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同代王府
(李奇洁)
大同地区“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古代,这里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之一。曾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称雄一时的少数民族,无一不进入大同地区,而历代汉族封建王朝,也无一不把大同地区作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战场,无一不把大同作为巩固其北部边防的重要战略据点。从古至今,在大同这块土地上不知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如今渐渐流逝的痕迹把这个古老的城市装扮的更加丰富多彩。
在明代,大同更具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重要的军事地位,而代王府的设置更成为明代分封藩王,拱卫京师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当我们重拾代王府里的一砖一瓦,重塑代王府的辉煌与壮观,重新体味着代王府里曾经演绎的诡秘,制造的恢宏的时候,也许建筑家的眼睛盯上了宽阔的基石上树立的结构,也许民俗学家的耳朵寻觅到大门内有过的遗闻轶事,也许史学家的双手触摸到了政治风云的变换。
往事并不如烟,历史是一面镜子,建筑也是一面镜子,它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让你继承、发展,更让你惊叹。虽然代王府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但是,今天人们又赋予了它新的使命——旅游、教育、研究和古都文化。代王府会带着他曾经的沧桑,为人们解说着大同曾有的深沉与再有的辉煌。
一、大同立代藩的原因
虽然自从明代王越写了一篇“雁门关外”的诗,大同地区在人们心目中便成了一个荒凉贫瘠的可怕地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同也是素有塞上明珠之美称的地方。还在两千三百年前,大同便有了行政区划建制,西汉名郡、一朝帝都、两代京华、明清重镇,为大同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古都文化。
大同又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摇篮。这里自古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匈奴、鲜卑、契丹、蒙古,尽管民族之间此疆彼界,也曾刀刃相见,但更多的还是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因此,大同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军事地位的重要性。他的西部、北部是连绵起伏的阴山和逶迤雄伟的长城,再加上九曲黄河,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沿长城一线,雄关险塞林立,烽火台星罗棋布。南部则内三关凭临险要,雁门十八隘独当要冲。东部是延绵五百余里的恒山和外三关。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大小战役达1000次以上。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历代“武备”的特殊政策。明代,大同驻军占全国总兵力的十二分之一,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在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同时,沿长城一线,30里一小堡,60里一大堡,这些堡寨拱卫着大同,使这座“金城汤地”益显其雄宏坚固。
大同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过无数的战役,而且不少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人们笼统地把这个发生过众多战役的地方概括为兵家必争之地。殊不知,在大同发生的各次战役各有不同,无论是战争的性质、内容、形式以及结果都是各不相同的。此中有民族战争、灭国战争、叛乱战争;还有农民起义之战、征伐入侵之战、争夺权力之战;又有车战、马战、炮战、围困战、攻守战等等。可以说大同是从战争的硝烟沧桑中走出来的。而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朱明王朝,大同的历史从此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有明一代,大同始终是九边重镇之一,是明王朝北疆国防前线冲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大同府“据天下之脊,自昔用武地也”。又说:“女真之亡辽,蒙古之亡金,皆先下大同,燕京不能复固矣。故明都燕,以郡为肩背之地,镇守攸重。正统末,恃已摧狡寇之锋。天顺中石亨镇此,尝言大同士马甲天下。若专制大同,北塞紫荆,东据临清(山海关故址),决高邮之堤(运河大堤),以绝饷道,京师可不战而困。”因此,明王朝对大同府高度重视,这可以从史实中看出来: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蒙古鞑靼部阿鲁台进犯大同,明成祖亲统大军,出塞追击,阿鲁台远遁,明成祖撤军还至榆木川,不幸病逝。可见成祖对大同的重视。正统十四年(1449年),统领蒙古鞑靼瓦剌两大部的太师也先,兵分四路进攻明朝,也先亲率主力进袭大同。边报紧急,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可惜用人不当,返京途中于土木堡被俘,可这也可看出明王朝对大同的重视。明代宗更直截了当地说:“大同,吾藩篱也”。这是他从土木堡战役和京师保卫战中观察分析敌我情势得出的认识。实际上,蒙古各部进犯明朝北疆,大都从蓟州、宣府和大同入侵。所以《三云筹俎考》说:“我朝设大同府,建代藩,永乐七年置镇守总兵官,于是大同称镇。是镇也,北捍胡虏以控带幽燕,南总三关以招徕晋魏,翼卫陵寝,屏蔽神京,屹然甲九塞焉……”。因此,所谓九边,大同乃是九边之首。而在大同又设总兵官,以及代行山西都指挥使司在大同的职权的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大同都司),足见大同军事地位的重要。
(李奇洁)
大同地区“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古代,这里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之一。曾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称雄一时的少数民族,无一不进入大同地区,而历代汉族封建王朝,也无一不把大同地区作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战场,无一不把大同作为巩固其北部边防的重要战略据点。从古至今,在大同这块土地上不知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如今渐渐流逝的痕迹把这个古老的城市装扮的更加丰富多彩。
在明代,大同更具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重要的军事地位,而代王府的设置更成为明代分封藩王,拱卫京师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当我们重拾代王府里的一砖一瓦,重塑代王府的辉煌与壮观,重新体味着代王府里曾经演绎的诡秘,制造的恢宏的时候,也许建筑家的眼睛盯上了宽阔的基石上树立的结构,也许民俗学家的耳朵寻觅到大门内有过的遗闻轶事,也许史学家的双手触摸到了政治风云的变换。
往事并不如烟,历史是一面镜子,建筑也是一面镜子,它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让你继承、发展,更让你惊叹。虽然代王府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但是,今天人们又赋予了它新的使命——旅游、教育、研究和古都文化。代王府会带着他曾经的沧桑,为人们解说着大同曾有的深沉与再有的辉煌。
一、大同立代藩的原因
虽然自从明代王越写了一篇“雁门关外”的诗,大同地区在人们心目中便成了一个荒凉贫瘠的可怕地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大同也是素有塞上明珠之美称的地方。还在两千三百年前,大同便有了行政区划建制,西汉名郡、一朝帝都、两代京华、明清重镇,为大同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古都文化。
大同又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摇篮。这里自古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匈奴、鲜卑、契丹、蒙古,尽管民族之间此疆彼界,也曾刀刃相见,但更多的还是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因此,大同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军事地位的重要性。他的西部、北部是连绵起伏的阴山和逶迤雄伟的长城,再加上九曲黄河,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沿长城一线,雄关险塞林立,烽火台星罗棋布。南部则内三关凭临险要,雁门十八隘独当要冲。东部是延绵五百余里的恒山和外三关。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大小战役达1000次以上。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历代“武备”的特殊政策。明代,大同驻军占全国总兵力的十二分之一,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在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同时,沿长城一线,30里一小堡,60里一大堡,这些堡寨拱卫着大同,使这座“金城汤地”益显其雄宏坚固。
大同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过无数的战役,而且不少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人们笼统地把这个发生过众多战役的地方概括为兵家必争之地。殊不知,在大同发生的各次战役各有不同,无论是战争的性质、内容、形式以及结果都是各不相同的。此中有民族战争、灭国战争、叛乱战争;还有农民起义之战、征伐入侵之战、争夺权力之战;又有车战、马战、炮战、围困战、攻守战等等。可以说大同是从战争的硝烟沧桑中走出来的。而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朱明王朝,大同的历史从此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有明一代,大同始终是九边重镇之一,是明王朝北疆国防前线冲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大同府“据天下之脊,自昔用武地也”。又说:“女真之亡辽,蒙古之亡金,皆先下大同,燕京不能复固矣。故明都燕,以郡为肩背之地,镇守攸重。正统末,恃已摧狡寇之锋。天顺中石亨镇此,尝言大同士马甲天下。若专制大同,北塞紫荆,东据临清(山海关故址),决高邮之堤(运河大堤),以绝饷道,京师可不战而困。”因此,明王朝对大同府高度重视,这可以从史实中看出来: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蒙古鞑靼部阿鲁台进犯大同,明成祖亲统大军,出塞追击,阿鲁台远遁,明成祖撤军还至榆木川,不幸病逝。可见成祖对大同的重视。正统十四年(1449年),统领蒙古鞑靼瓦剌两大部的太师也先,兵分四路进攻明朝,也先亲率主力进袭大同。边报紧急,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可惜用人不当,返京途中于土木堡被俘,可这也可看出明王朝对大同的重视。明代宗更直截了当地说:“大同,吾藩篱也”。这是他从土木堡战役和京师保卫战中观察分析敌我情势得出的认识。实际上,蒙古各部进犯明朝北疆,大都从蓟州、宣府和大同入侵。所以《三云筹俎考》说:“我朝设大同府,建代藩,永乐七年置镇守总兵官,于是大同称镇。是镇也,北捍胡虏以控带幽燕,南总三关以招徕晋魏,翼卫陵寝,屏蔽神京,屹然甲九塞焉……”。因此,所谓九边,大同乃是九边之首。而在大同又设总兵官,以及代行山西都指挥使司在大同的职权的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大同都司),足见大同军事地位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