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栾投河之时,心中抱定了必死之念,也从此葬身于滔滔的渭水之中。可姜嫄投河后并没有死,她顺着河水漂到了下游,岸边一户人家碰巧看到了她的“尸体”,急忙捞上岸来。姜嫄已经晕倒,但还活着,那家人见她还有一口气,急忙施救,终于使她醒了过来。姜嫄重谢了那家人,随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希望能够尽快从本部落中人那里得到太栾的消息。
姜嫄在自己的家中坐立不安,心想:“太栾不会是被那些恶贼杀了吧。不,一定不会的,以他的身手,不会连几个恶人都打不过的。”可是她越安慰自己,越觉得放不下心来,“为什么这么久了,他还没有回来?”她走出家门,正巧碰上了一个急匆匆赶来报信的人,那人将“太栾已经死了”这个噩耗告诉了她。姜嫄得知太栾死讯,顿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晕了过去。
姜嫄醒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就开始放声大哭,旁人见她哭得如此伤心,也不禁随之难过,没有人敢过去劝劝她。姜嫄哭了一会,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心想:“自己作为部落农事的领导者,一直这么哭哭啼啼像个什么样子?当务之急是了解自己坠江后发生了什么,然后安葬太栾的遗体,最后再去找那些贼人报仇。”她急忙擦干眼泪,随人们赶了过去,看见死去的太栾躺在地上,姜嫄心中一阵悲痛,忽然又感到有些诧异,因为太栾的遗体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伤痕。“难道他是被敌人推入河中淹死的吗?”姜嫄仔细思索,却毫无头绪,于是又随众人赶回到那天血战发生的地方,看见十一人的尸体遍布当场,周围的草地乱七八糟、遍布血迹,可都离着渭水有一小段距离,并不是紧邻河流,河流最旁边的草地上丝毫没有打斗的痕迹,姜嫄更加疑惑。这时,一个老翁被人们领了过来,自称目睹了事情的经过。
姜嫄大喜,对他说:“老爷子,请您给我讲讲那天我落水之后发生了什么吧。”那老翁答道:“我住在这渭水的对面,那天我从河边过,看到河对面有人打斗,我急忙伏在草丛之中,却看到一个女子从岸上掉了下去,那人想必就是你了。”姜嫄道:“正是。”那老翁接着往下讲:“紧接着有个男子,像是个贵人打扮,发了疯一般地杀人,那日的一群人里,只有几个跑掉了的。他杀完人之后,走到岸边站了一会儿,以渭水之宽,我也看不太清他究竟在做什么,只是在那里站着,然后就跳进河里去了。”听到此处,姜嫄“啊”的一声叫了出来。那老翁接着道:“我见了这些可怕的场面,只觉得自己还是早些避开为妙,于是就悄悄离开了,不想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可今日有人来这里调查此事,我旁敲侧击地问了一下,才知道事情原委,于是来到这里见你,说清事情的经过。”
姜嫄这才恍然大悟:“他不是被打入河中淹死的,他是投河自尽的。他以为我死了,他就也不想活了。他能够为我而死,我呢?如果换成我,我又能不能做到为他而殉情呢?我又应该如何报答他的爱呢?”她的心中猛然闪过一个念头,转过身来,对着众人说:“今日我对天发誓,今生永不再嫁,甘愿为太栾守寡一生。日后如违背此誓,必葬身渭水之中。”
姜嫄又带人去搜索那几个逃走的贼人,果然查出了他们的所在。原来那伙人是渭水上游一个部落中的居民,因饥荒缺粮,迫不得已躲在渭水畔人烟稀少的地方,寻找路人下手,只是打算抢些粮食或财物,维持生计,并不打算害人,只是想吓唬一下路人、逼他们交出东西,那意图非礼姜嫄之人已被太栾杀死。贼人所在的部落规模极小,无法与姜嫄的部落抗衡,逃跑的几个贼人无法寻求庇护,只得向姜嫄谢罪。姜嫄心情极度悲愤,一心想杀了那几人为太栾报仇,可她一抬头,看到那个部落中人们面黄肌瘦的模样,心不禁软了。“这些人虽然可恶,但家有父母妻儿需要养活,这里的人生活如此困难,外出抢劫倒也情有可原,除了那个淫贼可恶,别人只是夺些财物,并非罪大恶极。他们这里居然在闹饥荒,民不聊生,我们两个部落不过相距几十里之遥,生活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我若不是来此搜索贼人,又焉能知道此事?眼见这个部落饥荒蔓延、农田凋敝,明显是由于人们不善耕作之故,自己既有农事才能,又为何不帮助他们呢?”想到这里,她毅然对大家说:“今天,我不杀他们,既然大家都有苦衷,那我也不强人所难。我见此地土壤肥沃,庄稼长势却奇差,明显是由于耕种者技艺不精。我可以在此地帮助你们种植庄稼,传授正确的耕作方式,让你们粮食充足、远离饥荒。”那部落中众人又惊又喜,他们没有想到姜嫄居然能够宽容仇人,更没有想到她会帮助他们处理农事,不禁钦佩她博大的胸怀。
姜嫄在自己的家中坐立不安,心想:“太栾不会是被那些恶贼杀了吧。不,一定不会的,以他的身手,不会连几个恶人都打不过的。”可是她越安慰自己,越觉得放不下心来,“为什么这么久了,他还没有回来?”她走出家门,正巧碰上了一个急匆匆赶来报信的人,那人将“太栾已经死了”这个噩耗告诉了她。姜嫄得知太栾死讯,顿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晕了过去。
姜嫄醒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就开始放声大哭,旁人见她哭得如此伤心,也不禁随之难过,没有人敢过去劝劝她。姜嫄哭了一会,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心想:“自己作为部落农事的领导者,一直这么哭哭啼啼像个什么样子?当务之急是了解自己坠江后发生了什么,然后安葬太栾的遗体,最后再去找那些贼人报仇。”她急忙擦干眼泪,随人们赶了过去,看见死去的太栾躺在地上,姜嫄心中一阵悲痛,忽然又感到有些诧异,因为太栾的遗体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伤痕。“难道他是被敌人推入河中淹死的吗?”姜嫄仔细思索,却毫无头绪,于是又随众人赶回到那天血战发生的地方,看见十一人的尸体遍布当场,周围的草地乱七八糟、遍布血迹,可都离着渭水有一小段距离,并不是紧邻河流,河流最旁边的草地上丝毫没有打斗的痕迹,姜嫄更加疑惑。这时,一个老翁被人们领了过来,自称目睹了事情的经过。
姜嫄大喜,对他说:“老爷子,请您给我讲讲那天我落水之后发生了什么吧。”那老翁答道:“我住在这渭水的对面,那天我从河边过,看到河对面有人打斗,我急忙伏在草丛之中,却看到一个女子从岸上掉了下去,那人想必就是你了。”姜嫄道:“正是。”那老翁接着往下讲:“紧接着有个男子,像是个贵人打扮,发了疯一般地杀人,那日的一群人里,只有几个跑掉了的。他杀完人之后,走到岸边站了一会儿,以渭水之宽,我也看不太清他究竟在做什么,只是在那里站着,然后就跳进河里去了。”听到此处,姜嫄“啊”的一声叫了出来。那老翁接着道:“我见了这些可怕的场面,只觉得自己还是早些避开为妙,于是就悄悄离开了,不想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可今日有人来这里调查此事,我旁敲侧击地问了一下,才知道事情原委,于是来到这里见你,说清事情的经过。”
姜嫄这才恍然大悟:“他不是被打入河中淹死的,他是投河自尽的。他以为我死了,他就也不想活了。他能够为我而死,我呢?如果换成我,我又能不能做到为他而殉情呢?我又应该如何报答他的爱呢?”她的心中猛然闪过一个念头,转过身来,对着众人说:“今日我对天发誓,今生永不再嫁,甘愿为太栾守寡一生。日后如违背此誓,必葬身渭水之中。”
姜嫄又带人去搜索那几个逃走的贼人,果然查出了他们的所在。原来那伙人是渭水上游一个部落中的居民,因饥荒缺粮,迫不得已躲在渭水畔人烟稀少的地方,寻找路人下手,只是打算抢些粮食或财物,维持生计,并不打算害人,只是想吓唬一下路人、逼他们交出东西,那意图非礼姜嫄之人已被太栾杀死。贼人所在的部落规模极小,无法与姜嫄的部落抗衡,逃跑的几个贼人无法寻求庇护,只得向姜嫄谢罪。姜嫄心情极度悲愤,一心想杀了那几人为太栾报仇,可她一抬头,看到那个部落中人们面黄肌瘦的模样,心不禁软了。“这些人虽然可恶,但家有父母妻儿需要养活,这里的人生活如此困难,外出抢劫倒也情有可原,除了那个淫贼可恶,别人只是夺些财物,并非罪大恶极。他们这里居然在闹饥荒,民不聊生,我们两个部落不过相距几十里之遥,生活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我若不是来此搜索贼人,又焉能知道此事?眼见这个部落饥荒蔓延、农田凋敝,明显是由于人们不善耕作之故,自己既有农事才能,又为何不帮助他们呢?”想到这里,她毅然对大家说:“今天,我不杀他们,既然大家都有苦衷,那我也不强人所难。我见此地土壤肥沃,庄稼长势却奇差,明显是由于耕种者技艺不精。我可以在此地帮助你们种植庄稼,传授正确的耕作方式,让你们粮食充足、远离饥荒。”那部落中众人又惊又喜,他们没有想到姜嫄居然能够宽容仇人,更没有想到她会帮助他们处理农事,不禁钦佩她博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