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卤味吧 关注:336贴子:3,145
  • 13回复贴,共1

【网易红版】愿一生以歌—记录哥哥音乐旅途中的火花(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转自转自网易红•张国荣版
原帖作者/selinahyde


1楼2013-02-19 21:52回复

    前言:
    要是问我为什么要花心思做如此浩大的音乐A——Z(其中会涉及哥哥的近80首歌曲),其实4月1日以前的我是无兴趣做这类事的,因为音乐在每个人耳里听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音乐是完全主观化的世界,好听的、刺耳的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掂量的标准。
    但是现在哥哥已经走了,却依旧有不少的媒体和FANS特别关注于追根剖底得挖掘哥哥情感世界的点点滴滴,仿佛不看个明白透彻就对不起自己似的。哥哥生前,喜欢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艺术创作上,毕竟那些是他毕生追求的人生价值,可是少部分的无良媒体和一小撮所谓的荣迷渐渐的忽略了这些哥哥身上最闪光的地方,他们丧心病狂得躲在阴暗的角落不怀好意地窥视他的隐私……
    想到这些就让人心寒。。。。。人的素质正在沦陷,这个世界的道德观也在慢慢地被瓦解。所以我默默的决心:只写哥哥的艺术,不写哥哥的隐私。至少那样的怀念会让天上的哥哥开心一点。。。。。。
    哥哥:你说,是吗??????
    “愿一生以歌,投入每天永不变”
    听《风再起时》,这首陈少琪为哥哥度身定做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这句词是我记得最牢的。虽然乍看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这几个字足以体现哥哥之前13年对音乐追求的执着态度,就好似固执的小孩,跌倒了、碰壁了,还在崎岖路上摸索前进,义无返顾。。。。因为对音乐的热情和投入始终如一,所以他成功了……
    如果让我来说说自己对哥哥的感觉,也许用“欣赏大过喜爱,尊敬多过崇拜”形容会比较恰当。可能我对哥哥的感情远没有那些死忠FANS来得强烈,也无法自称多么得了解哥哥。只能说哥哥只有一个,然而每个人对哥哥的感觉却“万人之中,万种答案”。作了22年的歌手,哥哥的音乐作品象不同主题的烟花在我心中绽放,幸而有此空闲,想把对哥哥音乐历程的感受整理一遍,愿和共鸣者分享……
    每位歌手的成功的背后都有各自的理由,唱功、嗓音、形象、技巧、演绎、包装。。。等等都是成功的因素之一,歌手可以把一项发挥到极致,也可以综合运用到完美。在我看来,哥哥则在嗓音和演绎上显得尤为出色。我喜欢他的嗓子,真的,在中国歌坛最喜欢的就是这把嗓子,沙哑、磁性、性感、深沉……这些特点总是比较擅长诠释情歌的。不经历练的嗓子,唱出的沧桑情歌谁会信呢?哥哥说过,他会把每首曲子作为一个Picture,然后在心中编织一个适合它的故事。我相信,他对待每首歌就象对待每一出戏的每一个角色一样,认真、专业、到位。所以我一直以为哥哥在平日的生活里是个“懂情”的人,因为在他演绎的每一首歌、每一出戏里我几乎找不出一丝情感上的破绽和瑕疵(主要指成熟之后的作品)。我无法想象一个不太“懂情”的人会把每一份感情演绎得如此恰如其分、毫无做作之感。


    2楼2013-02-19 21:52
    回复

      Blue
      Blue=忧郁,哥哥的忧郁仿佛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尽管喜欢哥哥招牌式的笑容多些,喜欢他露出洁白牙齿的畅快(别话:惊异他抽了20多年的烟,牙齿还是那么白……)但是同样喜欢哥哥的忧郁,总觉得艺人应该有些忧郁的气质,忧郁不代表悲伤,而是性情中人最内里的复杂在作祟,所以哥哥演的很多电影也常以忧郁形象示人,最著名的莫过于〈阿飞正传〉。
      侬本多情(1984)
      喜欢侬本多情;喜欢它的名字;喜欢它的词;喜欢它的曲;喜欢以此命名的那出电视剧,它亦是我最喜欢的哥哥出演的电视剧,总之是——喜欢它的一切。只要一听到它的前奏,我就仿佛回到了充满战火硝烟的香江。黎小田其实和顾嘉辉很相似,一样的充满才情,一样的充满怀旧。80年代的香港,在这个弹丸之地,突然涌现了无数的好歌手,大家都把那个年代誉为香港歌坛的黄金年代,其实之所以诞生了这个年代,还因为出现了一班优秀的词曲家,台前的歌手和幕后的音乐人总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他们互相成全了对方。庆幸的是:许多位都给哥哥碰上了。。。。 这首歌我无法想象,除了哥哥还有谁可以演绎的如此完美?因为它和哥哥一样的多情,也同哥哥一样的痴情。哥哥说过,年少时的他很多情。交了几位女友,到最后都一一离开了他。“多情”有时是一种放纵,有时亦是一种沉溺。哥哥的“多情”并不是一般人以为的“滥情”,而是太容易投入感情,这一点直到他生命终结都还是没改变多少。或许“多情”是一位优秀艺术家的必需品,但在平凡生活人眼里,它却是生命的消耗品,因为“多情”的人太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它成就了艺术领域的哥哥,也终结了原本热爱生命的哥哥。
      说到这出戏,容我多说几句,据说李碧华就是因为这出戏而喜欢上了哥哥,这不难理解,因为要说醉生梦死的感觉,李碧华的小说里最多,这出戏里也不少。哥哥演的詹少爷是情场的浪荡青年,在这个角色里已经依稀察觉到了哥哥将来电影戏路的主要方向。他是真心喜欢莫笑侬,否则以他放荡不羁的性格不可能会顺从般地把笑侬娶回家,但是他们两人有太多相克的地方,一样的敏感;一样的好强;一样的固执;一样的容易受伤。种种的一样让他们即使在爱着对方的同时,也在不停地伤害着对方…… 巧合的是,在这部戏里詹少爷也患有抑郁症,他对当代社会的不满;对自己良好家世的不屑;对欲束缚自己的那股力量的厌恶,使他一直以来都在他人面前封闭了自己,沉沦了自己……直到笑侬的出现…… 他们的确有过快乐的日子,甚至结伴去山上听边疆的炮火声。但是好景不长,笑侬的质疑和James的骄傲把这对有情人双双推向了火坑,一个当上了有名的交际花,一个又回复到了过去醉生梦死的生活,这还不够,他们还要在对方可以看见的地方互相刺痛,却还要装作莫不在乎的神情。这般的消耗感情,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炮火毁灭了他们,亦成全了他们。“情爱就好象一串梦,梦醒了一切亦空……”
      最冷一天(1998)
      如果要我说98年的哥哥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不是那张轰动一时的国语大碟,而是那张情人节推出的广东EP。以黑色为基调的封面让人意识到岁月的流逝,也好象在见证哥哥“这些年来”漫长的歌艺之路。这张EP里的四部曲可谓是首首精彩,作压轴的《最冷一天》更是精彩中的精彩。
      Guitar是这首歌的主要配器,它的编曲其实再简单不过。但是编曲的简单并没有抵消意境的深刻,时沉时起的Guitar声和哥哥好似贴近你耳边的屏息呤唱在乐曲声中做着深刻的对话似的,浑然进入了忘我的境界。说到编曲的效果,如果想要衬托突显歌手的声音,简单的Guitar伴奏是再好不过的了,这首歌就是个很好的证明。(别话:说到Guitar,不得不提提我的衰史,去年的暑假曾经心血来潮的拜师学古典Guitar,学琴的理由很简单:喜欢它的声音。学了一个月,学到了和铉部分,我又突然放弃了,理由更加简单:女孩子抱着个大Guitar站在公车上满傻的,有那么点“农民起义军”的味道。看着本来引以为豪的战利品(左手五指指头的老茧)渐渐的消失殆尽,我知晓我和Guitar缘分也宣告结束。现在那把曾经最心爱的Guitar已经堆在我的衣柜顶上吸尘了。。。)跑了点题,抱歉。


      4楼2013-02-19 21:57
      回复

        Fans
        我们,哥哥,一个是地上的水,一个是水上的舟。没有水,舟再牢固,也无法破浪前行。没有舟,水再灵动,也只是一坛死水。我们心甘情愿,哥哥受之无愧。相濡以沫了26年,陪伴哥哥度过了他的大半生,我们没有爱错,他亦没有享错。我们共同欢笑过,我们共同流泪过,我们共同畅快过,我们共同愤怒过。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把素不相识的我们,吸引到了Leslie的周围。因为他,我们拧成了一股绳,共进退,共人生。每当我们团聚的时候,你不知我,我不知你,却能坐下谈谈,谈谈你我共同热爱的那个他,唱唱属于你我他的那些歌,“知己”难寻,“知己”何嫌多??
        共同渡过(1987)
        从4月的那天开始,我一下子对这首歌增添了千丝万缕的感触。因为自那天起,我明白我们已无法再一起共唱。现在——下笔的这一瞬间,我的脑海突然闪现,哥哥在[热情]演唱会上噙着泪演唱《共同渡过》的画面。他的热泪,他的哽咽,他的感慨,他的不舍,象一个个慢动作在我的眼前播放、定格、再播放、再定格。如此反反覆覆,把我的心折腾得有如打翻的五味瓶,不知是何滋味在心头。。。若我可再活多一次,寄盼来生能够再次遇见你,让你再一次为我们唱歌,让我们再一次分享你的人生。
        我不知道哥哥现在是否在天堂,俯撖人间的仪态万千。如果真的有天堂,那么离开,未必只是个痛。我从来就不曾相信天堂地狱、投胎转世,只相信温暖的躯体、跳动的心脏才是人类灵魂的栖身之所。如果我们渴望哥哥能在天堂,那么最好的天堂,就在你的上身中央稍左移。那里是别人无法亵渎的禁区。把他放在那里,热爱他,疼惜他,照顾他,牵挂他……… 记得那句词吗?“暂别今天的你 但求凭这爱火 活在你心内 分开也像同渡过”
        共同渡过的,从来就不是躯体,而是灵魂。。。。。。。。
        千千阕歌(1989)
        "有一位小妹妹,她今天也有出现, 每天晚上到这个时候,我也会唱她这一首歌, 而每晚的反应, 是比刚才的歌,更具有爆炸性, 带来以下这一首,你们最喜欢的… " 每当响起它熟悉的前奏,我都会一阵感慨万千。陈慧娴的豪情万丈,哥哥的一气呵成,钟意后者多一点。因为它属于89'告别的夜晚,它是美丽的诠释,它是最好的告白 —— "一瞬间太多东西要讲 可惜即将在各一方 只好深深把这刻尽凝望 来日纵使千千阕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使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都洗不清今晚我所想 因你今晚共我唱" 如果可以,我真想把它的歌词手抄下来,人手一份。林振强,一个和林夕一样优秀的词人,一个比林夕更加风格多变的词人,阴差阳错地写下了这首大气的歌,一首最能应景89'告别夜晚的歌曲。伴随着整齐化一的掌声,Leslie唱得异常的亢奋,这晚的星空一定格外燎亮,此夜因你而美丽灿烂,此夜因你而无人入睡。
        哥哥,在未来的日子里,纵使一路飘扬千千阕歌,也无法代替你留给我们的点点滴滴。勿须雨点轻敲我窗,勿须风声吹乱我绪,这张旧模样早已铭刻在心。。。。。。。。
        明星(1989)
        它曾经被演绎的不计其数,叶慧娴的《明星》,罗文的《明星》,梅艳芳的《明星》,刘德华的《明星》,梁朝伟的《明星》…… 始终都敌不过一个人的《明星》。
        黄霑大佬啊,黄霑大佬!你这一生真是赚尽了我们的感情,总是作些迷死人不偿命的歌曲,把我们整得欲罢不能,深陷泥潭。曾经作曲《放荡》的卢东尼,把这首《明星》重新编了曲,出来的效果和叶慧娴的原版相比,好得太多!!!它的前奏更是点睛之处,循序渐进的钢琴声,几秒的片刻,就把人带入了 浩瀚宇宙的时空交错中。论谁在夜晚的星空下,读着它煽情的歌词,听着它悲伤的旋律,都会无限感慨,思绪万千。。。
        对FANS来说,如果《共同渡过》是最真挚的应景之作,那么《明星》就是最煽人的。它的煽情功力丝毫不亚于何宝荣的啜泣,程碟衣的薄命。在现实的境况下,它绝对不是一首可以轻易按下play键的歌,它会叫你听着听着,顿觉泪流满面。它的旋律太过哀伤,它的词句太过灼人,它仿佛化作了哥哥在天堂的信差。那天以后,我一直在听他的歌,从古听到今,意欲在短短的时间里,追惜他的一生。可是,我刻意地拒绝这首歌,因为现在的我,已经被消耗了太多的感情,已近乏力,几近疯癫。。
        明星,在现时的社会,仿佛随处可捞一大把,就象“经典”这个词,被许多人常挂嘴边,亦变得不值一文。我不知道,是从何时起,“明星”这个称谓,被娱乐圈的男男女女一股脑套在脖子上,也不管自己够不够格。太多的“星”,让我怀疑“明星”的“星”是否真的寓意着天上的“星”???
        喜欢抬头仰望星空,因为它的那抹深蓝,让我领悟到深邃的意义,因为它的那片浩瀚,让我顿悟到人类的渺小。点点星光,静静的在天空闪耀着光辉,它不理会人间的夜夜笙歌,它不理会人间的浮华伪善,它不理会人间的生老病死,它永远只是静静的高悬天际,观望着人间的光景,漠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天上的星是永恒的发光,地上的星又有几个会是这样?如果他们只是在愚乐大众,如果他们只是在游戏人间,眼睛雪亮的人们,会何那么轻浮地把“明星”的光环套在他们的头上?
        称作“明星”的有太多,比喻为“巨星”的,就这么几个。现在,一位“巨星”离开了。“明星”们突然一下子都冒了出来,表达怀念之情。但是,怀念终究还是怀念,云淡风清过后,他们又重新整装待发,延续他们的嘻哈半生。。。。。。


        14楼2013-02-19 22:28
        回复

          Gold
          沉默是金(1988)
          Leslie自己作曲的作品中,最特别的一首。谁会想到,如此充满古韵的歌曲出自他手!难道是受了黄霑大佬的蛊惑?Leslie Baby里的异类,一个最能体现东方血统的Baby。歌曲的间奏适时得加入了古代乐器的点缀,使得歌曲变得更加精致、优美。为了配合歌曲的音乐风格,哥哥在唱腔上也作了点改变,注入了一点戏曲的唱调,让它平添了一份江南小调的婉约和悠扬。许冠杰大哥为他写的词平实而深刻,极适合哥哥当时的心态。
          它的国语版,有个美丽的名字——《明月夜》。听了国语版,我就移情别恋了。个人认为,《明月夜》的歌词才映衬了这出音乐小调的独特风景。《沉默是金》的歌词太过刻板和沉重,语意太过犀利,容易使人忽视音乐的部分。再回头看看《明月夜》的词,"明明是一场空在梦里浮沉 不敢问当年是假是真 流水不管年华任它去 悠悠我心无处寻觅" 庭院小筑始终应该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才更合衬。
          前几天,在回顾哥哥90'的倾谈节目。哥哥在里面说了满多的心里话,让人看着笑中带泪。在讲述捱苦经历时,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发觉一件事,人喜欢听假话的,我发觉这个很普遍。我自己有一段时间,我讲什么都是不对的!我讲什么都有人骂的!那我还能说什么呢?要不就缝住这口,要不就你说,你说黑靓过白,其实我觉得不是,我觉得白靓过黑的,那你说黑的比白的靓。那我就说:是的,黑的比白的靓的啊。" 仍然记起,他说这番话时的那种神情,天真、无辜、不解、困惑,象个被别人冤枉的孩子,义愤填膺地辩解着自己的清白。 80年代的他,说话口没遮拦,想什么就说什么。有些人以为他是嚣张,其实他只是率真。90年代的他,公开场合已显收敛,对于看不惯的事或人,最多只是“沉默是金”,不过仍旧保持着那份小小傻憨的真性情。要么不说,要说就说大实话。所以才有了2000'的世界巡回,在已经与香港媒体的关系降到冰点的状况下,还在大马的记者会上,大篇地念叨部分传媒的公信全无、素质低下。真不知道,是该说他好,还是该说他傻……
          我一直困惑着......... 到底是什么,驱使他活得如此较真?是对自我的坚持,还是对生命的负责?也许这些,他没有认真想过,也许这些,根本就没有分别……………
          Hard
          记得在97'《星空下的倾情》访谈节目里,哥哥在谈起Tony Leung时,说过在他家撮麻将时,他独自在房里放叮呤咣铛的Rock,搞的他头都荤了……那副认衰的表情,一看就明,他应该是个不是太喜欢Rock的人。恰好相反,我却非常喜欢Rock,我算是个音乐杂食动物,Pop\Rock\R&B\Latin\Trip Hop\Country \Jazz\Classic等大小通吃。在这里,我所谈的不是Hard Rock Song,而是Hard Rhythm Song,以下就是一些我非常喜欢的此类风格的作品。


          15楼2013-02-19 22:29
          回复

            Gold
            沉默是金(1988)
            Leslie自己作曲的作品中,最特别的一首。谁会想到,如此充满古韵的歌曲出自他手!难道是受了黄霑大佬的蛊惑?Leslie Baby里的异类,一个最能体现东方血统的Baby。歌曲的间奏适时得加入了古代乐器的点缀,使得歌曲变得更加精致、优美。为了配合歌曲的音乐风格,哥哥在唱腔上也作了点改变,注入了一点戏曲的唱调,让它平添了一份江南小调的婉约和悠扬。许冠杰大哥为他写的词平实而深刻,极适合哥哥当时的心态。
            它的国语版,有个美丽的名字——《明月夜》。听了国语版,我就移情别恋了。个人认为,《明月夜》的歌词才映衬了这出音乐小调的独特风景。《沉默是金》的歌词太过刻板和沉重,语意太过犀利,容易使人忽视音乐的部分。再回头看看《明月夜》的词,"明明是一场空在梦里浮沉 不敢问当年是假是真 流水不管年华任它去 悠悠我心无处寻觅" 庭院小筑始终应该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才更合衬。
            前几天,在回顾哥哥90'的倾谈节目。哥哥在里面说了满多的心里话,让人看着笑中带泪。在讲述捱苦经历时,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发觉一件事,人喜欢听假话的,我发觉这个很普遍。我自己有一段时间,我讲什么都是不对的!我讲什么都有人骂的!那我还能说什么呢?要不就缝住这口,要不就你说,你说黑靓过白,其实我觉得不是,我觉得白靓过黑的,那你说黑的比白的靓。那我就说:是的,黑的比白的靓的啊。" 仍然记起,他说这番话时的那种神情,天真、无辜、不解、困惑,象个被别人冤枉的孩子,义愤填膺地辩解着自己的清白。 80年代的他,说话口没遮拦,想什么就说什么。有些人以为他是嚣张,其实他只是率真。90年代的他,公开场合已显收敛,对于看不惯的事或人,最多只是“沉默是金”,不过仍旧保持着那份小小傻憨的真性情。要么不说,要说就说大实话。所以才有了2000'的世界巡回,在已经与香港媒体的关系降到冰点的状况下,还在大马的记者会上,大篇地念叨部分传媒的公信全无、素质低下。真不知道,是该说他好,还是该说他傻……
            我一直困惑着......... 到底是什么,驱使他活得如此较真?是对自我的坚持,还是对生命的负责?也许这些,他没有认真想过,也许这些,根本就没有分别……………
            Hard
            记得在97'《星空下的倾情》访谈节目里,哥哥在谈起Tony Leung时,说过在他家撮麻将时,他独自在房里放叮呤咣铛的Rock,搞的他头都荤了……那副认衰的表情,一看就明,他应该是个不是太喜欢Rock的人。恰好相反,我却非常喜欢Rock,我算是个音乐杂食动物,Pop\Rock\R&B\Latin\Trip Hop\Country \Jazz\Classic等大小通吃。在这里,我所谈的不是Hard Rock Song,而是Hard Rhythm Song,以下就是一些我非常喜欢的此类风格的作品。


            16楼2013-02-19 22:31
            回复

              I
              我(2000)
              这首歌的意义大过音乐本身,它虽然不是哥哥自己作品中,最出挑的一首,却是最本色的。唱惯了你情我愿、爱恨情仇,他终于能够在2000'唱出一首真正属于自己的歌。林夕很懂他,否则不会默契共事了10多个年头,哥哥亦信任他,首首都让他放手去写,不加干涉。珠联壁合的绝配,两个同样细腻、敏感、忧郁的人联袂绽放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颜色。行云流水的钢琴伴奏是蔚蓝的大海,在无声无息地奔流,哥哥的声音是海边伫立的礁石,经受着日日惊涛骇浪地洗礼。每次在舞台上唱这首歌,他总是骄傲的高昂着头,合着眼沉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激情澎湃地高歌着"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我喜欢我 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孤独的沙漠里 一样盛放的赤裸裸" 。
              在光怪陆离、钩心斗角的娱乐圈,就象一块沼泽池,人一旦泡久了,就会被拖进去,无法再挣脱出来。许多人妥协了,因为他们明白人生苦短,犯不着和自己过不去,犯不着和金钱、名利过不去。可是,哥哥却俨然是一株沼泽林里的奇葩,没有被来势凶猛的沼泽吞没,孤芳自赏般得盛放着最本色的自我。对歌唱的热爱,使他不理会别人数落他出尔反尔,毅然地重返歌坛;对电影的抱负,使他不忌讳自毁形象,果敢地接下了;对舞台的艺术追求,使他不介意媒体的歪曲报道、恶毒评论,肆意得在舞台上穿高跟鞋、驳长发;对爱情的执着态度,使他不惧怕人间的流言蜚语,义无返顾地坚守着自己的情感阵地。一切只因对生命认真的态度。。。。。。
              Japan
              80年代崛起的那批香港老字辈歌手,闲来翻唱几首日本歌,已经成了一种时尚风潮。那个时代的日本歌坛已经逐渐形成自己较成熟的流行音乐产业,由此也诞生了一批有实力、有才华的歌手,山口百惠、谷村新司、玉置浩二、西城秀树……无一不是当时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香港歌手也喜欢套搬几首优秀的日本歌曲来翻唱,这也是最便捷的成名手段,他们因此都玩得不亦乐乎,哥哥也不例外。翻开华星时代的唱片内页,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他的很多经典的好歌,作曲人都是标准的四字名。无可否认,翻唱日本歌对他的音乐事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18楼2013-02-19 22:35
              回复

                Keep on peeking
                偷情 (1996)
                诡异、神秘、暧昧的前奏,就象身上的跳蚤在肌肤间游移,捉弄得人睡不安枕。谁都知道毒品的危害,不知好歹的去尝尝的依旧大有人在。偷偷摸摸的逍遥买醉好过无趣乏味的墨守成规,都市的夜归人络绎不绝的在寻求着偷情的刺激和享受,即使欢愉过后的罪责在等待。片刻的火花四溢比细水长流的淡定更能诱惑人去尝试出轨,人类这种动物,就是这样的死性不改!
                性感中透着柔情的唱腔,功力少那么点,也肯定唱不出其中的味道。复出后的他,果然脱胎换骨。 周围漫布着迷离的冷色光,裸身披着性感的睡袍,闪烁着勾魂心魄的眼神,摆弄着放荡诱人的姿势,97'跨越上的哥哥在鼓风机的肆虐下,欲与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一较高下,《红》的妖艳、《偷情》的魅惑,成就了97'跨越演唱会的绝代经典。当人造风吹散起他的裙摆,底下的惊呼狂叫似乎化作另一件伴奏的乐器,在春光乍泻的瞬间饱览了一场好风景。间奏的一系列有意无意的细微动作,更是把《偷情》的一醉方休刻画到了极致。故弄玄虚的歇起衣衫,得以窥见胸前的那贴文身玫瑰,肆无忌惮的在众目睽睽下撩动遮腿的裙摆,挑逗一群色女的**欲望,还有孤芳自赏的玩弄着那枚大克拉钻戒,一切的似有似无都象在演绎着一场偷情的犯罪。最后那句"如果可以快乐 谁愿意关起了心魔"的"心魔"叫嚣出了和CD中不一样的震撼,霎那间激活了旁观者的所有沉睡细胞。那幕偷情的戏在画面定格于侧卧高背椅的时候,已经喊Cut了,空留我们在屏幕前意犹未尽得口水一地。。。


                20楼2013-02-19 22:40
                回复

                  Opportunity(机遇)
                  从小就被长辈灌输一种观念:努力不代表会成功,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所以万事懂得尽力就好,其他的因素不用强求。成功的要素除了本身的努力,机遇也是关键之因。有人把机遇看作老天的造化,有人把机遇看作自己的争取;有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机遇,有人追逐耗尽一生都无法得偿所愿;有人以平淡一生视为快乐之本,有人以争名逐利定义人生价值。无须多想,只要自己以为值得的东西紧紧的把握着就够了。
                  追(1995)
                  89'告别之后,哥哥在公众场合开金口的次数屈指可数,92年在许冠杰的引退晚会上破了一次例,第二天的娱乐报纸头版都争相抢位。到了1994年,大家涌入电影院去看那部[金枝玉叶],因为坊间已经流传起哥哥又要金口的传言。于是,许多荣迷都人手一部录音机赶到电影院里现场录制,怕错过哥哥那久违的歌声,电影里终于千呼万唤的盼来了钢琴伴奏哥哥深情演绎的《追》。1995年,他终于俺耐不住麦克风的诱惑,重新回到了一直热爱的舞台。第一张复出大碟[宠爱],尽管收录的是一 些过去几年的电影老歌,但是销量仍然势如破竹般的独占熬头。
                  《追》是哥哥自己很喜欢的一首歌,也是97'跨越的压轴曲目。李迪文的曲激情澎湃,象汪洋大海中的浪花不停的拍打起伏,副歌部分的旋律仿佛湍急的巨浪一层层的向你的内心注入坚强的动力。林夕的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淡泊潇洒,"有了你即使沉睡了 也在笑"——最喜欢这一句,没有华丽的言辞,却有最细微最深刻的感情,唱片里哥哥那声轻轻的咳笑自然而贴近,仿佛就传自你的枕边。
                  97年1月4日的97'香港压轴,哥哥一身的礼服领结打扮,行头从来没有如此的正式过。在现场乐队激情昂扬的演奏下,在现场观众热情有序的鼓掌应和下,全情投入、坚定有力的吐露着字字感慨,此时的心声欲向何方,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那句"每晚你们给我的掌声欢呼声,我永远都会记住" 已经表达了一切,歌迷已别无所求。
                  今生今世(1995)
                  “其实,买唱片的朋友听了之后都有共鸣,认同这张唱片是出色的作品,这种感觉会令到我们更加雀跃。现在我觉的,人最需要的是爱!爱好伟大!!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爱,爱都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所以这张专辑也是充满爱心的。”这是哥哥在《今生今世》的自述里说的一段话。在加入滚石之后,哥哥的音乐风格偏向柔缓,除了那张惊世骇俗的唱片[红],其他作品都带有依稀台湾流行音乐的影子。这样的风格对哥哥而言,偶尔为之很不错,但是绝对不能太多。《今生今世》也算是此类型的歌曲,许愿的曲轻柔、委婉,阮世生的词把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描写的美丽而矜贵,那是现代快餐文化里的一处圣地,没有几对恋人可以踏足。哥哥的声音缠绵而柔和,不见了他在粤语歌里一贯的硬朗低沉。是一首让人屡屡听罢心情舒畅的歌曲。
                  Passion
                  个人认为,2000年的World Passion Tour,是哥哥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次演唱会,无论从表演状态、幕后策划、服装道具、设备音响、舞台设计、艺术体现、观众反应、轰动效果,无一不体现着中国歌手中最具有国际水准的演出。我们都了解,每回演唱会哥哥总会给我们新的创意和惊喜,89年的连续33场,97年的高跟鞋,到了2000年,他的眼光则越来越国际化,穿上了法国服装大师Jean Paul Gaultier设计的件件价值不蜚的服饰,纯洁、性感、高贵、狂野、娇媚、邪恶、潇洒、美丽……集万千风姿于一身。哥哥的热情似火,歌迷的风起云涌,刮起了2000年最绚烂多姿的风之舞。
                  热情的沙漠(2000)
                  台湾老牌歌手欧阳菲菲的招牌歌曲,被哥哥拿来在演唱会上秀一回,无非是因为歌曲的热情和演唱会的主题如此的合拍。以前听过其他艺人翻唱的版本,Rock味十足,哥哥的演绎则是优雅与硬朗并肩。他把歌词中的"我们俩的爱情 就像热情的沙漠"唱成"我们俩的热情 就像热情的沙漠 ",想必是故意为之。副歌部分的演绎是我的最爱,哥哥抬手召唤舞台角落的chorus合声,这样的细节在歌手的演唱会上并不多见,不仅是一种舞台的创新思路,也是在突出歌手与chorus之间你唱我合的亲密无间和无法或缺。在幽暗灯光下,歌曲间奏的轻柔漫舞,哥哥仿佛又把我们召唤到了那一年的[阿飞正传],一样的自恋,一样的骄傲,一样的优雅,不一样的只是现在的他,是在做他自己,我们却在这两人身上折叠了重复交替的影象。
                  大热(2000)
                  从88年的《想你》开始,哥哥自己的作品累计也有了数十首,他的创作秉承了他“重质不重量”的原则,所以我几乎找不到他作品里我不喜欢的歌曲,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大热》推出前,我一直定势的把哥哥看作只会写中慢板歌曲的音乐人,即使[陪你倒数]里破


                  23楼2013-02-19 22:45
                  回复

                    Quiet
                    身如浮云 心如止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人们总会回忆一些过去的事情,对发生过的事情久久不能忘怀,曾经那些令自己后悔不已甚至抱憾终生的事情,我们习惯拿来自我安慰、自我疗伤,对自己说“忘了吧,还有明天。”
                    但是,真正能忘掉的会有几个?这就是人类的弱点,有些人对某些事总口口声声说不在乎,越说自己不在乎却是真的很在乎。也许记忆的痕迹真的能够随风而逝……可是,你是否能够忘记这曾倾注你全部情感的一点一滴?亦或曾经释放的真挚感情会不会不留下丝毫遗留的痕迹就消失在你我的内心?纵然它是风中的落叶,也要为它留下风的痕迹。
                    你在何地(1987)
                    有一种前奏会让人一听就欲罢不能;有一种前奏仿佛被涂抹了伤感的药剂,在听者的心里顿时引起化学反应,《侬本多情》如此,《你在何地》亦如此。如果你想身临其境的体会歌曲里表达的思念与痛楚,试着在漆黑的夜里仰卧在床,放眼着屋檐下的天花板,是否会有层抹不去的记忆在慢慢的苏醒,慢慢的靠近???
                    "夜 天花板有这段戏 总关不上心里的放映机 你 夜幕中只有你 飘过 再掠过 再记起…………旧地 偏不可以再遇你 好比失去焦距的摄影机 你 为什么不见你 只有这耀眼繁华地" 潘源良的词充满着想像和穿透力,卢冠廷的曲在幽怨中渗透着心不甘、情不愿的空虚和无奈, 蜻蜓点水般若隐若现的钢琴主旋律伴着简单的配乐,在空洞中集聚着寒冷的气体,正在不断的凝结,与唱片名称[Summer Romance]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最爱(1988)
                    让我开始注意到这首歌,源于那场跨越97'演唱会,那段巧妙编排的《红颜白发+最爱》的Medley,比起88百事演唱会的欧洲古典宫廷服饰,更让我印像深刻。这首藏在[Virgin Snow]最末的一支歌,是这张唱片里面,我的“最爱”。曲:李宗盛 词:郑国江 曲:顾嘉辉 强强联手的组合打造出了这首独特风格的歌曲。在97跨越演唱会上,哥哥截取了歌曲副歌部分拿出来演唱,而整支歌曲的最出彩部分正是它的副歌。前半段的旋律宁静的像一面湖水,后半段的副歌的节奏却又像翻卷不息的海浪,尽管如此强烈的落差,却被衔接的极其合理,这无疑要归功于顾老的编曲功力。郑国江的词有一个特点,他不会用华丽煽情的词汇来表达意境,他的词通常都是些简简单单的单词拼凑起来,可是他妙笔生花的神手总能够把这些普普通通的词词句句臆造出最动情最细腻的情感故事。"恨事遗留始终不朽 千金一笑潇洒依旧 对对错错千般恩怨 像湖水吹皱 曾被爱过痛过的我 曾被爱过痛过的你 原为了要我与你遇见 再度分开" 爱过了,痛过了,走过了,活过了……


                    24楼2013-02-20 15:16
                    回复

                      Tea
                      午后红茶(2000)
                      这首歌是《大热》里,让我慢慢热爱起来的歌曲。就像一杯刚刚泡好的红茶,也许初尝有一种苦苦的味道,但是尝过嘴里会留有一股清新的回味和余香。总是看到有人评价哥哥,喜欢用浓烈的酒来形容,极少有人用茶来形容他。但是他何尝不似一杯茶呢? 特别是在他离开后的日子里,当茶叶已经泡不出新的味道,我们只能不断地在嘴里咀嚼和回味。林夕的毒笔又玩起了人生的嘲弄和讽刺,"面对面 难望着枕边呵欠 也扫过咖啡的杯垫 快乐快得自然 总发现 十对甜蜜伴侣幸福表演 其实有九对这样过 红茶或咖啡喝十个十年"
                      现代人,习惯跟随着现实,改变自己的坚持。当爱情需要在长度和温度中找个选择的话,也许长度更加讨巧。因为很多事情,在很多人眼里,结果比过程更加重要。我曾经以为能和爱人一起慢慢变老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现在发现,原来这已经是我们无奈之后的妥协。当爱情渐渐冷却了热恋时的温度,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乞讨自己的爱情可以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对对不温不火的伴侣一天天过着不温不火的日子,别人眼里以为这是幸福,其实他们只是做着人生习惯之后的停泊。
                      Urge
                      80年代的香港,90年代的香港,我们在音乐的历程发展中看到了时代的进步和退化。进步的是歌曲的制作更加精良,歌曲的风格更加多元等等,然而事物总有个两面性,金钱的大量堆砌造就了一大批泡沫文化。所以,我欣赏的香港歌手基本上都是在80年代依靠自己的实力打拼出来的,他们捱过苦,他们受过累,他们因为亲身经历过成名的不易和艰辛,所以他们才会更加珍惜成功之后所得的一切。现在的大小明星,成名的时间越来越短,有些甚至只用了一夜间的光阴。所以他们对这份艺人的工作,娱乐大过尊重,玩笑大过认真,褪去外在的光环和伪装,也许他们自己就没有剩下多少东西了。
                      我相信,如果哥哥没有经历过那八年的郁郁不得志,他现在不可能那么成功。就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收获是如此的来之不易,所以他才会始终以尊重和诚意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艺术事业。要是他一夜间就成名,要是他一炮就打响,现在的Leslie不会是苦苦捱了八年不断挑战自我的那个被光环照耀的巨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默默向上游(1983)
                      如果把《风在起时》作为哥哥13年告别乐坛的真实写照,那么《默默向上游》就是77—84年整整七年的最好注解。“顾郑”“顾黄”“黎郑”这四个现在都已几近发白的音乐前辈,在80年代几乎是乐坛词曲一栏上呼风唤雨的人物,即使到了今天雨后春笋般人才辈出的年代,还是让人忍不住去怀念那个时代的黄金岁月。“顾郑”几乎包办了《鼓手》里的所有插曲,说到《鼓手》,还有一个小插曲——哥哥为华星买单的憨事。话说哥哥意属郑国江先生为电影里的歌曲填词,可是华星碍于价位太高,所以提出另找他人,可是死心眼的哥哥为了追求歌曲的品质,毅然决然地拿出了自己为数不多的薪水请郑老为他写词。很多艺人的成名有相当的偶然因素,但是哥哥的成功偶然中却有着必然的定数,因为他的那份对艺术的执着、尊重、认真和坚持…… 是常人难以估量的。
                      《默默向上游》是一首纯粹的励志型的青春战歌,比起现在流行歌曲里的你脓我脓,这些以人生奋斗为主题的音乐也许更有实际价值。忘不了1986'的演唱会上,哥哥唱着这首歌时眼里流露出的坚定和无畏,"成功不能骤然降 喝彩声不能白白承受 求能用心 求能用功 求能做好歌手" 他是完全有资格说出这番话的!他和众多娱乐明星的最大不同之处,不在于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不在于名气上的高高在上,不在于气质上的高贵翩翩,不在于舞台上的风华绝代,他最难得的品质是在艺德和人格上的出淤泥而不染,“艺人”能够做好“艺”是他的本分,但是在充满虚伪、浮华、铜臭的演艺圈,他依然能够保持着那份对艺术的执着和待人接物的坦诚,可谓是难得中的难得。我不知道这些高尚的节操给他带来的多,还是让他失去的多…… 现在已经没有意义,现在已经无须辩驳...............
                      洁身自爱(2001)
                      曾经为了这首歌的MTV,让我在网上搜寻的大汗淋漓。因为不想错过任何关于它的隶属品,谁叫我对这首歌着了魔!只是遗憾哥哥没有在演唱会上唱过这首歌,哎…………
                      陈晓绢这位才女,为哥哥写的两首歌都轻易的就俘获了我的心,虽然她的风格一听便知,但是这两首作品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可以咀嚼。每次听这首歌,感觉都是一样的——压抑、苦闷、疯狂、茫然,仿佛有一双不知名的手在我的心上揉啊揉……搓啊搓的…… 即便每次听完都是心情低落了更多,但是我还是像着了魔似的不停的按REPLAY。整支曲我最喜欢的桥段不是它的副歌,也不是它的间奏,而是它结束前的那段钢琴的收尾。淡淡的,却是刻骨的,仿佛是压抑过后的看轻一切,仿佛是疯狂过后的回复平静。林夕的词总是那样的天才,洁身自爱这个主题能够写的如此诗情画意、刻骨铭心、催人泪下,也只有他了。以为只是单单的写情,其实它包罗了人间很多的牵绊,只是我们没有察觉罢了。
                      洁身自爱的人活的很累,追求完美的人同样活得很累。对于他们而言,生活不仅是为了生存和寻求快乐,更是为了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有些人活着但已经死了,有些人尽管走了,但仿佛未曾离开过。他们没有刻意要在世界遗留生存的痕迹,但却被活着的人讴歌颂扬。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选择,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选择值得自己所爱的人;选择体现自己价值的方式。每个人在为自己作着选择,然而并不是每一个选择都能由自己作主,毕竟人类不是生活在孤岛上。我们都是社会中的寄生虫,都在挣扎与妥协中求得生存。很多人渐渐在挣扎与妥协间失去了方向,渐渐挣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原则,选择了随波逐流,那种把生存划上延长线的方式。可是,还是有那么一群人在坚持着什么,他们在光明磊落的前提下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在我们眼中他们仿佛活得异常潇洒,但是又有几个能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们在这条荆棘之路上的崎岖孤独、有谁共鸣??
                      上天所为最公平之事就是人人终究逃不过一死,也许在灰飞湮灭的时候,人才是最赤裸裸的时候..............................


                      27楼2013-02-20 15:25
                      回复

                        后记
                        写这篇文章,对我而言,一点都不痛苦,因为我可以暂且忘了今昔是何年,追随着他的音乐回到过去,回到有他伴随的朝朝暮暮。我可以说,写作的过程,除了享受还是享受。曾经对很多人说过,喜欢哥哥是个消耗感情的过程,容易被他的艺术表现动情、动心,脑细胞每次面对他必然死掉一大半,因为他对艺术的尊重和诚心,让我们无法像娱乐消遣其他艺人般去欣赏他,他的用心,我们辜负不起!每次听他的歌,每次看他的电影,每次欣赏他的演出,我都要求自己认真用心。所以,我才可以对他的艺术有了滔滔不绝的感慨。宁缺勿烂,即便哥哥的艺术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写,但是我坚持发扬哥哥的“张一组”精神,连载文章的时候,就全情投入,不会同时撰写其他文章,我怕辜负了这个,连累了那个,到最后落个左右为难。七十七首音乐作品,始于7月7日,终于9月9日,两个月的创作,其实用在写作上的时间并不多,可是,每日每夜的思考和总结却成为了我的家常便饭,我由衷感谢哥哥给了我一个美好的回忆。哥哥的每一首歌曲,我都实在不舍得放过,以上罗列的只是我最最喜欢的那些,还有一些好歌,在我最初的计划里给不小心遗漏了,等到开始提笔,又不知道放进哪个主题里,比如:Stories、浓情、永远记得、十号风球、可人儿、情到浓时、Dreaming……等等,毕竟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有限,所以难免又些疏漏,在这里,跟各位打声招呼。也许哪一天,我会心血来潮地来一个《愿一生以歌》的补遗版也不一定。
                        依依不舍,扬眉吐气,是我现在最大的感受。。。。。
                        所写的字字句句,不为别的,仅仅是为了哥哥,为了怀念他,为了感谢他。即使我的文笔不好,我的表达不清,我还是希望哥哥能够在天上看到我在人间所做的怀念——是对他艺术的用心体验,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他的艺术,是他的最大自豪;他的艺术,是荣迷的最大骄傲,艺术是他留给人间最大的财富,我们不可以浪费。
                        每一位荣迷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爱是基础,相处是技巧,哥哥只有一个,爱他的人却有千千万万,我们无法奢望彼此好似十指连心般的紧紧密密,只是希望能够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毕竟,共同爱着一个人,何尝不是人间的缘分。当我们迷茫了方向,困惑了眼睛的时候,就让哥哥来做我们的指路灯。
                        9月12日渐渐的迫近,我已经模糊了中秋的时间和概念,只记得它后面紧跟的那个日子是我们荣迷365天里最大的节日。也许这个节日,在今年变了点模样,可是,1956年的9月12日,任谁也没法去改变它对我们的意义。所以,把眼泪吞在肚里,把怀念放在心里,以积极向上、喜气洋洋的心态去迎接它的到来,是我们最应该的庆祝方式。把欢笑带给他;把欣慰带给他;把希望带给他。如果可以,即便你在天、我在地的遥遥相望,彼此的距离也不再是距离了……………………


                        33楼2013-02-20 19:13
                        回复
                          ================================end=====================================


                          34楼2013-02-20 19:15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6-04-20 2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