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修之后继续乳化
自2013年1月份以来,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接到数十位长安车主反映长安cs35乳化的问题,1月29日,长安汽车发布了《关于部分长安CS35发动机机油加注口盖处出现白色泡沫的处理意见》,对长安关于乳化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不过大多数车主在维修之后都提出了质疑,无论是清洗发动机缸盖罩,更换机油滤清器,还是取消外部油气分离器,更换三通管,都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而是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乳化维修之后问题升级 辽宁的郭先生说:“年前4S店帮他的车清洗了一次,也换了三通管,可过了10天又出现乳化现象,4S店说过了年让他在去清洗。”郭先生也给厂家打了电话,不过也没有得到什么说法,现在厂家和4S店推来推去。 北京孙先生清洗更换了也存在乳化问题,同时他也担心汽车尾气不合格开不了车。 浙江的林先生去年12月14日提车,今年1月22日发现机油盖出现乳化现象。

林先生汽车乳化照片
对于长安的原因分析,林先生说:“1、如果天气原因,为何相同条件下其他品牌没有出现普遍乳化现象?为何在寒冷的温度作测试时没出现这个问题?2、盖子有乳化物,机油没有出现乳化就正常更无从说起。按照国家标准GB11120-89规定,机油中是不允许有水分存在的,乳化就证明有水。” 林先生说了自己的观点:“长安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取消油气分离器,并解释因某些原因,正式上市未将其取消。这种说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因为内销车是没有油气分离器的,正式上市才有的,所以不存在未取消这一说法。并且长安没有因改变结构作出相应的保障承诺。”基于以上分析,才行驶700公里的新车出现乳化问题,林先生认为是车辆本身设计缺陷所致。
专家车主 观点不同 2月7日,在汽车之家论坛里,有长安汽车发动机专家针对车友的提问分析乳化原因。 长安专家对机油内含水进行说明:“国家标准允许机油内含0.2%的水,有没有水是相对的,就象我们通常说的纯金,其实纯度也是99.99%,里面同样含有其它杂质。发动机工作中重要的部分是汽油与氧燃烧,学过化学的都知道,汽油分子内含氢,有氢与氧反应必然产生水,空气中也含有水,而活塞环是开口的,可以密封,但只是相对的,有一部分气体会漏到曲轴箱对,这样曲轴箱内自然会有水,发动机设计就必须考虑如何让机油与水达到一个平衡,这就是曲轴箱通风系统的一个作用。 不过这一说法也遭到论坛里车友们的质疑,有车友分析:“作为一位“资深工程师”,应该去想办法怎么解决机油的乳化问题,而不是一味去忽悠车友!你认为乳化后的机油里水分的含量不超过0.2%吗?4L的机油里不会超过8ml的水分?超了十倍还是20倍?油分子和水分子是不能相溶的,油里含有大量的水分通过高速搅拌就会形成乳化液,这是cs35奶牛“产奶”的根本原因。水从哪里来?1、是因为泄漏,冷却水道的水进入润滑通道;2、冷凝水;长安公司没有具体交待,只是拼命地换管子,堵换气孔,这样做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乳化油液的影响:乳化后的机油密度减小、润滑能力下降;防腐蚀性下降甚至水分直接引起锈蚀;水分含量高对高温的活塞、活塞环、缸体内部直接进行“淬火”“热处理”,不知这些对发动机有没有影响?长安对该款车没有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测试就冲忙上市,带来的恶果是要自己咽下去的,还是去想办法根本解决问题吧。” 随后,长安汽车发动机专家对目前车主们较关注的两个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内容如下: 一.为什么更换后还会出现白色泡沫现象? 答:在低温天气下,短距离或短时间行驶停车后,发动机舱温度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水气和机油气融合,可能会在发动机机油加注口盖处形成白色泡沫,这种现象在很多其它车型上也有,属于正常现象。CS35优化方案减少了水汽产生量,并不会减少发动机正常工作必然产生的水气,白色泡沫会减少,通常不会出现,但在上述特定条件下还可能会出现微量的白色泡沫,这些泡沫不参与发动机内部循环,不会对发动机造成任何影响。我们再次重申,因此问题造成发动机损伤,长安公司负责到底。 二.更换后会造成动力衰减吗?是否造成烧机油?是否会影响尾气排放? 答:不会造成动力衰减,不会烧机油,对尾气排放有轻微影响。为了达到更高的排放法规要求,CS35增加了外部油气分离器,并采用了双级催化系统。取消外部分离器后,对排放会有轻微影响,但仍然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有车友针对长安提出的乳化原因进行回应,分析机油的配方里就有抗乳化剂和乳化及的成分,就是由于机油在使用过程中,会遇上少量的水分,这两种添加剂的作用就是是水分与油相融合,不出现乳化现象,只有当水分过多的时候才会出现乳化。 对于专家的说法,大多数车主反映:“换管遗留下的问题弊端导致车子怠速下油耗升高、动力减弱、防冻液减少,继续乳化和出现尾气异常等症状,厂家目前无任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