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文学社吧 关注:6贴子:86
  • 0回复贴,共1

〖涉江环保征文〗第三名《人犹如此,树何以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文系广电一班   黄金美

某日,吾捧书苦读于校园,疲,倚樟而寐,渐入妙境,竟闻其心语.良久,天雨,一水滴于颊而醒,疑为树泪.急追忆梦中樟之所言,颇有感触,是为记.
 
岁月不过在我身上刻下二十圈年轮,应正是青春旺盛之期,该是血气方刚,该一展鸿图之时。但自从这几年在城市的一再“奔波”折腾之后,这颗心就似乎饱经沧桑。被困在这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围城”中,为那我们天然绿色的缺失而感到万分的压抑,也就失去了我该有的激情和斗志,只想就此能平静地安度此生了。
可曾几何时,我等“热血青年”是如何雄心勃勃地要致力于绿色家园的建设!
   我和我们樟树家族原本居住在那”清流激湍”旁,”茂林修竹”中,”空山鸟语”里。虽稍嫌贫瘠,但却终为乡民的那份淳朴所感染,也陶然其间。极目远眺,阡陌交通间,总能看到农民们欣欣然在劳作着。那依山傍水的民居前,则可见“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偶尔,附近在田间或山林劳作的老农们累了倦了,便会坐倒我们树下,悠悠然点上一袋烟,呼吸着清新的山林之气,倾听着我们绿叶的沙响,也就释放了所有的疲乏,甚至安然在我们身旁打起小盹来。每每这时,我们也就调皮地在他刚刚升起的“云雾”中嬉戏起来。而高栖于我们枝头的鸟雀们也会毫不吝惜地婉转开来,为层林更增一丝静谧。
那时,我们与人类是如此和谐地相处着,如今想来,真算是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了。
我们曾扎根在一所小学的后山上.那时,我们种族的领地可是孩子们课后玩耍的天堂.小家伙们一下课就欢笑着冲进那方绿色天地.他们“欺负”我矮,老随意地摘下我的树叶来,当时可让我好生恼怒.但当我看到他们把我的叶片卷成一个个“小喇叭”,并放在嘴里吹出动听的音乐时,我又会心地笑了,为他们的天真与活泼,也为我能给他们提供的欢乐,为那创造出的天籁般的奇迹.山风拂过,那声音更显得婉转、悠扬,似乎是一曲山林赞歌,让我也不禁轻扭起腰肢,随风而舞,尽兴而欢。
每到夏天,那”绿的海洋”更成了孩子们肆意玩耍的欢乐国度.在我们的绿阴“庇护”下他们“肆无忌惮”地争坐到我爷爷那坦露的根节上,还谓之”龙椅”.喜滋滋地扮演着”皇帝”,要”群臣”朝拜于他.一朝“得逞”,就坏坏地笑烂了一脸“茄子花”,竟乐得不肯回家了。
每到我们“硕果累累”之时, 我们那又成为他们的”军火库”! 我们的果实被他们当成”绿衣炮弹”塞在那十几厘米长的橡皮管两端,以此作”冲锋枪”开始了他们的“战斗”。不到家人喊声大到可在林中回旋时,他们是决不轻易“撤退”的。
现在想来,我不得不承认那的的确确是一段天堂般快乐的时光,但那时我却并不知道满足。我不甘一辈子困守山林,特别为那“伐而为薪”的宿命抱屈。只叹“大材小用”,空有一身抱负,却又“怀才不遇”,空嗟叹!
  但,等待换来了希望!现代化城市的迅速发展,为我展开了一方施展才华的舞台!我终于被荣幸地进城市,虽一开始只是在路旁伫立,但也算是一名光荣的“环保卫士”了!虽然搬迁的时候受了不少皮肉之痛,但我全心憧憬着未来,并不曾把那伤放在心上。只想一展雄才,尽情发挥我净化空气,防风固尘的功力,尽早使这方天地也能成为一片“世外桃源”!
但现实总是这般残酷,我不久就发现我的力量微乎其微,甚至有些力不从心了。
我没料到城市的发展于我的生存是如此不利。他们释放的“黑龙”钻入我的每一个细胞,让我呼吸都开始困难;路上的汽车“嚣张”地卷起“千尘浪”,让我防不胜防不说,倒弄了我一身灰头土脸;人类似乎又特别地青睐起我来,似乎城市的每一处都急需我一样,于是,我又开始了一次次地“移民”,未愈的伤口一次次加重,都难以顺利地汲取地下水了。还好在那贫瘠的乡村中练得一身好功底,才得以顺利生存下来。但却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年纪轻轻,却颓然一身,只能在这嗟叹过往了……
我实在想不通,人类自身是那般安土重迁,又是那般重视环境的清新,为什么就不想想人犹如此,树何以堪?更何况我是奉献的一代,我的生存都无法保证,绿色城市又何曾谈起呢?
我想他们在听到我这番经历后,也一定在反省着自身了。所以,我仍有梦,也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能创造出那灵动的绿色城市!


1楼2007-06-22 16: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