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忘吧 关注:22贴子:1,538
  • 6回复贴,共1

强身健体,净化身心,启迪智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2-16 08:58回复
    下蹲


    2楼2013-02-16 08:58
    回复
      养生一定要简单》三、正脊椎 站桩补肾法
      最简单的补肾法就是站桩。
         我的老师最喜欢的就是站桩。因为都属于道家仙学一派的,他的方法跟武国忠推崇的基本差不多,早上起来,对着太阳,随意地静静地曲腿站住,双手在胸前虚拟着抱住太阳,全身放松下来。站桩时,你可以用意念把从红彤彤的太阳放入你的丹田部位。这么个简单的动作里,手掌的劳宫穴、脚掌的涌泉穴都被调动起来了,一个属于心经,一个属于肾经,是两大要穴。当然,这个站桩还要使胸部、腹部和背部充分放松,照顾的是任督二脉,基本上对全身都有好处了。
         另有一种“补肾操”也很实用而简便,做法是:先松松腰,轻轻旋转一下腰部,然后挺直腰板做下蹲动作,并将意念集中在腰部,也就是命门之所在,下蹲就是有效按摩命门并补肾。下蹲站起时,意念则集中于头顶的百会穴处,感觉自己的头上有一根线提拉着,长期这样做就会有一个挺拔的意念在。久而久之,人也就挺直了。
         王唯工教授推荐的松命门又补肾的方法是:面对墙半蹲站好,胸口尽量去靠墙,这样既补命门又补肾。
         补肾太重要了,所以自古就传下来很多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经验积累而传下来的,一般来说至少不会有坏处。我自己的体会是,不论哪种补肾功法,做一会儿口腔里就应该会有唾液产生,满口生津,千万不要把这些唾液吐掉,它太宝贵了,这是你的身体产生的“玉液”,就让它在口腔里润上一润,再徐徐咽下去,同时体会到你是在用的玉液灌溉五脏六腑,一直滋润到丹田,这就叫“玉液还宫”——它既在生阳,同时也在补阴。


      3楼2013-02-16 09:00
      回复
        下蹲运动对人有很多好处:做下蹲运动能健肺,下蹲时,下肢血液会更快地回流到心脏,从而可促进心肺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下蹲时,人体两个最大的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会折叠到一定程度,而其他部位的肌肉也能得到活动,这能有效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及小腿抽筋等症状。


        4楼2013-02-16 09:01
        回复
          下蹲运动能强身健体大家都知道,但如何科学锻炼,通过下蹲运动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未必人人都明白。
            大家都知道,多享高寿的日本人,喜欢席地而坐或下蹲干活,腿腹之间肌肉经常受到挤压,赘肉也没有生长的空间;农民大多蹲着干活、吃饭及聊天,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的下肢更粗壮有力,身体素质也更好。下蹲虽然看似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方式。在你摘菜、看电视、看书的同时,都可以蹲下去,尽管有人会觉得不雅,也不一定比坐着舒服,却可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健身效果。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可以说双腿是身体的交通枢纽。两条腿有人体50%的神经、50%的血管,流淌着50%的血液,它是连接身体的大循环组织,是人的第二心脏。心脏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向全身各个部位输送血液,负担极其繁重的任务;解救心脏的“超人”是肌肉。肌肉运动就像按摩一样,有助于水分的输送。因此,多做腿部肌肉运动如走走路、爬爬楼梯都是有好处的,经常做下蹲运动好处会更多。
            我坚持做下蹲运动二十多年,换得来的是腰腿灵活自如,很少有疼痛感,这说明腰腿的骨骼、肌肉、运动神经以及运动中枢生理功能比较良好。我今年73岁,走路轻快,腿脚灵便。美国科学家认为,从走路便可判断人的健康状况。如果一个70岁—79岁的老人,一次可步行约400米,就说明其健康情况至少能让他多活6年。老人每次走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走得越轻松,那么他的寿命就越长。现在我每次行走都在2000米以上(每天行走6000步),不喘不累,轻松舒畅。看来我还能多活十年、二十年。
            我体会,做下蹲运动好处很多,不但能锻炼肌肉,对关节也很有好处。做下蹲运动时,大腿与腹部肌肉碰撞,臀部肌肉收缩舒张运动,腰部屈伸运动,对腹部疾病以及腰椎退行性病变都有很好的预防和保健作用。深蹲(全蹲)对整个下肢和躯干都有强烈的刺激,是提高腿部力量的最好动作,而腿部力量对于全身力量来说是最重要的,潜力也是最大的,还能很好地促进全身力量。
            下蹲运动时,人体两个最大的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会折叠到一定程度,而其他部位的肌肉也能得到活动,这能有效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及小腿抽筋等症状。下蹲运动还可增加腰、髋、膝、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延缓关节老化,增加背、腰、腿部肌肉的力量。此外,这种运动对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经常做下蹲运动确实对心脏有益,下蹲时,通过双腿肌肉对血管的挤压作用,能加快静脉血液回流,站起来时,双腿肌肉放松,动脉血又快速流入原来被挤压的下肢血管里。这样一蹲一起、肌肉一紧一松的下蹲运动,相当于为血液循环增加了一股动力,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可以使下肢血脉通畅,筋脉得到濡养,故有“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之说。下蹲运动还可缓解动脉硬化、降低血脂、消耗脂肪,因此,它也是一项很好的减肥方式,特别是腰、臀部、腹部减肥。我腰围最大时达3尺2,现在只有2尺6,效果很明显。同时,下蹲运动又是一种很好的内脏按摩,能有效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缓解腹部瘀血,缓解视力疲劳,防止近视及视力衰退。它对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稳定血压,调整内分泌紊乱,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从中医理论来讲,下蹲可使人体经络相互挤压,从而形成自体经络按压的状态,有利于气血流畅,可减少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病率。
            下蹲运动还能健肺。常做下蹲运动对改善肺功能、预防肺部疾病非常有好处。下蹲时,下肢血液会更快地回流到心脏,从而可促进心肺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另外,下蹲动作使腹内压增大,膈肌上抬,胸腔缩小;起立动作使腹内压减小,膈肌下沉,胸腔增大,如同在给肺脏做按摩。我坚持下蹲运动几十年,经体检发现膈肌活动范围增加了5厘米,增加肺通气量达1500多毫升,对改善肺功能非常有好处。
            下蹲动作简单,做起来也有一定讲究:两腿分开,略比肩宽,挺胸收腹,目平视,自然站立;脚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以脚的第二趾方向为准。双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尽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钟左右,两手收回,叉腰缓慢起身(若体力较弱,可将双手按于膝盖上,借助手臂力量缓慢起身)。同时,要配合适当的呼气吸气,深吸气的同时慢慢屈膝控制下蹲,蹲起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腿部并用力,同时呼气。重复下蹲10至15次,休息片刻,每天可进行一至两遍。注意下蹲时,膝盖的方向要在第二趾的延长线上,这样做起来比较自然,不吃力。注意避免猛蹲猛起,以防出现头部缺血现象。整个蹲起过程要保持重心稳定,脚不能移动。初练下蹲时可做半蹲练习,随着时间的延长,循序渐进,逐渐将大腿与小腿蹲靠。下蹲次数要视自己身体状况、年龄大小而决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出现身体不适。我由12次到现在50次。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严重心脏病患者,千万不要超负荷运动。为了平衡上肢及胸腹部肌肉的锻炼,还可配合做俯卧撑(老年人可扶床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哑铃操等运动项目。


          5楼2013-02-16 09:04
          回复
            锻炼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急于求成是不对的
            注意饮食,良好的膳食能事半功倍。
            不注重腿部腹部肌肉,整个身体肌肉是一个整体,协调才能更健康


            6楼2013-02-16 09:05
            回复
              阿弥陀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2-27 2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