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清
(只有后面的大题)
每日一清之考点落实(请各班班主任协助科代表完成听写)6月19日
1、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划分依据)?课本P5活动题
答: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气候);青藏地区和其它三个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2、 解释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答、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因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所以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除畜牧业外,西北地区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说出四个灌溉农业区的灌溉水源并能在图上指出:
河套地区--黄河水;宁夏平原--黄河水;河西走廊--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天山山麓--天山的冰雪融水 所以,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青藏地区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两个河谷农业区是--藏南谷地(西藏)、湟水谷地(青海)。能在图上指出。所以,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气温(热量)
每日一清之考点落实(请各班班主任协助科代表完成听写)6月20日
1、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发展外向性经济的有利条件?)P52
答:区位因素: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就近接受港澳地区的产业扩散,产品大量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人文因素: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政策因素:国家制定特殊的经济政策,形成了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注:加黑部分是必答要点
2、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P61
答:(1)地处边境,可以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自然优势
(2)原始森林茂密,野生动物丰富,可以发展自然景观游。
(3)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可以发展民族风情游。 人文优势
每日一清之考点落实(请各班班主任协助科代表完成听写)6月21日
1、黄土高于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
答:自然原因:(1)地形:地表破碎,沟谷众多
(2)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3)气候:降水集中于7、8月份,多暴雨
(4)黄土: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文原因: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措施:(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2、长江沿江地带不同地区的优势、不足以及协作途径
(1)优势: 中上游水能丰富,电力充足;
下游产业密集,技术先进,科技教育力量雄厚
不足: 中上游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下游缺电,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较重
(2)协作途径: A、西电东送,缓解东部沿海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B、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产业向西部扩散,带动西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3、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原因及对策(见课本P86第2题)
每日一清之考点落实(请各班班主任协助科代表完成听写)6月22日
一、区域内的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思想:
1、 香港的转口贸易(属于对外贸易,且对外贸易为香港的经济支柱);
2、 澳门的博彩旅游业;
3、 台湾:A、出口导向型经济;B、农产品分布(1、稻米、甘蔗、茶叶、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2、中东部山地分布着森林);
4、 新疆的绿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油气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 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区位、人文、政策);
6、 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地处边境、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丰富、多种的民族风情);
7、 黄土高原的聚落和农业分布在黄土塬上,高粱、谷子是主要农作物;
8、 长江沿江地带:A、上游利用丰富的水能发展水电业,B、利用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C、下游河湖密布,水域广阔,发展了淡水养殖业,D、中下游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发展内河航运业。
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
2、新疆与上海:西气东输;
3、长江中上游与下游(东部与西部):西电东送;
(只有后面的大题)
每日一清之考点落实(请各班班主任协助科代表完成听写)6月19日
1、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划分依据)?课本P5活动题
答: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气候);青藏地区和其它三个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2、 解释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答、因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因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所以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除畜牧业外,西北地区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说出四个灌溉农业区的灌溉水源并能在图上指出:
河套地区--黄河水;宁夏平原--黄河水;河西走廊--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天山山麓--天山的冰雪融水 所以,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青藏地区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两个河谷农业区是--藏南谷地(西藏)、湟水谷地(青海)。能在图上指出。所以,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气温(热量)
每日一清之考点落实(请各班班主任协助科代表完成听写)6月20日
1、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发展外向性经济的有利条件?)P52
答:区位因素: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就近接受港澳地区的产业扩散,产品大量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人文因素: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政策因素:国家制定特殊的经济政策,形成了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注:加黑部分是必答要点
2、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P61
答:(1)地处边境,可以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自然优势
(2)原始森林茂密,野生动物丰富,可以发展自然景观游。
(3)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可以发展民族风情游。 人文优势
每日一清之考点落实(请各班班主任协助科代表完成听写)6月21日
1、黄土高于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
答:自然原因:(1)地形:地表破碎,沟谷众多
(2)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3)气候:降水集中于7、8月份,多暴雨
(4)黄土: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文原因: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措施:(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2、长江沿江地带不同地区的优势、不足以及协作途径
(1)优势: 中上游水能丰富,电力充足;
下游产业密集,技术先进,科技教育力量雄厚
不足: 中上游地处内陆,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下游缺电,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较重
(2)协作途径: A、西电东送,缓解东部沿海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B、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产业向西部扩散,带动西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3、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原因及对策(见课本P86第2题)
每日一清之考点落实(请各班班主任协助科代表完成听写)6月22日
一、区域内的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思想:
1、 香港的转口贸易(属于对外贸易,且对外贸易为香港的经济支柱);
2、 澳门的博彩旅游业;
3、 台湾:A、出口导向型经济;B、农产品分布(1、稻米、甘蔗、茶叶、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2、中东部山地分布着森林);
4、 新疆的绿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油气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 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区位、人文、政策);
6、 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地处边境、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丰富、多种的民族风情);
7、 黄土高原的聚落和农业分布在黄土塬上,高粱、谷子是主要农作物;
8、 长江沿江地带:A、上游利用丰富的水能发展水电业,B、利用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C、下游河湖密布,水域广阔,发展了淡水养殖业,D、中下游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发展内河航运业。
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
2、新疆与上海:西气东输;
3、长江中上游与下游(东部与西部):西电东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