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
清楚记得,那一年在东区的上铺,听懂这张专辑里面的每一句歌词的时候,很突兀地说,为什么我感觉他又要退出了呢?“不一样焰火”的彻底表白,“多少伤心不可告人”的回忆,行到孤独月球的呐喊,奋不顾身的大热爱,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短片。该讲的,可以讲的,想讲的,似乎都讲出来了。事实上,我没有猜错,在做完同年的热情演唱会之后,他真的说过要休息了。可是,《大热》除了自我表达以外,在音乐上的表现却不如《陪你倒数》。其实,有着这样意义的这张专辑,又有巡回亚洲的演唱会作配合,是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
《我》。有人说,要看林夕填词的大路版本,就听《我》的粤语版;要听林夕填词的精华代表作,《我》的国语,却一样可以榜上有名。张国荣对于这首歌的偏爱,似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倒一直以为,《我》的确是属于代表作那档的,却并未到达如此顶尖的水准。他对它的看重,我们对它的看重,更多的,是诉诸于歌曲中那种对于身份的确认感。自此,他的宣言才算完全磊落,他的姿态才真正豁达清晰。我们满足了安心了,可他呢?每次都要在演唱会上唱两遍《我》,并且在幻灯上打出“I am what I am.”的字幕,他寄托于这首歌的一切希望,甚至希望之中还留存着的小小忐忑。我们至今,以后,恐怕都不能完全体会。
《大热》。车子飞驰起来的时候,坐在窗边,风吹得几乎无法呼吸。或是地铁的出口,站在自动扶梯上,出口的风逐渐猛烈,身体逐渐上升,视野也越来越宽。这两个瞬间,听到《大热》,真是爽翻掉的事情。所以也很好理解在演唱会上变成开了风口表演的歌曲。小提琴来扮演疾风的角色,义无返顾的冲刺,仿佛到处都是尽头。爱这世界,哪够爱你伟大。发肤之躯敌不过岩浆爆发,可即使赤道重叠,我们亦要热烈拥抱直到腐坏。有一点《陪你倒数》的意思,可后者有着思考的冷静,《大热》却真的冲动到无法抗拒。如今坐在飞驰的公车上再听到这歌的时候,希望发生的事情,便是这车永远不要停下来……
专辑里面的另一首快歌《Don't Lie to Me》,倒是有着80年代快歌的风范。开头第一句,“尽管说谎,回头但要记住”,便造了一个足够有趣的故事。一个聪明大度的男人,女子的谎言却并不因宽容而收敛,于是他要发泄了,但发泄完后大概仍然会容忍下去的吧。在编曲上很有层次,但不知道怎么搞的,那试图飚升的高音,却比不上《侧面》里那句“才没有弱点”的透彻惊人了。
很喜欢《候斯顿之恋》。淡淡的伤悲,温情的厚望。一路上慢慢的行走,走着走着你便没有了踪影,连通讯都中断,走着走着我的身后就只剩沙丘,再没有绿草鲜花。可是,我仍然寄希望于你的不放手,我仍然以为“你快听听,听听,你听听”,就能感受到我。仿佛看着最为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得落下泪来,关上书以后却怀疑世界上本没有这样的爱情吧。
不可不提《奇迹》。虽然我不认为它很好听。可是仔细听词吧。“那日我狂哭不止,不再哭才只不过为了,伴你欢喜”,等等。它是《我》以外的另一种表白,不是骄傲,而是展开了锦袍背面满目疮痍的伤口,一个个清晰得似乎滴着血。它们刻在身上,埋葬在心里,才使得自己如此坚韧如此跋扈。所有的圆满都是这样的,所以,不要再伤害这仅存的爱情,尽管它看上去天理不容。
另外的几首歌,其实也各自有着特色。《身边有人》的情节性里,是表面无恙心里却早已惊涛骇浪。《没有烟总有花》和《没有爱》,陪着各自电影的情节,又虚晃一枪的,能随时跳出剧情。尤其是前者,仍然是将“禁烟”这样的“主旋律”唱出了别样的滋味,说服力才强。
是的,都是表达和说服,忽然失去了环境和描述,亦扔开了铺垫。那时候感觉《大热》仿佛是横空出世的一样,一个人干一件事情干得好好的忽然要做另一件事情去了。于是有一点诧异,苦心去找理由,到头来发现根本没什么理由的,他只是性情所致,服从自己的心而已。
总以为一切还可以更好。只是预料不到,这会变成他最后一张唱满十首歌的个人专辑,早在三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