯基认为,精神因素才是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艺术家内在精神的体现,艺术作品要传达出各个事物“内在的声音”王克举倚重于使用线条、块面,强化色彩本身的表现力,用线条来塑造对象的特征并以此构筑画面的基本结构,用色彩表现空间与塑造形体,从而表达出自己内在的声音。
受到立体主义的启发,他的画面很少受到客观物象的限制,重视画面各种因素的剪裁和组合,讲究各种有效的对比关系。告别了颇有成就的过去,他开始了新的语言形式的探索与研究。企图用更加纯粹的绘画语言建立起画面的新的结构形式。王克举说:“我从绘画语言中寻求突破,研究绘画的视觉形式因素,寻找画面结构的关系以及形与形、色与色、线与线的组合关系,抛开情节性和思想性,通过笔意和色彩把情绪直接带进画面中去,这样就拓宽和强化了绘画语言的可变性及画面形式因素的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