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00后吧 关注:159贴子:3,896
  • 17回复贴,共1

【乐器】转贴:中国已经失传的传统乐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求 @Gladys颖 汗颜

【华夏儿女】中国已经失传的传统乐器_中国吧_百度贴吧

转自:http://tieba.baidu.com/p/1914063727#0-tieba-1-80958-7eff13ea8df1a334a227e1223f8d0dd3



1楼2013-02-23 14:58回复
    2、小箜篌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角形箜篌。是竖箜篌之一种,属于竖箜篌中的较小者。
    唐代乐舞就有它,像《霓裳羽衣舞》。历史久远,结构简单,造型美观,使用方便。长期流传于宫廷和民间,清代失传。20世纪30年代得以复兴,80年代推陈出新,造型各异的小箜篌登上我国和世界音乐舞台,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之中。


    3楼2013-02-23 15:01
    回复
      3、凤首箜篌
      箜篌的一种,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


      4楼2013-02-23 15:01
      回复
        4、花边阮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有一飞天合奏图,其中一飞天手抱花边阮。


        5楼2013-02-23 15:01
        回复
          5、筑
          形制如同现在的筝,用竹片敲击发音,所以古文中常有“击筑”之说。从战国至隋唐期间,广泛流行于民间,汉魏南北朝时,曾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用于伴奏清乐,广泛流行,宋代以后消声匿迹。 历代古籍上关于它的大小、弦数、鼓法的叙述又不相同,所以很难定论.


          6楼2013-02-23 15:02
          回复
            二、吹管乐器:
            1、篪(音chi,第二声)
            是一种似笛而又非笛的乐器,竹管制成,有吹孔、出音孔,另加五指孔共八孔。
            篪原是一种民间乐器。早在周代,它常与埙一起演奏。战国之世,它作为大型宫廷乐队中的一员,与编钟、编磬、建鼓、箫(排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时演奏。汉魏的相和歌乐队,有时也用它。六朝时,随着清商乐的兴起,它又成为吴声的主要伴奏乐器。隋唐时,它是当时艺术性最高的清乐乐队的一员。宋以后,因主要用于宫廷雅乐而逐渐失传。


            7楼2013-02-23 15:02
            回复
              2、管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失传


              8楼2013-02-23 15:02
              回复
                3、尺八(只能说在中国失传)
                是一种古管乐器,亦称“萧管”,相传产于印度,至迟在隋唐间已传入中国,唐时有吕才定制为一尺八寸,故有是名。成为汉民族一种常见的乐器。但到宋以后已失传不用,约在七八世纪时传入日本,现在仍流行于日本,称“晋化尺八”。它独特的音乐中充满了苍凉,忧郁,奇幻,惆怅。


                9楼2013-02-23 15:03
                回复
                  4、竹相
                  现已失传的中国古乐器,根据文献所载“相乃乐器,谓送舂声”之意研制而成。每根相就是一根粗粗的竹筒,最低的亦高达2.3米,发单音,舂地演奏。


                  10楼2013-02-23 15:03
                  回复
                    5、排箫
                    又称龠、籁、云箫、凤箫、比竹等,相传在虞舜时就已存在,是一种编管乐器。
                    排箫在古代用于宫廷、教坊,也有的用于军队,在民间曾广泛流传。但由于排箫表现力较差,演奏又很费力,到宋代排箫在民间失传了。近年来,我国已对失传的排箫进行研制,并改革成双排加键式排箫,共50管,按12平均律排列。
                    排箫的管一般多为竹管制成,用绳或竹篾缠梆在一起,或用木框镶之;也有的排箫管用石头制成。23管的大排箫,称作“言”;16管的小排箫称作“筊”;不封底的称作“洞箫”;封底的称作“底箫” 。此外,还有10管、13管、17管、18管、21管、24管的排箫。


                    11楼2013-02-23 15:03
                    回复
                      三、打击乐器:
                      1、羯鼓
                      是一种出自于外夷的乐器,据说来源于羯族。以羊皮做鼓面,用鼓槌两面敲击的乐器。现在很多地方使用的鼓,都可视之为是它的演变。这种乐器在唐代曾红极一时。声音急促、激烈、响亮,尤其适用于演奏急快节奏的曲目。


                      12楼2013-02-23 15:04
                      回复
                        2、鞉牢
                        又名鞉鼓。常见形制为一根柄上穿2个小鼓,鼓腹两侧用绳系两上小珠,将柄来回转动.小珠便可击鼓面而发声。《乐书》云:“鞉牢,龟兹部乐也。形如路鼗,而一柄三枚焉。”有8面(1柄4鼓)、6面(1柄3鼓)、4面(1柄2鼓)等形制。日本严岛神社所藏鞉牢为1柄2鼓,相传系唐代实物。


                        13楼2013-02-23 15:04
                        回复
                          3、鸡篓鼓、扁鼓、答腊鼓、毛员鼓等,失传已久,资料难寻。不一一列举了。


                          14楼2013-02-23 15:04
                          回复
                            竟然有这个吧


                            IP属地:湖南16楼2013-02-23 18:19
                            收起回复
                              受教~QAQ


                              17楼2013-02-24 10:59
                              回复